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欢
就拿上周才播出的《精英律师》来说,女主戴曦就因为“逞能”,遭到了大家一致的吐槽。
戴曦是男主罗槟的律师助理。有一次,她跟着罗槟去见客户郑老板的前手下章柯,应郑老板的委托,他们要说服章柯重新回去工作。
章柯当即拒绝,因为他和郑老板之前有很深的矛盾,两人还曾签订了竞业协议,协议期间,章柯不能自主创业。即便如此,他也不想回到郑老板手下继续“憋屈”地上班。
于是,“正义感”爆棚的戴曦私下找到章柯,给他出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主意:“竞业协议,其实只对您本人有效,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创业,但是可以用您老婆的名义创业啊。”
戴曦回去之后,还正义凛然地跟罗槟争辩:”我这样做是对的!”
结果被罗槟一通大骂:首先,你这样做是出卖我们的客户;其次,因为你的自作聪明,章柯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手段,甚至会被我告到倾家荡产。
戴曦善良吗?她善良。戴曦蠢吗?她也真的蠢。
职场最不喜欢“逞能”的员工,这样的”小聪明“,不仅坑了自己,也会害了他人。
1、你的逞能,恰恰暴露了无知
有些员工为什么喜欢逞能?因为他们”过度自信”。
自信是好的,但是“过度”自信,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拿上文戴曦的例子来说,她给章柯出主意,就是仗着自己懂得法律知识,知道怎样能“逃避”法律的漏洞。但是这恰恰暴露了她考虑问题的片面性。遭到上级的怒骂,她才醒悟:原来自己的“逞能”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麻烦。于是又匆匆跑回去见章柯,收拾烂摊子。
弹幕有一句话总结地很到位:“逞能一张嘴,摆平跑断腿。”
职场犹如一个庞大的竞技场,所有人都渴望表现自己,崭露头角。但是,当这种“竞技”的欲望过于强烈,往往就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去干一些“蠢事”,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开除过一个北大博士生,原因是这位高材生仅入职华为一个月,就洋洋洒洒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大谈特谈华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策略,令任正非“目瞪口呆”。
这位高材生写这封信的目的,多半是想展示才能或者表达与公司”共进退”的决心。但事实上,你一个入职仅一个月的员工,不先专注于本职工作,却担心起公司的发展战略,未免有些好高骛远,用力过猛了。
这位本来期待能得到表扬的北大高材生,等到的却是任正非“无情”的批复:“此人如果有神经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这个例子映射了当下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凭着自己漂亮的学校履历,一进职场就渴望当主角,反而少了脚踏实地、潜心钻研的态度。
人民司法制度奠基者谢觉哉先生说过:“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先生所说的“谦虚”,在职场中就是“踏实做事,不贪功冒进”的初心。
2、切勿过分努力,职场不是“试错场”
有些员工的逞能,是因为其“过度自信”;而有些员工的逞能,则是因为“过分努力”。
“过分”努力的员工,错把职场当学校。他们总抱着“找机会锻炼自己”的心态工作,只要领导一发布重要任务,不敢三七二十一,先揽下来再说,还美其名曰“帮领导分担压力,顺便还能学习。”
这样的员工,不仅在消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甚至还会拖延工作进度,给项目带来损失。
我有一个朋友是平面设计师,每次领导布置任务,他总喜欢抢着做。
有一次,他们公司活动需要做一个宣传短片。正好会AE的同事生病了,领导询问部门谁会做时,朋友马上举手,说自己可以试试。领导跟他反复确认,他都确定自己能做好,但实际上,他只会一点AE的皮毛。
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做短片的时候困难重重,不仅自己要熬夜学习,还叨扰了生病的同事。最后好不容易剪完了片子,成片质量也并没有得到领导认可。他们领导只好赶紧找外包加急做了新的成片,总算没耽误短片的发布。
后来他找我诉苦:“我又不是专业的,为什么对我要求这么高呢。”
我问他:“既然你知道自己不专业,为什么要揽活呢?”
朋友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我当时想,这也是一个学习机会啊。”
这种“假积极”,其实非常没有责任感,在职场中是很不受待见的。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毒鸡汤,说什么“职场不怕犯错”、“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抢着做总比不做好,即使涨不了工资,也涨得了经验”.......
这些毒鸡汤不知坑害了多少初入职场满怀憧憬的职场小菜鸟,他们只记住了上面的毒鸡汤,却忘记了“枪打出头鸟”、“蹦的越高,摔的越惨”,后者往往才是残酷的职场真相。
《智联招聘2019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中有这样一项统计:当前企业是否提供试错的机会?
报告中,有59.6%的人表示没有享受到公司提供的试错机会,一旦犯错,还是会受到惩罚。所以,不要把职场当成“试错场”,你一旦跌进坑里,即使没有摔个半残,也免不了弄得灰头土脸。
每当你想表现自己的时候,请先考量一下,你的野心到底能不能配上你的实力?如果配不上,请先慢慢积蓄能量,要记住,厚积才能薄发。
3、“知一行三”:职场精英必备BUFF
我曾跟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主管聊天。
聊到什么样的员工最让他放心,他说:“听话的、执行力强的员工让人放心。”我又问:“什么样的员工最让你省心呢?”他回答:“我说一步,他能做三步的员工最让人省心,但是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优秀的职场人通常都能做到“知一行三”,也就是领导给你下一个指令,你能考虑到后面三步的指令并做好。
这样的人,不仅具有执行力,更有卓越的思维,这种思维叫“越级思维”。
再来看《精英律师》,罗槟的助理戴曦虽然行事有些莽撞,但是她的“越级思维”还是很让领导欣赏的,这也是罗槟为什么不愿辞退她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工作中,戴曦准备好了罗槟要求的律师函、法律意见书、起诉状、答辩状等一系列材料,罗槟翻阅完材料,让戴曦去研究一下“柏静红案子”的相关法律条例,没想到戴曦马上条理清晰地向罗槟提出了自己对“柏静红案子”的看法。罗槟听后觉得有道理,便让她准备好相关资料。但其实戴曦早就把材料准备就绪,拿出手机一键发送给了罗槟,罗槟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露出赞扬的神色。
这样的“越级思维”,在一部豆瓣评分8.1分的电影里也有精彩的展现。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安迪当上了女魔头领导的助理。有一次,女魔头故意刁难安迪,要求她去找《哈利波特》未上市的手稿,因为她的双胞胎女儿要看,并且规定下午3点之前必须要弄到手,否则就去提交辞职报告。
结果,安迪不仅想办法找到了手稿,还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手稿复印了两份,装订好封面,并且在3点之前准时把手稿送到了双胞胎手中,还给女魔头老板买了咖啡,3点的时候准时出现在她的面前。这让本来准备刁难她的女魔头哑口无言,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
“越级思维”可以体现一个职场人的格局。
当你能够站在上级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将拥有更宏大的格局,处理工作也能考虑的更全面细致。慢慢地,当领导问你意见的时候,你不会问一答一,而是能展现出成套的规划,拥有更高级的管理者思维。
当然,“知一行三”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炼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职场经验做地基,切不可眼高手低,否则,你的“知一行三”就又变成自作聪明的“逞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