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篇
深夜十二点,小月长出了一口气——这次的训练营终于结束了,收获满满,整整一个笔记本的反思、总结和导图。
从2016年6月到现在,小月已记不清楚自己到底参加了多少课程、买了多少本书,只能看见桌子上面那两大摞的笔记和无数记满计划的便利贴在眼前。
看着这些“战果”,她陷入了沉思。 这一年的时间自己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并且每天坚持写作、分享,但貌似除了越来越匮乏的内心和焦虑,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
正 文
相信上面的场景,爱学习的小伙伴再熟悉不过了。随着高速变化的社会,人们逐渐被分为两个阶层——学习和不学习的人。
学习的人可以勉强赶得上这趟飞速行驶的时代列车。
相反则会被时代永远所遗弃。
面对小月的困境有人会说她太过于急躁,一年时间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也有人说没有目标,四处乱学,只会越走越远。
还有人说,她肯定不会学习,只知道死读书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只能做低效能的勤奋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通过多个视角和大家分析学习的方法
《一年读200本书依然毫无变化》 输出才能转化为学习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还是什么都不会》 只有找到合适的老师,接近知识的源头
《这两个误区没搞清楚,你将什么都做不好》不要掉进自嗨的陷阱,多请教高人
还有【系统学习】:先找到确定的知识领域,由其他知识填充,把知识碎片联合。
还有【框架思维】、【流水知识】、【目标导向】......
当看过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多数醒悟的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说的都挺有道理,但还是学到用到才最靠谱吧。
场景导入
当我们参加了很多课程,读了许多书之发后现并没有改变什么的时候,有人对我们说:要输出,只有输出的过程才能让我们经历学习、整理、输出、反馈、修正、重新输出的学习闭环,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直接性的增加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于是我们便每天做开始分享、写作、参加打卡群,把自己忙的不可开交。
习惯路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输出好像只是增加了谈资,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并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习惯路径——【空想偏误】,看到什么知识都想讲出来、写出来、再学习、再写出来。
之后又有人告诉我们说:加入自己的想法,要理解。
于是我们便开始思考,输出的时候加上自己想说的话和自己的想法,但结果还是一样。
最终我们发现,只有做到,把知识变为行动,才算真正的掌握。
转化行动
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无比——知行合一,是人就知道。然而当我们真正做的时候却发现并没那么容易,原因是因为【习惯路径】,因为习惯了曾经的做事风格导致我们很难把新的思考、行为模式变为行动。
难点体现为:知道怎么做,会很刻意的做出来,但要么慢半拍,要么就是忘记使用。
当后期复盘的便再次进入一次次的自我责备与再次犯错的循环当中。
这个时候我们又一次得出新的结论,原来学到做到的更高境界是把新知识直接变成我们的行为习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从刻意改变到行为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培养一个正向的习惯太难了,而重蹈覆辙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却简单的很。
而染上一个坏毛病又太简单了,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
例如:我知道坚持锻炼身体对自己好,但强撑着坚持了一个月,因为一次的放弃,便再也没有做。
但吸烟这件事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想吸就吸,想戒就戒。但开始之后却发现难比登天。
因为这个现象导致我们一旦不小心,就会陷入无尽的黑洞当中。
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为:打卡、奖惩措施、习惯代替......
然而我们今天说是另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预演。
有这样一个故事:河北沧州有一个民间高手,他可以蒙着眼睛和对手在一个圆桌上面打斗,并且可以在不掉下去的情况下战胜对手。
对于这种高手评书里多数形容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而除了这项能力以外,就是预演。
高手练功的时候除了实体演练还会在心中无数次的模拟——自己出拳的时候对手会怎样?移动的时候对手会怎样?防守的时候对手会怎样?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预演,间接的提升了自己的实战经验。
当与对手蒙目打斗的时候,曾经的模拟训练就发挥了作用。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当自己学会新知识的时候,不要单纯的输出,而是更多的想一想曾经是如何做的,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改变。
当一次次的在脑中预演,无数次在笔记本上写下该知识的现实应用场景时,我们也就间接的完成了思考模式的转变,从而变为行动体现出来,最终完成了把知识转化为习惯的过程。
最 后
如果说知道做到才是真正的学习方式,那么把知识转化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便是最佳方法的更好体现。 而转化为行为习惯的最好方法便是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