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拼多多和“差评”之间的纷争引起了整个互联网圈的广泛关注,只是这件事从专业的角度到底该怎么看?出现问题到底是谁的错呢?
一、拼多多与“差评”的纷争
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差评”发布一条题为《拼多多店铺沦为博彩网站洗钱平台,单店日洗钱50万!》的资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拼多多公司表示,此为彻头彻尾的虚假不实文章,对拼多多公司造成极大商誉损失,将对该营销机构发起法律诉讼,索赔1000万元人民币,诉讼所得将全部捐助给打击禁限售和网络灰黑产的公益事业。
拼多多公司风控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篇营销机构发布的文章通过极尽夸张地撰写和陈述一些道听途说和未经任何核实所谓“事实”,无视拼多多联合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打击网络灰黑产的工作,对拼多多公司的声誉进行恶意夸张贬损。
对此,“差评”在微博上回应表示,事情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成功充值甚至还玩了两把。“差评”还对被拼多多起诉表示不解,称拼多多作为平台有监督之责,“发现事情了你们就抓紧时间加大力度监管抓坏人就行了啊,起诉我们干嘛啊。”
面对着双方的各执一词,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
二、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
我们仔细分析“差评”对于这件事的报道,有很多情况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分析,可能远不止“差评”报道的那么简单。
首先,整个支付链条到底是怎么构成的?从整体支付产业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在电商平台发起一笔支付交易需要涉及一整套的支付流程(以支付宝为例,微信支付同样如此):用户在一个电商平台的商户看到一件商品(非自营情况),在商户界面提请支付,然后支付交易通过电商平台之后调用支付控件,从而进入了支付宝的网关,支付宝通过支付路由到商业银行的账户验证用户身份扣款,然后由支付宝反馈支付结果给电商平台,几个工作日之后才会资金到账到电商平台的商户手上。所以,我们梳理一下,一整个支付链条当中有商户、电商平台、支付机构、商业银行等至少四个主体。
那么,我们就从四个主体来进行一下认真的梳理:
一是从商户的角度来看,无论这个商户是通过企业运营还是个人运营的,只要个人在电商平台注册了商户的话,其实就是在这个平台开展交易,如果个人将这个商户用于违法行为,那么其实这个商户运营者本身就已经触犯了法律。
二是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电商平台是有义务对自己平台的商户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交易进行管理的,这也是“差评”指摘拼多多的地方,但是客观地说,我们看到“差评”文章当中所涉及的商户并没有明目张胆的使用违法产品进行交易,而是采用了斗鱼道具等虚拟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易,其实也就产生了一个管理的困难,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如果这个商户从信息到身份都是真实的,进行的交易也都是真实的话,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只要用户不举报,很难判定这笔交易是不是违法交易,至少在流程上他是具备合规交易特征的,特别是对于本身并不做支付的电商平台来说,它更不会有支付风控系统对这笔交易进行反洗钱的风控,这个责任不在电商环节。
三是从支付机构的角度来看,对于拼多多这种本身不具备支付牌照的电商平台而言,他们的支付服务其实是全部依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国家合法合规的支付平台来进行的,那么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从2007年中国加入国际FAFT(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之后,已经对中国的各家支付机构有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201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明确要求支付机构对大额及可疑交易实时报送,所以对于案例中出现的涉及到违法交易的情况,各家支付机构都设立了自己的反洗钱风控系统,一旦出现异常交易会进行交易阻断并且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那么,对于这件事来说,如果这些交易真是涉及违法交易的话,那么最该直接担责的应该是直接负责支付交易流程的支付机构,至少证明了支付机构的反洗钱风控存在漏洞。但是实际上,对于支付机构来说,仅以支付宝为例像案例中的线下收款码,只要日交易达到5万元就会触发交易风控,那么其实对于线下收款码来说,无论在哪个电商平台开户,只要涉及到支付宝的交易,都会对其进行风险控制。所以支付机构对账户的交易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作为交易的资金提供方其实承担着最为重要的反洗钱职责,商业银行有义务对自己的资金是否存在洗钱行为进行监控,那么如果案例中的时间属实,那么商业银行所承担的责任应该更大。
所以,从整个支付流程来看,无论是商户运营者、电商平台、支付机构、商业银行等支付链条各方其实都存在问题,说所有问题都是拼多多的错有些言过其实了,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最多承担商户审核和交易管理责任,如果事情属实,那么这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违法案件,可能需要公安机关真正介入处理了,而不是一家平台的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