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不可逆的,我们总用后来的时间怀念前面的日子。经常性地记录,留下曾经那些点滴的思考,他们会在你将来的某一天汇聚成江河湖海。
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之约写一些自己在2018年的年度思考。
当然,我不是产品经理,更不是创业者,仅仅只是一个媒体从业者,而且还是一个90后媒体从业者, 我的个人经验、思考局限在了媒体视角,所以观点有不恰当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教。
在这5年时间中,我从业的最深感受是倦怠感和无力感。
我们每天参与者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但从未看透热点事件,沉溺在短线的观察中,缺乏长线的反思;
我们见到崛起的商业案例总雾里探花,花哨的公关技巧、财务的技巧让我们晕头转向,失去判断力;
我们每次见到一个新兴事物时,都喜欢言必称革命,很少去思考背后的商业本质,在泡沫破裂时往往才恍然大悟;
我们总把情绪掺入事件之中,对“应然”和“实然”的问题纠缠不清因而陷入消耗型的争论;
在过去一年,我正是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一、阅读哲学、历史,用“建模”的方式看待新闻事件
哲学和历史的帮助在于建立一整套评价体系,让人看到商业事件在过去的轨迹。
所有当下的商业事件,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都能找到类似的案例。一个个商业事件,其实无非只是在沿着轨迹重复过去的鼓点,鲜有企业能真正做出所谓的革命。
在我看来,商业事件的观察需要更深入本质。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战略,在公关语境中构建的图像其实就是乌托邦。
平时在探讨一家企业的经营现象时,其实更多也是需要拿各种各样的因子去和企业构建的乌托邦进行碰撞,看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是多远或多近,形成的干扰因素何在,而企业正在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做出修正,或者应该如何把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媒体当然会有自己媒体化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为了更广泛的传播会存在表达上的情绪化,甚至是断章取义,但至少也需要在这种媒体化的表达中更多传递出事件的复杂性,而非简单粗暴地对一家企业下根本的价值判断。
产品经理常常谈“数据建模”这个词,其实对媒体从业者来说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建模”,用这个模型去评价一个个事件,把超出模型或者是在模型之内的问题分析清楚。
二、丰富个人判断维度,比如投资视角、公关视角
今年和一位从事投研的朋友有很多沟通,他常常会以投资人的视角的帮我打开很多思路。比如说一些看似无厘头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被投资人青睐的;抖音、快手到底切中了投资人市场、广告主市场上哪一块痛点;哪些企业看似无关,实际上在不同的赛道上产生了实际竞争;哪些企业看似相关,甚至直接竞争,但是在实际商业运作过程中双方竞争关系很弱。
今年和一个做危机公关的朋友也有很多沟通。我过去常常对企业危机公关的手段感到迷茫,抖机灵、说实话、立正道歉似乎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缺陷。这位朋友则是提到说,她在应对媒体的质疑时,还要花更多时间推动内部的整改,做好内部风控评估,甚至需要在商业化和整改力度层面不断权衡利弊、立下规矩。
当了解投资人视角之后,便会多很多新闻事件恍然大悟,了解到热钱为什么会选择行业,一个行业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当看到公关人的视角之后,往往也会清楚,一家企业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这些问题需要怎么整改才能得到解决。
这些视角对媒体从业者了解问题会有更多帮助。让人可以跳脱出媒体视角去看待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问题。
三、强化细分行业认知,用T字型的方式去深入理解公司
虽然媒体从业者需要“见多识广”,但是一个人精力、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对人工智能、零售电商、数码电子同时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与其所有行业泛泛而谈,还不如扎到一两个行业之中,细细去分析一个个新闻事件,去阅读一份份专业的研报,以及和一个个真正在细分行业一线的从业者去探讨问题。
在过去一年,我更多和人工智能、零售电商行业的从业者有更深接触,虽然技术枯燥,但从业者提供关键信息往往值得重视。
当然,强化对细分行业理解并不意味着不对其他行业了解,T需要在纵向提升认知,也需要横向加强涉猎。这主要还要需要加强个人时间管理,始终保持好奇心。
总结
于我而言,观察方法论的总结、写作技巧的磨砺是整个2018年做的更多的事情。
但这一年还是有太多缺憾,比如在深度内容上还是生产不足,故事型报道还是做的太少,以至于浮于表面的观察太多,而深入一线的践行太少。
这些事情附加价值太低,还是希望2019年能够抽出更多时间、精力拿来做些附加价值更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