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勇
曾仕强教授曾经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认为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很有能力的人,常常成不了事,而且常常坏事。这不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有没有本事的问题。什么是本事?本事就是能力加人脉。一个人要想成事除了能力外,还要有人脉。
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我们就要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些愿意和能够感知他人需要并与他人需要相协调的人,更易于获得晋升、高工资和更多的来自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或者相信自己能够摆脱“关系”对我们的影响,靠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只能看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偏爱也能当业绩
《哈佛学不到》作者马克·麦考梅克认为,在现实的有关领导力的问题中,最具欺骗性的一个谎言就是:“我们依据绩效来判断一个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职场应该是由完美的精英领导的一个社会。事实上,真实的情况比较像‘我们根据喜欢你的程度,来判断你的绩效’。人们不会因为没把事情做好而被解雇,他们被‘冷冻’纯粹是因为高层有人不喜欢他们,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卡莉·菲奥莉娜在《勇敢抉择》中这样谈到,有一个非常帅气的男销售员,气质出众,口齿伶俐,经常跟经理人一起侃橄榄球,这个人还颇具幽默感,是个让人感到可亲的人。但与客户打交道时,他常常犯错。至于他究竟为什么不能完成给他规定销售目标,他也总是巧舌如簧,再三找借口搪塞,但他却可以连续得到排名第一。这个典型的案例让我终于认识到,在一个大机构中,偏见往往会影响人们做出客观的判断,而绝对客观公正的精英管理并不容易实现。
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当你的上司不喜欢你的时候,甚至讨厌你的时候,上司对你的看法就会转变。很多时候,上司是根据“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你的实际工作表现”来评价自己的下属的。有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得到上司的喜欢而被排斥到“圈子”之外的,即使他很有能力,也很有业绩,却始终得不到上司的重用。
相比而言,那些没有取得业绩却讨得上司喜欢的下属,要比那些些取得了业绩却惹得上司讨厌的下属理智的多,也聪明的多。但这并不意味要想方设法讨上司的喜欢,而忽视自己的业绩。最好的结果是,既要做一个有业绩的下属,又要做一个让上司喜欢的下属。
关系,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索菲·彼得斯在法国《论坛报》中发表了一篇题为《您认为成功是什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了CSA调查机构针对十个国家的3000名身处职业生涯的社会上层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研究显示,在德国、俄罗斯和英国,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价值,而在法国、中国和新加坡,人们较少承认自己能脱颖而出。文章中说道:“关于成功的王牌,十个国家中有八个国家把才智放在首位,而法国人和中国人认为‘关系网络’是职业成功的战略性要素。中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关系’的重要性,而法国人则担忧关系不够用。以至于产生了这样的普遍看法:没有关系网,在职场中无法生存。”
关系就像是盖楼需要的“地基”,业绩就像是盖楼需要的“栋梁”。地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决定你楼层的高度,没有坚实的地基,即使有高大、结实的栋梁,你也只能起一个普通的楼房,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平房。这就是地基的作用。当然,有了坚实的地基,没有栋梁做支撑,你同样起不了高楼。
微软创业初期,比尔·盖茨一直希望能够和IBM公司合作,但IBM却不愿意与这些创业不久的新公司合作。当时,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盖茨与IBM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约翰·埃克斯同是一家慈善组织的董事会成员,而埃克斯正好负责IBM公司的台式机业务。在玛丽·盖茨的说服下,埃克斯同意采用创业不久的小公司――微软公司的个人计算机DOC操作系统,弃用了一些看上去更有竞争力的大公司的产品。微软不仅赢得了DOC合同,并最终取代IBM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如果比尔·盖茨不认识埃克斯的话,这个轰动一时的新操作系统也许就会被埋没。
这就像在好莱坞就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或者相信自己能够摆脱这个社会对我们的影响,靠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只能看着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