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朋友咨询我运营职业规划的问题,有想转行的,有想转岗的,有想跳槽的,有担心中年危机的,也有害怕性别歧视的。从跟他们的交流里,我感受到了恐惧、迷茫、焦虑等复杂的心情。我跟朋友商量了一下,把群里的问题梳理成文章进行解答,供各位参考。
一、没运营经验,转岗需要做哪些准备?
近期有些从事市场、商务或客服岗的朋友咨询我,“想转运营,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有个条件就是你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且最好采用“一变一不变”的策略,变岗不变行,比如说你在教育领域做商务,可以转到教育领域做运营,行业熟悉,至于岗位及软性技能可以借鉴以下思路进行准备。
1. 首先,心理准备。慎重思考的决定,不是头脑发热看到所谓的《运营专员3个月如何月薪从5000变5W》的课程介绍才选择的运营,实际上做运营的都知道,1~3年的基础运营,相比技术、产品、销售来说薪资水平是比较低的。尤其转岗,技能的断层,在薪资方面会被压得想骂街,所以如果真的决定转岗,内心要是笃定的,也要能承受得住前期薪资的差强人意。另外,去招聘网站上看看运营的JD,结合之前工作经验锁定相对匹配的运营岗位——活动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等。
2. 其次,运营技能准备。要转岗起码得知道运营是干什么,运营的工作内容有哪些,运营常用的工具有哪些,运营思维的培养等。技能准备可以从以下几部分着手:
(1)读书,市面上很多关于运营的书籍,每次给学生讲课都会推荐张亮老师的《从零开始做运营》,思维层面的书籍,比如《金字塔原理》、《乌合之众》、《三体》、《创新者的窘境》。现有的公号每天也会产出很多优质的内容,但建议先读书,书的逻辑结构更严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辩证的去看文章中的观点,这样也不会在各种营销文章中迷失自己。
(2)运营工具, office就不用说了,除此之外运营要会的工具有Axure、X-mind、Tableau(数据分析),其余的就比较细分,比如说做新媒体的,编辑器工具总要会的,活动运营,做H5工具、表单工具这些要会使用,这里不展开说。
(3)运营思维,开始可能感觉有点虚,但方法论的东西能帮我们从另一个高度看问题,最起码运营嘴里被说烂了的拉新、促活、留存、变现、传播——AARRR模型要知道,短信、push、红包这一系列运营方式、运营套路的使用要了解,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之前的历史文章。
3. 最后,圈子的建立。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人脉圈,如果想更了解某个岗位或者某个行业,还是要多跟行业相关的人交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跟圈内人沟通,通过听过来人聊趟过的坑,避免同样的坑自己也走一遍。附一张哈佛商学院的人脉梳理的图,大家可以先梳理一下自己的人脉圈子,再去看缺乏哪一部分的人脉,后续补齐。
(图片来源于哈佛商学院)
总之,对想转岗的伙伴说,要清楚自己的优势,明确要做运营的目的,否则转岗之后面对各种困难及问题会变得更加焦虑、压抑。对白纸来说,可以暂时不清楚方向,先尝试,尽量缩短试错周期,在半年或一年内就能明确方向是否正确及时调整。对于企业而言,要有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在某个领域有经验,但没有运营经验的人,有时具备其他行业思维的人,可以带来创新点子,反而不会被已有的互联网惯性思维禁锢。
二、做运营迷茫了,要不要转产品?
要不要转产品,大多数运营恐怕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4年前,我也问过自己,我的观点是运营挺好,做得越久越觉得有意思,同时我坚信运营未来的发展趋势。这里想说如何做选择“渔”的思路,关于要钓什么样的鱼,希望看完以下内容,你可以找到答案。
有这么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产品是生孩子的,运营是养孩子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妈的生了孩子也得管养,当爹的没直接生孩子,但也参与其中,需要共同养孩子。举这个例子想必你们也能感受到产品跟运营的界限并不能完全的割裂来看,本质上都是给公司创造价值,实现路径有差异而已。
二者在细节方面还是有差异,我罗列了几个: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在问产品跟运营哪个更有前(钱)途。先说钱途,我还坚定我的判断,运营做得好更有钱途,为什么这么说呢,运营的价值体现在资源整合,四两拨千斤,让本来花钱的事情可以不花钱,让本来可以花100的事情花50,这是给公司省钱;除此之外是给公司赚钱,我们会发现销售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淘汰,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商贾以来就有“销售”的影子,他们能直接带来订单收益,类比到运营身上也是如此,能给公司赚钱的运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运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前途方面,只要把一件事做深做透,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就有前途。
我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产品经理,梳理产品跟运营的一些差异供各位做辅助参考。
产品经理重逻辑思维,是把想法实现的人,将可用性的产品呈现给用户。产品经理常用的工具软件Axure、sketch,梳理逻辑的Visio、X-mind,除了基础工具,产品经理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论,设计产品的框架,交互都有规范以及流程。比如说规划立项、需求开发、上线运营,根据项目不同的阶段,产品经理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流程,相对比较清晰。
运营经理重策略思维,通过产品把用户引来,引导用户完成一系列的动作。除了活动运营有SOP之外,运营没有标准流程规范文档,就连方法论也是百花齐放,使用工具、方法看似大同小异,但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还是看操盘者的运营策略。表面看到的运营方法,在运营策略及底层逻辑上可能大不一样,只看皮毛,就是“东施效颦”,所以运营还是需要打磨出来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越垂直越具有核心竞争力。总之,相比产品经理而言,运营没有通用标准,言之有理的就是“方法论”,能逮到耗子的就是好运营喵。
