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者D问我,怎么才能做市场化的工作,成为干练的职场精英?
D硕士毕业后按家人要求考上公务员,但几年来一直做的是事务性为主的工作,非常无趣而繁杂,有时候觉得浪费时间,觉得自己完全浪费了才能。看到外面光鲜的白领丽人,时尚干练,非常羡慕。
D对现实工作很不满意,但又觉得工作稳定。自己年过30,未婚未育,D觉得要是在市场化的公司里,就应该做市场或销售类工作才有价值,但看到在企业的几位朋友们看视外表光鲜,但压力很大,个个谈起来也为未来操心,又觉得再熬个二十年也许又是自己的工作好了,很迷茫。
D受过很好的教育,也经常会在网上学习,当然知道自己在“不舒适的”舒适区,但怎么才能走出舒适区呢?
2:
我们每个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觉得现在上不够好,心里也知道,走出舒适区才能进步。
大部分人只是想要wants,并没有动力要付出代价去要needs。
D和很多想要改变的人一样,走不出舒适区,左右权衡,无法行动,并不是没有意识,而是不确定是不是付出的代价大于得到的好处,而且越是有得选的人越难权衡利弊。
1、动力系统
想做的事利益够不够大。
D想要去到公司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明显看到的参考样本——她的同学,状态并不算好,利益不算大。
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周围会鼓舞一批同学、前同事创业,一些跳槽到新兴行业,薪水大涨的人立刻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人是需要榜样的。
在一件事利益不清晰时,人会找参考系,而D找的参考系明显不利于增强D改变的动力。
我有位朋友天天叫减肥,常常失败,但前段时间看到她,她焕然一新,原来她新认识了一些跳肚皮舞的小姐妹,每天交流心得,亲眼看到很多平凡人判若两人的样本,原先觉得要采取各种措施才去健身房的,现在快成了半个专业人士了。
如果真的想改变,一定要找到有利的参考,营造适合的环境,增强自己改变的动力。
2、阻力系统
每个人想改变时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想改变本身就是一种阻力。因为没有人想失去。尤其是现在习惯的一切。 失去的恐惧、对损失的厌恶、对新工作新生活的压力。
有时候光想象就会让人感觉极不舒适。何况,身边的环境一定是不利于改变的。你想做任何一件与现在的环境不符的事,身边的人都会好意劝说。
在阻力下,自然觉得如果要付出XXX的代价,wants变得不实现也可以。
同样,阻力系统很多时候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动力不足,阻力就越明显。我们越不成功,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是好心让我们选择容易的。
3:
很多人行动之前,只想过自己要不要,没想过能不能。
很多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的背后是要不要,能不能的问题。
想不想解决动力问题
能不能解决资源和能力问题。
在想要走出舒适区的时候,要经常想想自己的动力和阻力系统,如果这件事不做,对自己的影响会怎么样。
当想要的决心足够强烈时,动力足够大的我们才会行动。
但行动能否成功,还要看能不能,意愿再强烈,成功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
1、外部资源
勇敢追求想要的生活,明明是很对的道理,那么多人却宁愿在不舒服的“舒适区”,听凭不满意的生活持续,理想确实很丰满,但现实总是那么骨感。
在我们要想要改变时,首先看大环境是否具备。
D目前最大的困扰是大龄未婚,这个假设背后内涵丰富。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可以有不同解释,无法替代。去职场上从头做起,工作压力很大,很难兼顾D想要的理想生活。
如果无法解除掉这个假设,心理压力就是最大的阻力。
D的家庭背景、现在的工作、所学专业、人脉资源都是现实资源。
D研究生导师还是非常知名的教授。在学术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学界也有不少师兄弟。
2、内在条件
除了资源因素,一份工作能不能做好做成也要看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D个性比较内敛,并不太擅长陌生人社交。喜欢安静思考。
我建议D做的一些测评,也证明D是一位独立研究型占优势的人。
现在的工作琐事很多,做的工作没有太强的专业性,不需要深入思考。这是D想离开的主要原因。
但是D明显不喜欢太多社交,职场关系也觉得不太适应。
经过分析,D自己就发现,原先自己在毕业时做烦了研究,读书有点伤,就想着快点工作。现在工作了几年,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竟然还是回到高校或研究所做些研究相关的工作。而且工作几年后,反而不再讨厌读书了,D决定再去读个原来硕导的博士,转向科研方向,而不再想着做个白领丽人,做销售或市场方面的工作。
白领丽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当个睿智知性的女博士,同样也是很好的路。
4:
探索职业生涯的可能就是探索人生的可能。我们要有分析的框架和决策的模型。
“走出舒适区”现在已经成为流行语,似乎不走出舒适区必然被淘汰,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走不出去呢,很可能是因为走到哪儿去并不清楚,动力不足,想象的职业生涯并不具备太强的吸引力和行动条件。
人生每个时期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当我们迷茫时,要重新审视一下当初我们定下的职业目标的内外条件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只有找到了真正合适自己的方向,寻找动力,减轻阻力,整合资源,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