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个很扎心的词,叫“死工资”。
但凡沾边,就仿佛被贴上魔性的灰色小标签。什么人生被拖垮了、破局无望了、追求安逸了、体制内没前途了……
前阵子,一位在国企上班的朋友与我聊起现况,一肚子苦水,说去年内部改革后到手工资更少了,随之又引发种种不如意。
“这点钱还能有啥盼头?谁让我踏错行,算了算了。”
坦白讲,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对“死工资”抱着甩锅心态。死工资哪儿错了?哪儿低级了?真正出问题,是你挣钱的模式。
别急着喷,我先说一件身边的事。
01:
同事的表哥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做过甲方当过乙方,兜兜转转,前后跳槽十几次。前几年,开了家小公司。
公司就2个人,表哥和他同学,一起做室内装修设计。
固定客户不多,多是接一些零碎外包。有时接不到单子就跑去找同学或前同事,看看有没有私活可做。
除去房租水电等支出,收入只比原先高出一丢丢。
用他表哥的话说,为了这点小钱提心吊胆,还不如上班稳定。表面是个老板,实际上连普通员工都不如。
“后悔也来不及了,心累啊。”
从旱涝保收模式,硬生生地切换为看天吃饭模式。
许多人以为只要创业,就远离死工资,职场生涯就能柳暗花明般地翻开新篇章。殊不知,当员工的不见得都灰头土脸,当老板的不见得都花好月圆。
这就好比打游戏。
一开始你团战屡屡得胜,盘算着,单干岂不更爽?可你忽视了自己只有几件普通装备,出去后无论打哪张场景地图,战五渣依然是战五渣。
同样,你以为挪个地方换个身份就能撕掉“死工资”的标签,结果往往被现实啪啪打脸。
因为,你手里始终拿着旧工具、用旧方法,做同样的事。
咬牙切齿地把铁饭碗扔了才发现,妈呀,我怎么连饭碗都没了!
02:
不少人把“死工资”与“打工者”画上等号,但你有没发现:
在同一家公司、同一间办公室、同样薪酬,有的人能在两三年内扶摇直上,有的人哪怕过了20年,增长的也只有年龄。
其实很正常,饭碗也有金饭碗、银饭碗和塑料饭碗之分嘛。
它并不是由你做什么工作决定的,而是由你如何对待工作决定的。
我想到一个挺老的故事。
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们在做什么活儿?
第1个工人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废话啊,当然在砌墙啊!”
第2个工人想了想说:“我们在盖房子。”
第3个工人一边干活一边唱歌,他抬起头笑呵呵地回答:“我在给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呢。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在这里幸福地生活。”
若干年后,记者重新找到这三个工人,结果令他唏嘘不已:
第一个人仍是一名只会砌墙的建筑工人,第二个人成了这支建筑队的队长,第三个人是一间拥有20支建筑队的大型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看似他没做错什么,每天老老实实地砌墙,可这正是问题所在:
他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做这件事,看山是山,见水是水,能力与眼界未提高一星半点,这才是挡住大多数人的那条巨大鸿沟。
另外两个人呢,眼在前,手在后,一步一步自然越爬越高。
03:
这几年我慢慢看清一件事:死工资不会拖垮你,相反,一个人的挣钱能力和收入模式始终裹足不前,才得到死工资。
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二十年前放弃580万年薪,跟着马云拿每月500块工资。这种举动搁别人眼里,活脱脱就是傻帽哇!
不仅薪水缩水到可忽略不计,用马云开玩笑的话说,蔡崇信以前的收入,可以买下十几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若换成其他人,拿着500块钱的心态多半是:
反正就这点儿钱你还想让我咋样?混呗,做个差不多得了~
偶尔加个班,那老板简直要感激涕零啊!
混日子的念头根深蒂固,死工资的牢笼坚不可破,恶性循环地陷入传说中的“死工资陷阱”。
你或许会忿忿不平地问,上班不就为了钱么?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这不天经地义么?
咳咳,不是不看钱,而是别将它放在No.1的位置。
将做事前置,把利益后置。
利益前置者,只看工资。多给钱我就多做,少给钱我就少做,将工资视为劳动价值的上限。
利益后置者,先把事情做成。攒能力、攒经验、攒品牌,把自个儿打磨得倍儿亮,即便现在少拿钱,可总有一天让收入配得上拥有的水准。
换个顺序,你的上升空间截然不同。
04:
什么叫死工资?我觉得包含3点。
1、做的事情长期没变化,也不愿意多做其他。“我这样不错了,分内事没搞砸,按部就班规规矩矩。”你既没做好又没做多,仅蹲在原地凭什么要求得到更多?守株待兔的事儿没那么多呐。
2、工资还万年不涨。这里说的“涨”,不是指没有变化,确切地说,是指跑不过通胀。我国M2增速8%左右,早已进入资产回报率高于劳动回报率的时代。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普通上班族的工资增长几乎追不上房价,哪怕房价微涨,也可能瞬间抹平账户。
3、全部收入等于工资。过于依赖工资维持生计,把现金来源死死系在一棵树上。它好你也好,它挂你完蛋。
这样的死工资,才容易把人拖垮。
回头看与死工资绑定的另外3个字,体制内。
不少人把体制内视为一道高不可攀的墙。《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段经典隐喻: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这段话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习惯”。
你习惯了稳定、习惯了依靠、习惯了混日子,到头来自驱力逐渐减弱为0,只好任凭惯性牵着你画地为牢。
可电影中还有另外一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咱不求做个圣者,好歹踮踮脚做个强者吧?
何况体制内也有选拔竞争和考评机制,只不过对一些人来说是绊脚石,对一些人来说是垫脚石。
不想接受,就必须改变。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曾在《检察日报》做了10年的资深记者。
网络作家“当年明月”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累计版税4100万,并在39岁当上正处 。
爱因斯坦做过7年的专利审查员,期间取得博士学位、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
他们通过不断学习保持着跳出体制的本事,无论拿不拿死工资、无论身在围城的哪一侧,均能获得认可。
有句话是,决定终点的,不是起点,而是拐点。
拐点何来?
你要先走到前方那个路口,才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