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豪掷10亿美元投资滴滴,成为后者最大的战略投资人。不过,虽然拿到巨款的是滴滴,但真正的受益者或许是苹果自己。
以滴滴目前的状况来看,至少短期内从苹果公司得到的只有现金,昨天的声明中双方并没有给出战略合作的更多细节。而滴滴从去年上一轮融资之后现金储备就超过了40亿美元,迄今为止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软银、老虎环球、Coatue Management、纪源资本、招商银行等。
必须一提的滴滴支持者是中投。中投是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具有浓郁的政府背景。而共享打车模式正在颠覆地方政府主管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因此,对于滴滴而言,获得政府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Uber先于滴滴在中国开展了共享打车业务模式,但获得国内首张专车牌照的却是后起之秀滴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中国的市场份额方面,滴滴自称目前在中国地区每日运营超过110万次打车服务,占据中国出租专车服务市场近90%的份额。(下图来自美国财经资讯网站Quartz)。目前,这方面尚没有太多被公认为可靠的统计数据。
总之,很难想象有什么是苹果能带给滴滴,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却给不了的东西。
对于苹果来说,这宗交易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过去十年,苹果公司业绩的惊人增长主要是依靠苹果手机的普及来推动的。特别是中国。中国已经迅速成为苹果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约1/4的营收都来自中国。然而现在,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已经变得难以捉摸,甚至可以说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光环。
今年第一季度,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步伐出现了倒退,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26%,手机出货量下滑15%。除了多家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崛起、国际对手竞争日趋激烈的因素之外,还因为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迅猛减速,从2012年129%的增速暴减至去年的2%。(下图来自Quartz)
苹果的服务业务在中国也遇到了不少阻力。路透社上个月底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要求苹果关停了中国区的iTunes电影和iBooks商店。苹果公司在中国独占“IPHONE”商标的垄断诉求也遭遇了“滑铁卢”。至于Apple Pay服务,其在2月上线中国之后,马上遇到了对手的挑战。
国际知名激进投资者Carl Icahn上个月称,由于苹果产品在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减少,该公司股价持续缩水,他已经清空了苹果的股票。最新公布的SEC F13文件显示,对冲基金大佬David Tepper也清仓苹果。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一季度狂砍苹果持仓,削减幅度达2/3。
在这种背景下,苹果拿出大笔资金投资了滴滴。而且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从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Tim Cook首次与滴滴方面见面,到最终确定投资,历时仅三个星期。
投资滴滴能给苹果带来什么益处呢?Tim Cook在13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作出这些投资是出于一系列的策略原因,包括有机会对中国市场的某些领域获得更多的了解。"
“其实这是表面的,苹果之所以首次选择战略的方式入驻滴滴出行,其真实目的是通过滴滴出行深耕中国市场。”《华夏时报》也援引业内人士的话写道。
Quartz表示,投资滴滴只是苹果所能采取的一种方式,以此表明其利益是和中国政府的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
专注研究中国科技企业的Marbridge咨询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Mark Natkin也表示:“苹果必须不断提高其对促进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的必要性方面的敏感度,且必须打造出自己在中国市场根深蒂固的地位。因此,如此大规模地投资一家中国信息科技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将给苹果带来很多好处。”
这必须要说到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一项长期规划——计划在2020年前用本土产品替换外国科技产品的计划。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就被排除在了政府采购名单之外。
中国政府文件提到,交通运输是政府希望能借由互联网企业而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行业之一。在这个领域内的中资共享打车龙头企业就是滴滴。
“苹果投资滴滴,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绥靖政策,”Quartz文章如此写道,“这就是像是在赛马中押注中国政府青睐的那匹赛马。中国政府在其他领域的赛马包括谷歌的中国对手百度、亚马逊的中国对手阿里巴巴。”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各主流交通分享平台成交额约为100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5年中国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这对占据很大国内市场份额的滴滴来说显然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考虑到滴滴庞大的客户基数和移动支付模式,尽管目前缺失合作细节,但不排除滴滴和苹果在移动支付领域开展合作。
滴滴出行副总裁曾在去年11月称,滴滴最终会寻求上市。这意味着这笔投资潜在获益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国内中资同行。
Tim Cook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还称,“当然,我们也相信从长远来看,我们的资本投入将得到强势的回报。”
他谈到了未来的前景,称苹果非常重视CarPlay的车内体验,希望能引入更多的服务到车内信息娱乐系统中,“这正是我们在汽车领域在做的,也希望把视野更多地投向未来。”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