终于,城叔要来写郑州了。
就在昨天,还有热心读者在后台留言:“小编,写一篇郑州的文章吧。”
老实说,无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部省会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郑州的存在感都不算高。
以至于年终盘点的时候,人们才猛然发现,它不声不响地拿到了“万亿俱乐部”的入场券。
“2017年郑州GDP总量为9130亿元,若按名义增速12.47%估算,今年郑州GDP有望达10268亿元左右。”
就像福布斯富豪榜是衡量亿万富翁的身家水准一样,“万亿俱乐部”在人们心里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水平的标尺。
一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郑州,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和其他GDP破万亿的城市相比,含金量又如何?
万亿GDP的“含金量”
“郑州为什么能……?”
“被质疑”大概是郑州在舆论中的常态。当初获得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不少人发问,“为什么是郑州?”如今,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这个问题又卷土重来。
河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莉认为,“用厚积薄发形容郑州更为合适,郑州的经济到了爆发时期。”
过去五年,郑州的GDP连跨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三个台阶,2017年GDP达到9130亿元。郑州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第8位提升至第7位。全省的经济首位度由19.3%提高到20.3%。
在今年9月的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郑州市市长王新伟就已透露“口风”,郑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
城叔说过,“城市经济只比较GDP就是耍流氓。”为了更加客观的了解郑州“万亿GDP”的含金量,我们引入了“经济密度”这一指标,将郑州和其他14个GDP已破万亿的城市进行对比,测算城市的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效率。
如图可见,以经济密度进行排名,“万亿俱乐部”城市的顺序发生了明显改变,尚未进入俱乐部的郑州,其经济密度的排名已入围前10。当然,和GDP一样,经济密度的排名也不是绝对“诚实”,比如“地太广”的重庆就比较吃亏。
那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数据——财政收入。继续抛开绝对值的对比,来看看和“万亿俱乐部”城市相比,郑州每万人为政府贡献的财政收入情况。
作为图中GDP排名垫底的城市,郑州每万人为政府贡献的财政收入的排名也稍有前置。可以说,郑州万亿俱乐部的入场券拿得也算是名至实归。
“王牌”和“短板”
回看郑州的“发家史”,不难发现它手里的“王牌”。
一个地区的崛起往往源于交通优势的发挥。地处九州腹地、中国之“中”的郑州正是得益于此。
从上世纪初开始,在铁路时代,郑州是铁路枢纽;在高速公路时代,是高速公路枢纽;2010后,郑州是国内最活跃的国际航空枢纽,在现在高铁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时候,郑州又成为在建的密集型高铁枢纽。
任晓莉表示,“新时代,郑州的高铁枢纽地位,能为郑州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加速城市发展。”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也认为,从全国的发展格局来看,目前郑州作为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的优势不断凸显,郑州往全国各地的运输成本都比较便宜,这些优势带动产业要素向郑州集聚。
不过,经济加速崛起的郑州也有短板,其科技创新实力的不足,尤为明显。
“郑州的高校数量不少,但高质量的高校数量太少了。”任晓莉说,目前整个河南省的211大学仅郑州大学一所。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在中西部地区7个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大关的城市中(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合肥),郑州的高新企业数量仅为824家,在7个城市中垫底,与其他6个城市还存在较大距离。
更为直接的是专利申请量,2017年,郑州全年专利申请量为50544件,远远落后于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后者2017年的专利申请量达81110件。
对此,任晓莉却表示,郑州的“后劲很足”。
交通枢纽的优势,为各地高校专家来郑州做科研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将加速郑州对于智力、科技力量引进和应用。”任晓莉举例说。
有报道称,明年GDP万亿俱乐部可能将暂停扩容。因为从2017年各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在郑州(9130亿元)之后,8000亿元梯队出现空档。
从全国城市排名来看,排在第18位的南通到第27位的福州,都处于7000亿元梯队,在2019年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可能性比较小。
虽然追兵未至,但仍有标兵在前,一只脚迈入“万亿俱乐部”的郑州能否由此站上新的台阶,还需时间检验。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