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极限挑战》针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做了一次特别的专题节目。
节目组邀请了上海市某中学马上要参加高考的一批高三考生参与了这次节目的录制。节目安排学生们站在足球场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由《极限挑战》的六位成员依次分别向在场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节目组提出,在成员提问后,如果同学们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前进到下一条线。反之,如果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只能留在原地,继续等待下一轮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黄渤的提问:“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吗?”
这个问题后,有十几个孩子走到了下一条分界线,学生们拉开了第一个差距。
之后几个问题,依次是:
“你的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你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你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你父母在你从小到大,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从题目看,被选中的这六个问题,看似普通,但它们也着实能大致的将每一位学生甚至是背后家长目前所拥有、积累下来的见识、资源、特长、家庭环境等都勾勒出来。
六个问题提问完毕后,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孩子们明显分开。学生中有始终遥遥领先的,也有后来者居上的,甚至,还有零星几位始终在原地不动的。
然而到此,游戏并未结束。
在提问过后,节目组让所有学生从现在站立的起跑线开始,集体奔向学校的室内篮球场。并且最先到达的20位同学,可以得到一份节目组准备的礼物。
在学生们奋力奔跑的时候,字幕上用这样的一句话形容了这次“赛跑”:“父母尽力送你到这,剩下的全靠自己。”
当你输在起跑线,还能凭什么跑赢人生?
抛开节目设置不言,看了这期节目后,许多人都不禁唏嘘。然而,这还仅仅是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个小小缩影。
总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天生就出生在罗马。”所有人的起跑线确实不尽相同,但当所有人开始同时向前努力奔跑,也依旧有人最终能突破现有的差距从而领先于所有人。
放在竞赛中,是谁先跑到终点获得冠军;放在学习中,就是谁能通过不断汲取知识从而逐渐接近、甚至超越那些生在“罗马”的人,实现阶级跨越。
只要你肯努力,“后来者居上”,从来都不是一句谎言。
诚然,随着社会中各种层次、各种学历、各种年纪创业成功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很多人都逐渐有了这些个想法:
大学都差不多,即使清华北大也有很多逃课的,也有老师不负责任。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不也成了中国首富?
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仅读一个学期之后就辍学了。
我的邻居×××,没上过大学,照样把公司做得很好。
......
他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想起来,问题太大了。
这里我提一个心理学现象“幸存者偏差”,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信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举一个例子:
现在创业如火如荼,媒体上也经常报道各种成功案例,似乎创业的人都风光无限,拿风投如探囊取物。实际情况呢,是大部分创业者挣扎在死亡线上,根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中国近五成的企业年龄在5年以下其中有1/3的企业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这些失败者是没有发言的机会的,你看到的都是那些幸存者。
具体到大学里面,因为三流大学的基数大、学生多,会有些冒尖的人出现,肯定有超过名牌大学的。相当于三流大学的300万人去PK清华、北大的8000人,结果可想而知。再扩展一下,未来10年的中国首富中,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多,还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多?我的答案是三流大学的多。
但是有这个结论又如何?你能保证自己是这300万人中的那个顶尖高手?那些在三流大学做出事业的人,肯定有他独到的地方,比如父母很厉害、能抓住机会、能吃苦、沟通能力极强等,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如果你连高考这个最单一的指标都拼不过人家,凭什么一定能比人家做得好。
为什么要努力上更好的大学?老师决定你的眼界
读大学之前,你主要从老师和父母身上学习,他们逐渐让你形成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比较简单,就是考上×××大学但是上大学之后,能影响你的是老师和同学。你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世界,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核心竞争力,这是更重要的。
好大学的老师能接触更多的前沿课题,和大企业交流的机会也多,在上课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布置的作业更有前瞻性。而二、三流大学的老师水平低很多,甚至只会照本宣科学生的问题都解答不了。
我的高中同学,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时候读电子系,对数字逻辑很感兴趣,因为学得好,其间获得了大公司的实习机会,因此技术突飞猛进。大学毕业后,他想读个研究生,再深入学习下,结果考研成绩一般,被分到了一个普通的教授那里。面试以后,他直接放弃了研究生的学习,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导师掌握的知识,都是上一代技术,马上就要被淘汰了,和他学没前途。”
我这个同学是幸运的,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因此没有在“庸师”那里浪费时间,而高中则不同,考到二、三流学校,只能听天由命,很有可能因为一个老师就丧失了专业兴趣。
为什么要努力上更好的大学?同学决定你的未来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人受到集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而在大学中,离开了家庭的约束,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大家都在观察其他人在干什么。
如果你的同学都逃课,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打游戏、抽烟、喝酒、烫头,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做科研,努力刷分,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实习、做兼职、创业,你会怎么办?
想象一下,你早上每天起来背单词,但舍友一个个鼾声如雷,你可以坚持一个月,但接下来的两个月、三个月,你会觉得非常疲惫以至于无法继续坚持,然后开始找借口:今天下雨了,我也睡一会儿吧。就这样自己一天一天地懈怠下来,用不了半年,你也就和其他舍友一样了。一个不上进的大学毁掉的不仅是你的学习热情,还有你整个积极向上的品质。
这只是在大学4年的经历,等到毕业以后,你可能会听到清华系北大系这些派别,可能某个公司的中上层大部分是清华的,他们更愿意照顾学弟学妹,那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呢?排到后面吧。
“实现不了阶级跨越?”,别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成绩不好,又不愿意承认,于是炮制出了各种借口:
考上好大学还不是一样找工作;
数学老师教得不好,所以我数学才不及格;
同桌爱说话,总打扰我;
这次试卷太难了,好几个考点都没复习到;
......
前面严肃地说了好大学的优点,其实最后这段才是真正的重点。
无论何时,只要你需要前进,就请放下你的面子,放下酸葡萄心理,端正心态,多向老师请教,多向同学请教。不要以为自己是差生,老师就不愿意理你,勤学好问的人,真的没有人会不喜欢。
来源 / 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出版社(ID:qhdxcbs),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原文标题为《<极限挑战>对高考生的残酷六问:当你输在起跑线,凭什么才能跑赢人生?》,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