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粮价,几乎没有农民特别满意,在种地越来越不赚钱的背景下,反映出的是粮价一直在“居低不涨”。而对粮价起到限制的一大因素就是粮食的进口量。我们是农业大国,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同时,我们也是粮食的进口大国。
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度的粮食进口量达到1.3亿吨以上,比2016年增加了13.9%。《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搜集资料后发现,为什么我们的粮食年年增产,却还要大量进口外国粮食呢?就此疑问,我们找到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的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0万公顷。
城乡一体化的推行,使大量的土地被城市化和工业化,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进城,土地的作用也在改变。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严格控制耕地“红线”,但是,开发商占用耕地建房的情况,依然严重,我们的耕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约40万公顷。
第二、自己在国外种的粮食,运回来就叫进口了。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从总体上来看是很富足的,但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农业人口基数也很大,所以人均耕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来说就很少了。但在其他国家,例如俄罗斯,地广人稀,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俄罗斯远东地区曾主动提出可向中国企业或个人出租1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农业开发,期盼中国人可以帮助他们把荒地变良田;而对于中国企业或者农民来说,那里有大片的适合机械化的肥沃黑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国外种植的粮食成熟后,运回国内,也是属于进口的。所以大量进口国外粮食,也有中国人自己的一份。
第三、进口粮在我国主要用于饲料加工。
目前我国进口的粮食,其实只有少部分是食用的,大部分都用于加工,特别是饲料加工。以大豆为例,进口大豆当中,用于生产豆粕的比重占总量的75%到80%。而少量用于食用的进口粮食,主要也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说泰国香米。
虽然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把粮食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才有底气。但是,更多的外在因素导致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粮食进口。所以,即使我们的粮食在年年增产,也避免不了要进行大量进口。
此文由“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编写,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