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大玩家基本都以集团化形式运作,一个集团下有多种产品和服务,形成产品/服务矩阵,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百度金融等,巨头之中似乎只有腾讯还未组建独立的互金公司或互金事业群。
相比之下,互金领域创业企业往往瞄准某个利基市场,从一项产品或服务起家,逐步发展壮大,业务版图拓展,涉及多个领域。具备一定规模后,部分创业企业开始改变构架,也在走集团化之路。
多家互金公司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今天(7月20日),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美利金融宣布,将“美利金融”升级为集团品牌,旗下两家成员企业正式更名为美利车金融、有用分期,两家公司分别致力于二手车消费金融和3c分期业务。
在此之前,7月7日,分期购物平台趣分期宣布,升级为趣店集团,升级之后的趣店集团产品板块也将从初创时的校园消费金融行业增加到七个,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未来,趣店集团旗下将拥有针对校园消费金融“趣分期”,非校园消费金融“来分期”,大学生免息助学贷款“趣助学”,大学生成长基金“趣成长”,兼职平台“趣兼职”,实习平台“趣实习”,就业平台“趣就业”7大块产品。
2016年6月初,积木盒子也宣布升级为品钛集团。品钛旗下拥有读秒、一点基金、积木盒子、企乐汇等子公司,并将于近期成立智能投顾公司。
在2015年末,互金公司玖富在网络借贷、理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大数据评估、资产证券化的综合布局基础上,成立“玖富互金控股集团”。
在更早之前,人人贷公司与友众信业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共同组建集团公司人人友信,算是互金集团化运作比较早的案例。
除此之外,创业企业还有一些公司模仿蚂蚁金服,以金服公司的名称运营,也给人一种集团化运作的印象。在IT桔子网站上通过“金服”关键字进行搜索,可以找到39家以金服命名的公司,不过,这其中很多公司业务都比较单一,并非像蚂蚁金服一样涵盖多种业务。
互金公司为何热衷集团化?
第一,一些起步较早、业务规模已经比较大的互金创业企业业务板块已经较为丰富,在起家的某项业务之外,又逐步孵化、发展出其他业务,公司规模越来越大。集团化运作是对业务的梳理,以及对组织构架的重组和完善,使业务版图更加清晰明了,投资人更便捷地了解公司各条业务线。
第二,将不同业务独立开来,实行业务规划、财务、人事、市场推广、融资等方面单独运作,有助于发挥各自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越来越大的公司依然保持创业企业的活力。
第三,使外界对公司的原有印象淡化,实现品牌升级。一个互金企业可能以某项业务起家,但当前由于市场竞争或政策监管等方面原因,需要对企业战略重点进行转移,但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定位已经形成固有印象。通过升级为集团化形式,可以使外界淡化原有的印象,让外界觉得该公司是业务多元化的企业,不只有原来的某项业务。
第四,实行集团化运作,可以给外界一种业务板块丰富、整体实力强的印象,增强外界对于企业的信任感。金融是信用经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很多时候投资者的信心非常重要。创业企业往往只有一块业务,给人的感觉是抗风险能力差,随时会倒掉。多发展出几块业务,搭建集团化构架,给人感觉是整体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跑路风险较低。对于业务发展会比较有帮助。
第五,实行集团化运作,对于提升企业估值也有一定帮助。集团化组织构架下,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可讲,如多个业务增长点,相对稳固的业务构架等等,经过集团化构架梳理后,给资本的想象空间更大,能获得的估值也会更高。
集团化将成为互金行业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已经持续了三四年,借贷、支付、理财等业务的模式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当初的创业公司如今已经有不少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独角兽企业,有一定的交易规模,业务板块也涵盖多个领域,人员规模也迅速增加。而公司的品牌、组织构架和业务构架还停留在早期创业时单业务运作的阶段,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已经膨胀的现实。
通过集团化运作,可以将业务梳理得更清晰,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已经准备上市,集团化可以帮助提升估值。
当前互金领域具备以上情况的企业数量已经有不少,即将进入上市流程的互金公司也有若干家,预计会有更多企业升级品牌,构建集团化运作模式。
集团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集团化运作要注意避免违规问题。根据业界流传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同一集团内取得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的,不得违反关联交易等相关业务规范。按照与传统金融企业一致的监管规则,要求集团建立“防火墙”制度。在集团化运作之下,可能会有企业通过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交易,利用某项业务牌照为其他业务谋取不当的便利,如提供担保、保险产品等。
此外,如前文所述,集团化运作会给互金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热潮之下往往鱼龙混杂,可能会有一些企业跟风,通过集团化构架来包装自己的业务,给投资者造成一下假象。投资者在选择互金平台时还是要对其实力进行更仔细的辨别。
来源:网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