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渤海海岸线和黄河入海口变迁的关系
渤海湾海岸线自然延伸的最大“功臣”非黄河莫属。黄河单一固定河道成型在战国时期,即“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那时的黄河称《汉志》河(《汉书·地理志》记载其河道得名),入海口在今河北沧州黄烨市。而之前的黄河河道在华北平原飘忽不定,入海口也在天津至山东无棣间频繁游走。此阶段为天津以东渤海海岸线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东汉初,经治理的黄河改道至渤海湾千乘入海(今山东淄博市高青县东北)。69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奉诏征发数十万工整顿河患,此时距离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北决口泛滥以来,已近六十载。
王景治河,自荥阳东(郑州西北)到千乘入海口筑堤长达千余里。其勘测地势,凿山陵,破砥绩(水中沙石),截弯取直,防遏要冲险地,疏浚淤积河段,黄河河道自此稳定八百载。黄河在千乘入海后,一方面泥沙淤积向北扩散,在天津外堆积出滨海平原;另一方面黄河三角洲极速推进,初时在滨州以东70km,金朝时已达利津县东北丰国镇。
1128年,南宋东京留守杜冲为抵御金军铁骑,掘开黄河提防而以水代兵,自此黄河开启了夺淮入海的历程。原来的黄河三角洲虽因河流断绝,海浪侵袭而有所后退,但1855年黄河再度北徙后,三角洲再次极速向外拓展。
2.1855年黄河大改道
1855年8月(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开封府兰仪县铜瓦厢决口,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而原经苏北入海的河道则迅疾化作遗迹。河决之日,黄河自七八十丈决口处奔腾北泻,豫、直、鲁三省顿遭殃及(清制量地尺的一丈为345cm)。而清廷“暂行缓堵”的政策更加剧了水患的破坏程度。
此时清廷面临的心腹重患是太平天国运动。清军虽在黄河决口前的1855年3-5月平定了孤军北伐的林凤祥、李开芳所部。但太平天国西征部队却在石达开率领下第四次攻克汉阳,第三次克武昌。故清廷以军务未平,粮饷不继,一时断难兴筑为由,采取了暂行缓堵的政策。自此,黄河泛滥兰仪县以东数省数十年,散漫流徙无固定河道,一时间清廷除了劝谕当地居民自行筑堤保卫家园外,几乎毫无具体防治措施。至光绪朝中期,从铜瓦厢决口处到利津入海口一千余公里的新河堤才修筑完成。
经此改道,巨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入海口沙洲以每年20-3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延伸。百余年以来造路已超230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两个崇明岛的面积。
3.渤海北部辽东湾海岸线的延伸
辽东湾海岸线延伸可分三部分,即辽河河口三角洲、大凌河三角洲和两洲夹峙的盘锦湾。契丹兴起后,在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开垦拓荒,辽河含沙量逐渐呈递增趋势,使得辽河河口海岸线逐渐延伸。
而两洲夹峙的盘锦湾在辽河入海口变迁后亦逐渐淤积成陆。光绪朝时,为排泄辽河洪水,在台安县附近开挖双台子河,直接促使盘锦湾淤积。而1958年人为截流辽河后,双台子河成为辽河最主要的入海通道,盘锦湾区域逐渐蜕变为农田和苇场。
4.黄河冲击出的新土地
1)山东东营市垦利区
因为曾经被称为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自垦利区政府所在地到黄河入海口的直线距离为60-70km。因黄河入海口处于其辖境,所以垦利区堪称全国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2)东营市河口区
河口区属典型的黄河冲击平原,其辖境包括因石油勘探而崛起的工业重镇——孤岛和仙河。他们是姊妹城,相依相衬,珠联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