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中有一个细节,刘峰盛了一盒破饺子,有人调侃他,他说,破饺子总得有人吃吧。
破饺子代表脏活累活,大家都不愿意干。果然,饲养员说,猪跑上街了,刘峰快来帮忙。为什么不叫别人呢,因为刘峰是最好使唤的人。
看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电影后面为什么会喊出“英雄也敢打”的话来,其实这再正常不过,反应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
一个美女刚转正就提出辞职,让人很感意外,劝她也没有用,她执意要辞,我在跟她做离职面谈的时候,发现问题出在她家里:从高中开始,她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钱全部上交给父母,听说她爸好赌,她妈跟她爸离婚了,又各自组建了家庭。
快年底的时候,她妈又找她要一大笔钱,说是那边的同母异父的弟弟生病急要钱治,而她目前工资又没有这么多,为了解燃眉之急,她只好辞职去干她并不喜欢的工作,先挣一笔快钱再说。为了挣这笔钱,她放弃了更喜欢的工作,这情形,总让人觉得她就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你能说什么呢?说她短视,批判她父母的不是?似乎都显得不合时宜,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从伦理道德上来说,她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可更深层的东西,则是她那被绑架的孝心。我跟我的团队说,相对于她,我们真的都是幸福的。
在过去物质稀缺的年代,兄弟姐妹多,往往是哥哥姐姐穿旧了的衣服,弟弟妹妹接着穿,那是再也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那个时代大家都穷。但是如果放到如今,让孩子再穿别人哪怕是哥哥姐姐的衣服,也会让人感觉别扭,甚至让孩子觉得自己矮人三分。但是这种思想意识很难从老一辈人心里驱逐出去,表现出来的就是以己推人,别人不应该比我更好。
一位同事租住在某高档小区里,租的房子房型不错,也宽敞明亮,但里面的装饰布置实在太LOW:墙壁被涂成蓝不蓝绿不绿的,木质沙发摇摇晃晃,桌椅板凳是塑料的……看上去还不如搞烧烤的露天大排档。我就跟同事说为啥这些你不换换?同事一听,就跟我大倒苦水,说房东不许换,房东老爹老娘说就喜欢这摆设,没有他们同意,一个凳子都不许换!
有的穷人有了几套房,一下成了暴发户,为什么就不能来点好的呢?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过不了心里关,他们觉得简陋、低端是理所当然的,我都能住,你租客还不能住?总觉得别人不配享有更好的生活。难怪有人说,打工,最好不要选那种自小家里穷、白手起家的老板,因为这种老板对人比较苛刻,他们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谁也改变不了。虽然有点偏执,但是确有几分道理。
其实,在职场本来也有很多类似的事。
就说工作态度积极吧,这是被倡导的一种品质,为什么要积极呢?因为积极的人会得到奖赏,但很多时候这是个谎言,即便得到这种奖赏,也多半是口头上或者精神上,而得不到实际的实惠,如刘峰因为吃破饺子被表扬那一段。
甚至在有些时候,积极并不是一件好事:响应很快会成为最容易被使唤的人,干活最积极往往成了“劳动委员”。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没人干的事你如果干了,就成了“就是你干,就该你干”,似乎你只配干那样的粗活,你只配享有那样的生活!没人提的建议你提了,那就成了你的事,成了你的事你就得负责,干得好没有功劳,干不好你就得承受。
反而是那些敢于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会得到实惠,至少,对自我利益有明确主张的人,不那么容易糊弄,因为在管理当局者的心里,还是有点惧怕这类人的,这类人就是我们常常所谓的“刺头”。
有些人喊不要让雷锋吃亏,但吃亏的事总是要雷锋吃。而且真正的雷锋,是有话语权的,否则他也不会写那么多日记,真正默默无闻的连日记都没有。
所以这给到我们什么启示呢?聪明能干的人,从不干最累最脏的活,而是干最有价值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