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赵薇的一举一动本就受到外界关注,斥资31亿元收购A股上市公司更是市场乐于讨论的话题,收购方案在年前出炉之时就曾被指“杠杆过高”、“借30多亿收购”等,再加上借款利率不低等,经舆论渲染,想必让有意给赵薇融资的银行压力陡升,才有了如今的融资方反悔局面。
龙薇传媒称,2016 年12月23日,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之后,立即就项目融资事宜与某银行某支行展开谈判协商,双方于2016年12月29日初步达成融资14.999亿元的方案。
12月26日晚,A股上市公司万家文化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万家集团将持有的1.85亿股股份转让给西藏龙薇文化传媒(以下简称龙薇传媒),转让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135%,作价约30.6亿元人民币。成交后,龙薇传媒将成为万家文化最大的股东。而龙薇传媒的实际控制人为赵薇,因此赵薇将成为万家文化的新实际控制人。
赵薇拟控股万家文化的信息发布后,万家文化在1月12日至1月17日盘中,股价最高上涨了36%。
2017年1月20日,龙薇传媒接到银行电话通知,考虑到市场对收购项目的交易结构和方式存在较大质疑,以及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等因素,项目融资方案最终未获总行批准。
在距离预案披露不到3个月后的2月13日,万家文化披露修改版方案,将转让给龙薇传媒的股份数量从原来的18500万股调整为3200万股,转让总价款调整为52928万元,龙薇传媒最终能够掌握的股权比例从最初的控股比例变为5.0396%。
对此,龙薇传媒2月13日曾解释称,鉴于本次交易涉及金额较大,且本次交易方案公布后市场各方对交易结构和方式也存在诸多质疑,经与多家金融机构沟通后,龙薇传媒表示是否能按期完成融资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万家文化2月15日晚在回复上交所问询的公告中披露了赵薇公司龙薇传媒有关“按期完成融资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详情,根据其说法,多家银行先后电话、口头表示龙薇传媒的融资合作无法完成审批,致使龙薇传媒无法按计划推进31亿元控股万家文化方案。
2月15日晚,龙薇传媒通过万家文化公告称,2016年12月23日与万家文化控股股东万家集团签署协议后,龙薇传媒立即就本项目融资事宜开始与某银行(下称“A 银行”)某支行展开谈判协商,双方于12月29日达成初步融资方案。因本项目融资金额较大,故需上报A银行总行进行审批。
2月16日消息,赵薇公司最早计划31亿元控股万家文化,近日变为投资5亿元收购5%股权,对于这背后的原因,从最新公告来看,是因为市场对于交易方案的质疑导致本有意为赵薇公司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的态度发生变化。2月16日,万家文化复牌后以跌停开盘,随后,股价缓慢攀升,截至收盘,万家文化下跌8.49%。
赵薇到底多少身家?
夫妇股市身家近百亿 家人坐拥约30家企业。赵薇夫妇二人到底控制着多少企业?
让赵薇“巴菲特”名声在外的两次资本动作分别为投资唐德影视与阿里影业。
唐德影视未上市之前且处于亏损状态时,2006年成立之初,赵薇哥哥赵健是三位出资人之一,经过多次增资扩股,赵健现持有公司10.67%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赵薇则于2011年唐德影视增资扩股时,斥77.64万元认购了117万股,以当前27.67元/股单价,赵薇账面资产3237万元,收益上涨40多倍。这还是在唐德影视股价连续下跌后的结果。
2014年12月,赵薇夫妇斥资24.71亿元买入阿里影业9.18%股权的大股东。到4月份时,阿里影业较上市之初股价大涨,赵薇夫妇身家共计暴涨约36亿元。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赵薇夫妇分阶段抛售阿里影业股票,共套现了23.17亿港元。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赵薇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的核心企业有如下9家。
赵薇收购资金来源哪里?
