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玩转地理 |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原创首发编辑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背景材料

据《卫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已经有165万公顷土地遭遇山火,600多所房屋被摧毁,至少6人因山火遇难。在昆士兰州,有18万公顷土地被烧焦,20多所房屋被烧毁。

▲澳大利亚山火肆虐致空气重度污染。

此前,由于持续的山火造成空气重度污染,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关闭多所学校。据报道,多地天空曾出现粉红色的现象。

一些专家认为,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持续数周的山火已经导致上千只考拉死亡,一些专家甚至警告称考拉已经“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ly extinct)。

▲一只在澳大利亚考拉医院接受治疗的小考拉。

目前,山火正在逐渐由东南部地区往中部、西部地区发展,多地已经爆发了小型山火。而由于澳大利亚12月1日才进入夏天,许多专家警告称,最糟糕的情况还未来到。

热点解读

森林火灾在考题中主要考查森林火灾成因、时空分布特点、危害、防御措施、影响森林火灾的风的种类、正确的灭火方法、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信息技术。森林火灾成因表面上考查考查成因,其实质主要考查气候的成因,干燥少雨的气候是森林火灾多发的自然原因。

考点链接

1、森林火灾成因

(1)火源

①人为火源:人们用火不慎引起,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②天然火源:产生于自然现象,主要有雷击、泥炭自燃、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滚石火花等。(我国占1%)

(2)可燃物

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

(3)火灾天气

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发生可能性较大。

温度越高,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和变干的速度越快,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有大风天气,会让火灾蔓延

2、危害

①直接:烧毁林木、破坏生物多样性、人畜伤亡、大气污染,需要消耗人力、财力物力扑灭。

②间接: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下游河水水质下降等。

(有控制的森林火灾也有促进森林树种的更新、抑制病虫害的大爆发、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3、防御措施

①建立各级护林防火组织,这是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一项组织措施

②建立各种护林防火制度。

③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

④严格火源管理

⑤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设施

4、影响森林火灾风的种类:

①山谷风

在山区,风随昼夜交称而转换方向,睛朗天气,山谷风明显,阴天,山谷风效应不显著。

白天刮谷风,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时如果山坡下着火,火随风势会一直烧到山顶上。扑火时应该尽快在着火的山坡上方开防火带或生土带,截断火路。夜问刮山风,风从山顶吹向谷底,扑灭林火时应在火源的下方开设防火带或生土带。 

②焚风

气流越山时,绝热下沉,山岗的背风坡产生的干热风叫焚风。焚风天气时,背风坡越往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这种天气森林火险性较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应加强防火措施。太行山东、南坡,焚风效应明显,更应特别警惕。

③林风

白天林内气温低于林外,夜间气温高于林外,在静晴的天气,常在林区周围产生一种类似海陆风的局部地区环流。

白天,气流由森林流向增热较快的邻近旷野,在林冠上空则有空气从旷野流向森林;夜问,其环流方向相反。

在生长有森林的缓平山坡上,林风显著增大。春、秋温暖季节,大气环流稳定的晴朗天气,易发生林风。

在针叶林区,林风较显著,有火源时,会发生林冠火灾,蔓延很快,应在火源前方用开伐防火线、打树枝或砍树头的办法截断火路。

5、正确的灭火方法:

①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②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

③白天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火场。

④白天不从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部位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转自  高中地理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山火  山火词条  澳洲  澳洲词条  火灾  火灾词条  地理  地理词条  森林  森林词条  
地理

 安徽省16个地级市, 高清3D地...

【淮北市】安徽省是位于我国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流域的大省,辖区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比韩国还要大40%,总人口约6324万。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安徽是一个地...(展开)

地理

 北方究竟有多缺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也是可以的。”由于气候的差异,全国水资源分布总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等工程相继实施。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