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讲真,“找不到工作”是个伪命题

朋友所在的公司,今年持续裁员中。

上个月刚裁了第3批,弄得每个人胆战心惊,到办公室看到上司都会下意识地留意他脸上的微表情。

生怕下一个要走人的是自己。

我问,你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怎么担心成这样?

他深叹了口气。

一方面,房贷车贷等刚性支出压力颇大,一旦失业,无疑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自己很喜欢现在公司的氛围,收入不错,也不经常加班,同事们相处融洽。

“你也知道,眼下不好找工作。”许久,他说一句。

01:

必须承认,整体大环境不算太好。

但我发现,部分人所谓“找不到工作”是个伪命题,尤其一些被行业红利加持的“高薪岗位”。

潮起时,风光无限,而如今潮落了,无法接受身价跌回均价的现实。

我以前写过一篇《有种泡沫叫“月薪2万”》,里面聊到一位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的亲戚。

几年前堪称楼市黄金时代,买房的人踏破售楼部,他们团队每个人月薪2万+,连策划团队的收入都高到令人咂舌。

东风一过,打回原形。

亲戚长期KPI垫底,上司给了她2个选择:

要么留在原岗位,只拿基本工资和微薄的奖金;要么转行政岗,虽降薪但收入至少不会太难看。亲戚无奈选择了后者。

说白了,她的身价本来就是虚高的,与个人能力不匹配、与市场要求也不匹配。在红利期待久了,逐渐丧失了对自己的客观判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朋友曾面试了一个程序员,原是虚拟币交易系统的主程,他的开发水平、用到的技术、对算法的理解都平平无奇,开的价格却堪比CTO。理由是:

“总不能比我以前的工资低吧?”

一起面试的技术总监直言不讳地说,你的预期与你真实能力相距太远。而且你30多岁,各方面都比不上年轻人。

程序员非常错愕。

他忽视了,身价不是自己定的,更不是看以前自己拿多少的,而是在市场这把标尺上衡量出来。

再说第二种常见的失业情况:市场需求不足。

我们常说,某些岗位处于金字塔上层,这很可能意味着——平均岗位薪资高+市场需求量少。

我一位做数据仓库的前同事,他所在的公司总部从二线城市迁至上海,已是项目合作人的他要么跟着老板过去,要么离职。

用他的话说,离职和待业差不多,所在二线城市同级别的岗位极少,也没太多适合的项目机会。最终,他辞职后待业半年,加入一个创业团队。

所以说,“找不到工作”并不完全因为市场不景气or能力有问题。

无论哪一种,你只有先认清现实,才能继续走好后面的路。

02:

坦白讲,普通人只要愿意暂时工资低一些、福利相对差一些,自己勤快些,几乎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对吧?

多数人说到失业,其实不是指找不到工作,而是指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可理想的工作,本来就不容易找到啊。

它取决于2点:

1、先有一份工作

2、再有自身的护城河。

第一点看起来特别废话,可很多人找工作时只顾着死磕薪酬,哪怕是被动换工作,哪怕与原先工资持平都无法心甘情愿。

想起曾看过洛克菲勒的一段经历。

老洛克菲勒在经济不景气时,跑遍城里每一家公司,主动让雇主把工资最低、最辛苦的那个职位给他。在得到记账员的工作后,无论办公室里的琐事多么无聊乏味,都无法让他失去热情。

他不停地主动帮助雇主解决更多问题,结果雇主不断地为他加薪。

你首先要得到一份工作,才有可能证明你的价值,但不少人的就业观是:

我必须先得到符合我价值预设的工资,才愿意接受一份工作

无形间,将选择范围大大缩小。

知名产品人梁宁聊过一个有意思的词,叫“杠杆策略”。

晋商代表人物、山西的乔家大院有个匾额,上写三个大字“学吃亏”。

吃亏为什么要学?

因为有时候,吃亏是杠杆,可利用“吃亏”或“价格”换取自由度。

同样的,被动换工作时,咬死薪酬不肯退步,很容易把自个儿陷入无从选择的僵局。

继续看,什么叫“有护城河”?

稻盛和夫所在的京瓷公司,在50多年间遭遇过多次经济萧条,神奇之处在于,每一回萧条京瓷不仅安然无恙,甚至发展得更好。

他曾明确指出:

企业若想在经济差时活得好,就必须平日打造企业高收益的经营体制。

京瓷在一次大萧条阶段,半年销售暴跌了90%,居然还没亏本!原因是他们拥有独创技术,能创造谁也做不了的新颖陶瓷产品,利润率很高。

企业如此,人亦如此。

事实上,多数人不需要有多么独一无二的技能,只要将拥有的多个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水面够宽,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护城河。

它足以帮你抵挡大部分的风险。

03:

我认识的一位同行朋友,去年被裁员。

工作以来从未遇到空窗期,连跳槽都是无缝对接,失业后陷入巨大的焦灼中,即便找到工作后也难以摆脱。

5个月,跳槽了3次。

每跳槽一次就灰心一次,总遇到形形色色的不顺遂,压力肉眼可见地增大。

我完全可以理解,失业必然带来很多压力,可你知道么,压力往往是第一生产力。

前阵子,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几句话上了热搜。

任正非表示,他很感谢特朗普。

华为公司经历三十年,绝大多数员工开始富裕了,有一种富裕病就是惰怠、享受安逸。而特朗普拿棒子一打,大家都紧张了,要努力生产努力“种地”,没有垮下去,让公司的销售收入反而增长了。

你看,美国对华为的多方重压有目共睹,但这种压力让整个公司空前团结,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你的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

当你还没失业时候,请认真对待手上的事。

就像开篇那位朋友,还没被裁员每天就已过得恍恍惚惚,担惊受怕得不要不要的。

担心有用吗?

没有呀。

只会将你上班时分神,继而造成失误,表现得越来越糟糕,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你不幸失业时,不妨先冷静评估下自己和市场。要不就索性休息一阵子。

人这辈子不可能是匀速运动,注定时快时慢。有时脚步放慢一下,蓄力充足一些,反而容易迎头赶上。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谢谢你迟到》中感慨:人暂停的时候,会引发思考。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学会暂停和反思,才能重新掌握生存的主动权。

04:

如果硬要说失业如何如何不可怕,自己要如何如何成长,难免强行鸡汤。

但我想说的是:

从周围真实的失业案例看,大多数人在短暂的失落后都重上跑道,甚至遇到比原先更好的机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以为中奖500万就能翻新人生,没准是个悲剧的开始。

你以为失业后从此一蹶不振,没准突然柳暗花明。

在一份工作、一个环境中待得久了,我们一不留神就陷入局部最优解里,总将眼前的一切视为理想模式。如果跳出路径依赖(哪怕是被动),换个角度思考全局,往往能打开新视野。

这或许就是“重启”二字,对我们的最大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命题  命题词条  不到  不到词条  工作  工作词条  
攻略

 “娱乐公司”欢聚YY的面试之旅

前序:一直都觉得这个世界很神奇很美妙。其实一开始自己对“产品”没什么概念,还是在去年6月份学长们拍毕业照的时候,一位拿到腾讯产培生offer的大神跟我说,大欢聚...(展开)

攻略

 35岁在职场,提前计划比临时抱佛...

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展开)

攻略职场问答

 如何合作

在本文中:团队角度个人角度合作是“大家一起做一件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的行为。不论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还是在学校里大家一起完成项目,都是成也合作,败也合作,关键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