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蹄窝、石臼、壶穴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的盖公山是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

盖公山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的主要标志是上射部位的“冲击石英”。

在盖公山对应的黄公山的石灰岩中,有鸭嘴龙的牙齿化石

在众多的白垩纪古生物中,只有鸭嘴龙的牙齿是“复式”的。

在发现鸭嘴龙牙齿化石的石灰岩中,有鸭嘴龙的尸体化石

这是鸭嘴龙的翅膀化石,长约5米。

鸭嘴龙在小行星坠落时逃跑的足迹,在陨石坑冲击波中瞬间被烧结,形成化石

这个鸭嘴龙足迹化石有50多厘米长,前面的四个脚趾不是很清晰,但是它后面的“距”和中间的“肉垫”非常明显。

这个“蹄窝”有6500多万年了,和这个“蹄窝”同时形成的还有一个恐龙头化石

这个恐龙头化石中间有一个凹陷,是脑浆受挤压崩裂形成的“缺失”;这个凹陷大约有20厘米深(纸条长51厘米)。

不仅是恐龙的脑浆“缺失”会形成凹陷,恐龙翅膀的骨骼烧蚀也会形成“洞穴”。

这个恐龙翅膀的骨骼被烧蚀,形成了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水平“石洞”,石洞估计有6米多长(这条恐龙有30多米长,高12米以上,翼展不会小于12米)。

事实上,有许多古生物实体的骨骼被烧蚀形成了“壶穴”。

显然,离开白垩纪陨石坑岩浆冲击波这个特殊环境,去讨论蹄窝、石臼、壶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希望大家都到山东省潍坊市的白垩纪陨石坑里来看一看,继续像<<地质论评>>编辑章雨旭那样“现场办公”,形成一致的结论;至少不要像苏德辰等人那样一会儿这个说“蹄窝”是驴踩的,一会儿那个又说“壶穴”是冰川运动形成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蹄窝、石臼、壶穴  石臼  石臼词条  蹄窝、石臼、壶穴词条  
地理

 安徽省

安徽省(Anhui Sheng) 简称皖。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