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候选人N原本在零售巨头A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三年前升至总裁,可谓职场成功人士。
但这几年,传统零售行业受线上竞争冲击,日渐艰难,这两年销售额不仅没有增加,还有所下降。A公司反应并不慢,N 也很努力,一直在奋力转型中。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N也带领团队尝试了多种电商渠道,整体效果仍然不佳,大部分销售额还是来自于线下渠道。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情况更差,寄予厚望的线上销售也差强人意,A公司面临巨大经营危机,董事会要对高管团队做调整。
现在所谓的新零售方向公司有两类,一类是传统公司上线,一类是互联网公司进军传统零售业,传统公司的新零售都希望看互联网公司出身的候选人,那些互联网公司做的新零售方向反而会找一些传统零售业的人才,所以N得到的机会都是后者。
N在零售行业算是资深老兵,自认为也是新零售资深人士,但面试了几轮,因为互联网公司的要求非常不适应。
二
传统行业转的新零售和互联网行业做的新零售是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同样的职位要求差异也很大。N这样的资深人才在跨界时一般都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1、思维方式不同
A公司转型新零售只是觉得开了双微一抖,用了各大电商渠道,开个直播销货就行,其实还是觉得多了个电商渠道。
很多传统零售公司对现在很多新零售还是从传统销货出发理解,例如在淘宝直播,李佳琦、薇亚一天卖几个亿的货。很多产品在他们看来都是极可笑不过关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产品货真价实,只差营销,只要捧红一个KOL,开直播卖货,一夜就能红,所以认为对于有强大基础的传统零售业来说,新零售只是上线,用线上渠道,采取更新的各种营销方式,目的还是增加触达,提高销量。
而互联网的新零售出发点就不一样,比如最近我们的互联网行业的客户B这几年渗透到零售行业,业务量极大,但利润为负,还在烧钱。B公司在生鲜食品,日用百货等各品类都缺乏人才。
而B公司找销售时,要求销售有数据分析能力,根据数据分析出未来的走向。
当时N在应聘B公司时就有点发懵,销售在传统零售类公司哪会做这个,销售只要管哪个渠道卖了多少,对于掌握渠道,掌握销售商的销售员,又不是数据分析员,怎么做大数据分析呢?
互联网大公司重视数据,用数据指导所有的行为。B公司本身就是渠道,重视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不是靠感觉经验,而是大数据指导。不会数据分析,很难做好销售。有时候为了得到数据,甚至不在乎利润,目前大多数互联网新零售公司还在烧钱。
而零售公司的进销存的传统观念是很大的,传统零售做的数据,分析是小规模数据,互联网线上方式多一些渠道,多几种营销方式,目的还是多销,增加营业额,提高利润。
2、考察重点不同
因为业务模型不同,思考侧重点不同,招聘考察点不同。
一般来说,传统公司更看重销售,更看重渠道,对于各种线上方式都看成增加一种销售渠道,用控制渠道的思路做线上销售。
但互联网公司做零售时,是要根据反馈的数据采购更物美价廉的产品。
我们和A、B两个公司合作时明显感受到同样的职位要求不同。
由于这样不同的思维方式,从招聘零售业务员工来看,重点缺口的方向非常不一样。
比如B公司想做零售,放给我们招的第一批零售业职位中就是18个采购总监,我们零售团队的顾问被震惊到了。
传统零售行业一次招18个高层次的销售还差不多,哪有招这么多采购的。因为数据量大,可以精准营销,细分市场,采购就可以分得很细。
《规模》中有句名言,当规模变了,规律也随之改变。
3、节奏不同
传统行业看重人员稳定性,一般不鼓励频繁跳槽,资深候选人更是谨慎,五年以上不跳槽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互联网行业比较年轻,节奏快,员工跳槽也快,对所谓传统的忠诚度的看法就不一样,三年如果没有升职再不跳槽可能就被看成要被淘汰了。
互联网公司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很快,有些公司可以电话面试全流程,电话面试通过就能决定去留。中高端候选人不面对面面试就能决定,这在传统零售业是不可想像的。
面试流程也很快,有时会让N觉得太草率。而且N这样十多年在一个公司的,虽然也有升职,但一直变化并不算很大,对互联网公司文化也很不适应。N认为的踏踏实实被互联网公司评估为保守守旧。
同时,互联网公司很多时候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下一步策略,对N这样在面试过程中不断要求了解确定的目标规划,也极不适应,无法理解对方的商业规划,认为互联网公司划大饼,根本不靠谱,不赚钱不能长久。
三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技术,而是时代背景。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从我们很多行为数据中,可以准确了解各个区域人口构成,流动,爱好......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
但是传统行业长年积累的稳定的供应链,各类细分的人才又是短期很难用技术替代的。
各行各业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趋势,零售行业只是一个缩影。
所有传统行业+互联网,和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是未来的必然,现在只是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还几乎没有人是成熟的原生人才。
所以,传统公司线上化,互联网公司由虚向实还都是跨界的模式创新,都会需要跨界人才,是非常好的机遇。
传统公司和互联网各有特长,在其中深耕多年的人才也自有优势, 这也是不同属性的公司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人才的原因所在。
每个资深的职场人在自己领域有了一定基础,想要抓住新机会,同样如果不能有跨界思维的,职业路径也会变窄。
跨界人才面临个人品牌影响力小、跨行业人脉缺乏、技术文化不适应等问题是常态,这些往往成为很多向往跨界的人才的障碍。
数据化,微粒化,精准化都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传统行业从业人员不可避免要受到冲击。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拥抱不确定,学会用新技术趋势思考自己所在的行业,审视自己的职业角色。
只有线上线下人才的互相学习,知识的相互整合,有跨界思维,跨界行动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