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所谓的价值投资都是骗人的

我们经常听到巴菲特主张的价值投资,就是对一家企业进行财报研究,计算这家企业的真实价值,然后和市场上现在的价格比较,如果低于市场价格,就值得投资。这个对投资小白来说确实很好使,但是真正从事投资的人来说,什么价格是低?什么价格是高?有标准吗?

我们都知道小米在港交所准备上市的时候,刚开始估值是多少1000亿美金,后来从800亿一直调到500亿。这些数据都是小米财报分析出来的,如果说我们普通投资者计算不清,难道高盛、摩根士丹利,也会估价有问题吗?而且是短短几周内,在小米没有经历任何重大变动的情况下,估值缩水了一半,其实真实的价值投资,所谓的估值是非常困难的。

价值投资的骗局

因为财报中所有的数据,反映的都是公司过去的业绩,而估值体现的是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所以用历史数据去预测未来,这个时间的错配,就一定会产生错误。拿小米来说,如果你把它定位为一个实体硬件公司,那么500亿都是偏高的,但是如果你把它定义为互联网公司,这个估值确实低了。

而且我们才财报中看到的数据都是真实的,为什么 得出的结论却差异这么大呢?

其实巴菲特说的发现公司真正的内在价值,是错误的,因为真实的价值永远都是未知的。

那么我们在不知道真实价值的时候如何做好投资呢?

发现别人定价错误,比这个前面买的人更加聪明点。就像你如果在森林里遇到一只豹子,怎么活命,你能跑的过豹子吗?不可能,那么只有跑得过你旁边的人就行,在投资行业也是,只要你比旁边的人少犯错误就,你就能挣到钱。

这个要比发现价值投资要更具有操作性,投资其实就是发现别人的错误,所以价值投资的本质,确实是建立在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研究上的。但是从操作层面来说,分析财务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企业的真实价值,而是为了发现别人的定价错误。

巴菲特真实的投资

既然巴菲特老爷子一直宣称的价值投资是个伪命题,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巴菲特帝国的第一个重要的秘诀——浮存金。

巴菲特的投资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浮存金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保险业务。

这是一个天然能累积大量浮存金的行业。因为人们的保费总是提前交,而理赔的钱总是滞后给出,所以大的保险公司可以天然累积很多账面上的现金进行再投资。

第二,来自于巴菲特所投资的企业。

这里当然说的是非保险行业的企业——它们有大量优质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可以被巴菲特拿来进行再投资。

更重要的是,这两点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非常可怕的正向循环。稳定强健的保险业务带来了大量的投资闲钱,巴菲特、芒格出色的投资能力把这些钱变成了更多产生优质现金流的好企业,这些企业又带来更多的闲钱让巴菲特来投资——日积月累,一个帝国自然就冉冉升起了。

巴菲特真实的投资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如何投资可口可乐的。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于经营不佳,可口可乐的业务一度非常萎靡。1981年的时候,公司任命来自古巴的化学家罗伯托·古崔塔作为新的CEO。他上任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口可乐开始复苏。

巴菲特可口可乐的缘分诞生在1987年。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巴菲特可口可乐的超级粉丝,每天都要喝个好几罐。但实际上巴菲特57岁之前都是百事可乐的粉丝,没事就喝百事可乐。

在1987年的一个白宫宴会上,巴菲特碰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唐·基奥,这个基奥建议巴菲特放弃百事可乐,去尝尝可口可乐的新产品樱桃可乐。巴菲特尝了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就改喝可口可乐了。当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意外。

其实巴菲特一直就在关注可口可乐的股票,不过很长时间他都觉得可口可乐的股票比较贵。

机会就出现在1987年,那一年百事挑起了可乐装瓶商之间的矛盾,导致可口可乐的股价比较低迷。到了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黑色星期五,道琼斯指数当天狂跌22.6%,可口可乐股票也跌了20%左右,之后就一直徘徊在那个范围。

20%虽然不多,但对于已经从格雷厄姆的原教旨价值投资体系进化到新形态的巴菲特来说,他觉得这是一个买入机会。当然,其中重要的灵感恰恰来自于他之前的一笔投资,喜诗糖果。

巴菲特自己在1997年股东信里的原话说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那时没有买下喜诗糖果并经历公司随后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让我们明白了一些其他道理—— 我们就不会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所以,我们如今从可口可乐的投资中赚到的110多亿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喜诗糖果。”

实际上,可口可乐和喜诗糖果的生意的确有非常大的相像之处,比如:

第一,公司所在行业的需求非常稳定,大家对巧克力和碳酸饮料的消费不会一夜之间消失。

第二,公司拥有行业的领先地位,品牌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甚至在一些地区和国家达到了垄断或者是寡头垄断的地位。这保证了公司产品的持续销量,以及定价权。

第三,公司维持增长和发展所需要再投入的资金很少,也就是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很好。

我们用芒格的话来解释就是这样的,他说: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而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所在的行业都是那种资本再投入相对很少的企业。

第四,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高,需要巴菲特和芒格操心的地方很少。喜诗糖果的CEO和可口可乐的前任CEO都是巴老经常在股东信里“点名表扬”的CEO。

最后,巴菲特都是买在公司相对便宜的价格区间。

从1988年开始,巴菲特逐渐增持可口可乐的股票。此后的好几年里,比如1989年、1991年、1994年,巴菲特都在不停增持。而可口可乐的股票在1998年达到了顶点——那一年也是美国长达17年大牛市的一个末尾。在1998年底,巴菲特可口可乐的持股为134亿美元,十年涨了11倍,年化的收益率是27%。

自从建仓完毕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可口可乐股票就一股都没有卖过。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巴老爷子从神降为凡人的例子。人人都说可口可乐好,但实际上它的股价已经20年没怎么动过了。尤其是现在谁都知道,大家越来越倡导健康生活,少喝糖很多的碳酸饮料,所以可口可乐的前景肯定是有些疑问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我都知道,巴菲特为什么不知道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这种境界,每天想的都是炒股,炒完了赚一把就走。但对于巴菲特来说,他并不那么在意账面上的得失,而看的是到手的真金白银。用老爷子在2010年股东信里的一段话说:

“1995 年我们从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了8800万美元的股利。自那时起的每一年,可口可乐都在提高分红。2011 年,我们几乎肯定能获得可口可乐的3.76亿美元分红,比去年高了2400万美元。我预期十年内这个分红数字将翻倍。有朝一日如果我们每年拿到的分红都超过当初投入可口可乐的资本,我不会感到奇怪。时间是这笔好生意的朋友。”

所以,巴菲特每年都可以从可口可乐那里获得实打实的分红,而这个数字到了2017年是多少呢?接近6亿美元,已经快到当年总投资数额的一半了。而这些钱拿来干嘛呢?没错,拿来继续投资新的企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所谓的价值投资都是骗人的  骗人  骗人词条  所谓  所谓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  投资  投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