根据万家文化1月11日公告披露的赵薇夫妇家底,他们总资产中将近50多个亿都来自股权投资,而影视、酒庄等实业则不到2个亿,两者相差十分悬殊,另外还有不动产6个多亿,可见资本市场是让赵薇夫妇资产暴涨的关键。
1、龙薇传媒称,2016 年12月23日,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之后,立即就项目融资事宜与某银行某支行展开谈判协商,双方于2016年12月29日初步达成融资14.999亿元的方案。2017年1月20日,龙薇传媒接到银行电话通知,考虑到市场对收购项目的交易结构和方式存在较大质疑,以及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等因素,项目融资方案最终未获总行批准。
2、龙薇传媒还称,就融资事宜也与其他银行进行了多次沟通,但都未获批,龙薇传媒判断无法按期完成融资计划。不过,原收购计划中提供15亿元资金的西藏银必信仍愿意借款,并且已经提供了首笔1.9亿元借款。
公开资料显示,万家文化出身于房地产业和铁矿业,2014年,该公司整体亏损,净利润跌到-1417万元,同比下降270%。2006年借壳上市以来,万家文化曾先后在2008年、2009年、2013年、2014年四次筹划“卖壳”,但都没有成功。从此之后,万家文化开始了从地产转型互联网传媒的道路。
2015年,万家文化开始尝试主营业务转型战略,向动漫、游戏及电竞产业等泛二次元产业转型,先后拥有翔通动漫、北京万好万家电竞传媒等公司。当年9月,万家电竞公司成立,自研与发行以“竞技类移动游戏开发”和“星座消费文化类内容”为核心的移动游戏,同时围绕“星座文化类”内容开发衍生传媒类内容。
直到2015年12月,万家文化正式剥离了房地产和矿业开采业务,完成了浙江万家房地产 100%股权和浙江万好万家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65%股权 转让。
2016年年初,该公司在北京组建了北京拾贰星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7月23日拟分别作价4.14亿元和3.7亿元收购两家电竞公司隆麟网络与快屏网络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万家文化的此次收购中,就出现了赵薇的身影。此次收购中,赵薇通过旗下的普霖投资参与此次收购的配套资金募集,出资约1.25亿元。交易完成后,赵薇因通过普霖投资注资1.25亿元,而获得万家文化1%的股权。
由此来看,赵薇与万家文化与之间的早有往来,因此赵薇看上这家转型成功的传媒企业也不足为奇了。另外龙薇传媒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明确表示,此次股权转让就是为了获得万家文化控制权,未来将专注文化娱乐产业进行资产收购。
赵薇一直经营文化产业,万家文化属于这一产业,此次赵薇入主也是希望能够借助资本平台继续深耕文化产业。
万家文化“跨界王”
万家文化历年并购之路
往年财报发现,万家文化仿佛陷入一个怪圈:亏损-跨界并购-盈利-再亏损—再跨界如此循环,而其转型方向均为当时资本市场火热的题材。
2003年万家文化以“庆丰股份”之名在A股上市,但在上市的第二年便迅速变脸,业绩亏损近亿元,2005年继续亏损7000多万元,随后被ST,由此开启了第一轮跨界。
2006年,*ST庆丰与万好万家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由此万家文化变身完成,进军房地产开发和酒店行业,股票简称“万好万家”。然而好景不长,其净利润由2007年的3000多万掉头直下至2008年的不到2000万,下滑47.57%,于是第二轮跨界开始了。
2009年,当时的万好万家与天宝矿业资产置换,欲转型进军矿业。但天宝矿业却被查出造假,净利润大幅下降,2010年亏损2600多万。
为了扭亏,万好万家在2011年剥离酒店业务,成交条件为400万元现金和9300多万元的债务清偿。当年,其净利润为1944万元。
2012年,矿业题材的火热再次燃起了万好万家的热情。公司决定再次进军矿业领域,同时还斥资6600万元增资新华泛信息进军电信领域。同一时期进入两个领域,对企业的经营和资金流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万好万家并没有做好主业,并购带来的仍然是亏损的业绩,2012年,其亏损额度再度扩大到6400万元。
2013年,万好万家又看上了“有色金属”,欲与从事金属加工的鑫海科技进行置换,时值证监会提高借壳门槛,置换就此搁浅。同年,万好万家卖出万家网络科技(即新华泛信息)60%的股权,这笔交易再次成为万好万家的“救心丸”,当年其净利润为833万,但是2015年再次亏损1400多万。
“壳公司”万家文化历经数次“闪展腾挪”。主营业务频繁变更,市场观察人士分析,“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主业,谈不上是一个正常企业。”
赵薇本次使用收购模式小科普:股权质押收购
首先先解释下什么是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交易过程中,收购方的现金开支降低到最小程度。 换句话说,杠杆收购是一种获取或控制其他公司的方法。 杠杆收购的突出特点是,收购方为了进行收购,大规模融资借贷去支付(大部分的)交易费用。 通常为总购价的70%或全部。同时,收购方以目标公司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 借贷利息将通过被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来支付。
杠杆收购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是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公司,通过经营使公司增值,并通过财务杠杆增加投资收益。通常投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高利率高风险债券),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如果收购成功并取得预期效益,贷款者不能分享公司资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除非有债转股协议)。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要先安排过桥贷款(Bridge loan)作为短期融资,然后通过举债完成收购。杠杆收购在国外往往是由被收购企业发行大量的垃圾债券,成立一个股权高度集中、财务结构高杠杆性的新公司。在中国由于垃圾债券尚未兴起,收购者大都是用被收购公司的股权作质押向银行借贷来完成收购的。
【综合资料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TechWeb.com.cn(北京) (麻晓超) 、新京报即时新闻(北京) 、蓝鲸传媒(陆鹏鹏)、 财新网、新华网(高畅综)、华夏时报(作者:于娜)、MBA智库百科,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MBA智库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