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基本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方面,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两方面。一个地区每月降水量平均值的总和就是“年降水量”,一个地区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是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通常“年降水量”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多少情况,比如我国的平均年降水量约为730毫米。
从年降水量数值反映的干湿状况来看,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属于“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的地区,属于“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属于“干旱区”。根据以上标准,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属于“半湿润区”区间,降水并不十分丰富,不过我国是一个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我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来分析一二。
东南季风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形成了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使得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往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所以东南季风难以把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使得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我国东南部地区,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区域,从地形区来看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在这一区域中,越往东南年降水量越多,其中台湾岛是我国地理位置最为东南的地区,也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台湾岛各地的降水量基本都在1600毫米以上,特别是台湾岛东侧地区,由于位于台湾山脉的东坡,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更为丰富。
火烧寮位置图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就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毫米,其中在1912年测得了最高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409毫米,为我国年降水量之冠。台湾岛的西侧,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同时由于台湾山脉的存在,也使得台湾海峡以西的福建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相对比周边地区偏少,属于东南季风的“雨影区”。此外,在这一区域中西部的云贵高原地区,特别是云南所在的地区,由于相对内陆,而且地势较高,年降水量相对偏少,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中国部分地点迎风面与背风面降水量比较
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往西南至张家口、兰州和拉萨一线,大致是我国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从地形区来看,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不过,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片降水量极为丰富的地区,有些地区年降水量高达1800毫米以上,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西南季风带来。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青藏高原内陆,使得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区”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较窄,主要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条带状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西藏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年降水量大多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雅丹地貌
以新疆为代表的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地形封闭,降水更是稀少。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周围被天山、昆仑山等山脉阻挡,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多在50毫米以下。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为5.7毫米。不过,天山以北的新疆北疆地区,能够得到一定的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年降水量相对较多,特别是天山北坡地区和阿尔泰山的西坡地区,地处迎风坡,有些地区年降水量甚至可达400毫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