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造肉火了:未来饿了不吃饭,充个电也行?

作者 / 刘润

这个中秋,有个新闻比较有意思。

双塔食品推出的“人造肉”月饼悄然入市,据说上线1000份,3分钟售罄。

这不是“人造肉”概念第一次进入大家视野,对商业感兴趣的朋友,也许会知道5月份的时候,被誉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

国内A股市场,除了双塔食品,很多未公开提及“人造肉”研发的公司,比如维维股份、海欣食品等等,都收到了投资者的热捧。

可见,“人造肉”的热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今天,作为一个极其热爱美食的吃货,暂时先放下我想去吃小龙虾的执念,和大家一起聊聊“人造肉”,聊聊“吃”这话题。

— 1 —

一切事物背后都有其本质。

那吃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我们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吃肉的话,最主要的就是获取蛋白质。

那为什么我们吃肉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美味,有种满足感?

美味的本质其实是我们人体一种激励机制。

当我们吃到一些人体认为需要的食物时,就会给我们一个反馈,让我们愉快、开心、满足。

比如,以前我们人类是长期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的,更是很少能吃到糖,所以我们人类一旦吃到甜的食物,就会很开心。

而相对应的,饥饿、苦涩等就是惩罚机制,提醒我们需要进食了或者拒绝某些食物。

所以,美味其实是人体激励我们来获取蛋白,所以本质上我们要的不是美味,而是蛋白质。

— 2 —

人体所需的动物蛋白,我们主要从猪、鸡、牛、羊、鱼等动物肉类上摄取。

但是“人造肉”也许会是一个新的选择。

有人说,之所以“人造肉”的概念最近这么火,主要是因为今年猪肉价格涨的太凶了。

“猪肉自由”已经是网友之间互相炫富的新词。

猪肉价格很贵,吃不起了,那我们就吃“人造肉”吧。

于是“人造肉”就突然火了。

所谓的人造肉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植物肉。

就是用植物蛋白,比如说大豆,豌豆,这种植物蛋白把它提炼出来,复制加工成肉的形态。

再加上一些橄榄油的颗粒来模仿肉里面的油脂,加上一些红菜头之类的菜模仿里面的血,再加上一些调味料和一些工艺制造的纤维感。

这样,真的就能造得像肉一样,但它其实本质是一个植物。

第二个是他们首先从牛、猪、家禽或鱼的肌肉组织中提取细胞,在一个薄膜上进行培育。

他们发现细胞会生长、扩张,然后从薄膜上脱落,等到脱落后的平面细胞群堆积到一定厚度时就形成了肉。

— 3 —

这次双塔食品推出的素食月饼,就是植物蛋白,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种植物肉。

这种素食食品其实很早就有,如果我们去过一些素食餐厅会发现用植物模仿肉类做的食品。

比如我们经常吃的“素鸡”,就是用豆类做出来模仿鸡肉的。

再比如“辣条”,我们吃着是不是也会有一种肉的嚼劲,其实也是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做成的。

但是我们吃这些素食、素鸡、辣条时,还是能吃出来这些不是肉的,口感和真实的肉还是会不一样。

而现在以Beyond Meat 为代表的“人造肉”企业,它们的制作工艺、科技含量就高了很多,能让我们吃上去感觉就像在吃肉。

回到吃的本质,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造肉”既满足了我们人体获取蛋白,还能不牺牲口感,还能享受吃肉的美味感觉。

——

那可能有人会好奇,即使这样,不也就是一种新的食材吗?为什么会受资本市场的热捧?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我们为了吃而饲养的动物,比如猪,羊,牛,鸡等等,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占整个地球的15%,大致与全球所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相当。

人类吃动物的肉是为了获取蛋白质,而动物蛋白质是怎么来的?

它是通过吃植物转换成之后,我们再去吃动物,这样中间就产生了大量的浪费。

从地球环保的角度来说,直接吃植物的蛋白其实是更加环保的。

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从个人的健康角度来说,吃蔬菜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健康方式。

这听上去非常完美,第一环保,第二健康,第三口感还不损失,这也是为什么 Beyond Meat 等等一些这样的公司受到资本吹捧的原因。

— 4 —

吃肉的本质是为了获得蛋白质。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用植物蛋白做“人造肉”,或者用干细胞培养,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给我们人类提供蛋白质?

假设,我们用昆虫替换猪、鸡、牛、羊等给我们提供蛋白质呢?

一定有人说,天哪,吃昆虫,太恶心了。

有一个人,Massimo Reverberi ,他的事业就是大力推广他的昆虫食品,比如蟋蟀意大利面等。

他说,我们以前没吃过昆虫,就觉得昆虫应该挺难吃的,这种想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

50年前,人们不敢吃龙虾,觉得很恶心。

其实蟋蟀跟小龙虾很相似,都是硬壳包着软肉,不像猪是软肉包着骨头。

今天我们不觉得龙虾恶心。这些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习惯而已。

如果我们真的能把这种恶心的感觉忘掉的话,昆虫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蛋白

毕竟,吃的本质就是获取蛋白

— 5 —

既然吃的本质是获取蛋白,人体通过“苦涩来拒绝、美味来吸引”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帮我们判断应该吃什么。

可是今天人类具备相对足够的知识,我们自己已经能判断我们应该吃什么。

那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营养素放在一起,我们定时定量的吃下去就好了?

若饭的创始人邵伟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未来吃饭将会变得极度简单且量化的事情。

他就把很多的餐变成粉,依据人体每日膳食所需营养表,把粉末按照某种比例混合起来,它做的叫粉末的东西就是一种代餐。

然后我们每天怎么吃饭?

一天三餐我们就拿着几包粉,水一泡之后喝下去。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索然无味,食物难道不应该是美味的吗?

以我为例,我最喜欢吃的东西都是最美味的东西,就是忍不住,比如火锅、小龙虾,我就非常地忍不住,即使明知道它胆固醇高,可还是忍不住美味。

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话,那么代餐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的话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本质继续往下想,既然吃的本质是获取蛋白

可是获取蛋白的本质又是什么?

获取蛋白质的本质是给我们人体提供身体机能运作所需的能量。我们现在所获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反应得到的是化学能。

所以我们摄取蛋白本质是获取化学能。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干脆把人体给重新整理一下,调整一下,换成电能。

就像现在我们把烧汽油的燃油车改装成电动车。

也就是把我们这套通过把食物咀嚼,胃、肠的吸收,身体的存储,血液的配送等等这套极其复杂的过程,转变成电力系统。

这样改造完,我们就再也不用吃饭了,放一个电池进去,人体就可以自动运转。

缺能量的话:充电5分钟,精神一整天。

——

脑洞大开的把文章写到这,感觉未来的饮食方式对我这样的一个资深吃货太不友好了。

我要赶紧去吃一顿小龙虾,压压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造  人造词条  吃饭  吃饭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