做个小结,如何选择运营跟产品哪个更适合你,我整理了一个思路:
1. 挖掘自身性格特点,了解自己的优势及兴趣;
2. 明确产品与运营的差异,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3. 找相关岗位的人聊,了解不同行业及在不同公司该岗位的实际情况;
4. 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人脉准备,找好时机转岗。在公司内部转岗是最好的了,如果外部转,看人脉资源及运气。
总之,无论是做产品还是运营,都会面临迷茫阶段,如果想通过转岗就能把职业规划想明白,这个逻辑顺序是颠倒的,应该先明确知道自己的优势并清楚职业规划再去判断转岗与否。
三、大 or 小公司有什么差异性,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是被问频次比较多的了,个人观点,建议刚毕业的学生争取进大企业,待3年左右,把基本功打扎实了然后跳出来去创业公司,感受一下没有资源,一切要从0开始做到1,有了从0到1的经验,再综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家庭感情因素等,选择是再去大公司沉淀晋升还是拉伙伴创业做事情。
此处,我仅从自己待过的上市、外资、创业公司这3种类型公司的感受,整理分析供各位参考。
1. 岗位职责,上市、外资公司的岗位职责相对明确,岗位很细分,运营可以拆分出多个类型,比如说活动运营,就是主要做营销活动,跟促销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运营的工作;用户运营则是搭建用户体系,分析用户画像做精细化运营;产品运营则是连接产品与业务之间的纽带,用运营思维去解决产品问题。创业公司岗位职责相对模糊,一个JD包含多个职能,相对偏向全栈运营,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比如说JD是产品运营,其实这一个岗位身兼运营、商务、渠道的职能,需要是一个全面手,另外要是有点资源就更好了,这是创业公司最喜欢要的运营,能者多劳还可以贡献资源。
2. 工作流程,上市公司以及外企有相对规范的流程,比如说立项、执行、结项等都有一套明确的流程,跨部门协作流程,数据提取流程等等。公司均有邮件文化,项目管理大多使用JIRA、Conference这样的办公软件,周/月/季度/年度都需要汇报,OKR拆解,运营策略制定。创业公司追求的是短平快,从决策到项目上线,老板召集开会确定事情、目标,各组分工基本上就可以开干了。项目上线、迭代都很快,所谓的流程就是没啥流程,让各部门都知道要干啥事,啥时候上线,最后达成什么目标就行。
3.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外企(美资)相对要好一些,上市公司也不错,节日礼物、生日礼物、下午茶都相对高大上一些,此外还有不定期的出国团建,周边游福利;五险一金上市公司、外资都是按工资的全额基数缴纳,还会给员工缴纳额外商业保险,7险1金也很常见。创业公司相对要弱一些,有些公司不太注重人文关怀这一方面,五险一金也是按照当地的最低基数,或按照协议的基数,不按全额缴纳。创业公司对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全是因创始人而异,由老板的风格决定,不乏也有很多nice的创业公司。
4. 人际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心怀“拥抱变化”的心态,在任何公司都不会觉得有大问题。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跟公司的类型没有关联性,跟人数多少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上市公司人际关系未必比创业公司复杂。人际关系这个包含很多因素,公司文化,老板风格,直接领导的风格,团队的成员等等。个人认为培养自身的双商——情商、职商,比顾虑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实际的多。
5. 其他, 个人品牌方面,已有品牌知名度的公司,无形中给员工也打了一个品牌标签,比如说阿里巴巴、腾讯、新美大、今日头条……这些公司的员工,出来拿着名片、戴着工牌,就有一种品牌感。资源方面,在一些知名的公司,资源会来找你,然而在创业公司就是你找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抱大腿。其他的,比如说阿里的员工在杭州买房的优惠政策;外资公司每年会送优秀员工去公司美国总部考察,普通员工办理美国签证也相对容易……
其实,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公司只要找准自己的核心价值,认清楚自身定位,在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过得很好,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想明白自己要什么最关键!
四、35岁之后的运营都在做什么?
在知乎搜索 “35岁”,这个话题共有1999人关注,782个问题,大多标题,看了就让人焦虑——《比高房价更可怕的是:35岁以后你还能干啥?中年危机,如何自救?》、《35岁我们该何去何从》、《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的人》,大部分人焦虑的是:35岁的时候公司裁员怎么办,加班比不过二十几岁的小年轻,薪资还比人家高好多倍,又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降薪干执行不愿意,涨薪乏力,想跳槽,发现领导比自己年轻。回头看看每月要还8000房贷,3000车贷,孩子的学费,辅导班的费用,节假日还想出去旅行……
说得残忍一些,你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跟公司雇佣你、给你高薪没有必然联系。老板雇佣员工,只看员工为公司现在及未来能产出多少价值。所以,如果不能产出与薪资同等的价值,必然会被企业主淘汰,35岁后就业处境尴尬。20几岁,对自己狠一点,30岁就不会迷茫,30岁对自己狠一点,35岁就不会迷茫。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有中年危机,只能说该对自己狠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回归到这个问题我先来说说我身边35岁的人都在干嘛。
第一种,做到公司高管,事业稳中有升,家庭稳定,在当前公司已经待了3年以上或者更久,有一定的根基,同时自己也在读MBA,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提升认知,一方面照顾家庭,生活工作都还协调的不错;
第二种,创业者,自己当老板,朋友圈里光鲜亮丽,实际上遇到问题各种苦逼,有个朋友前阵子跟我说,生物钟好像回到了高考,12点左右睡5点起。也有一些是两三点睡早晨六七点起的,每天都在马不停蹄的工作,偶尔休息也是陪家里人;
第三种,中层员工,多年未晋升或多年未涨薪。大多数有家庭有孩子,俩人或一方在北京赚钱,孩子在老家上学,不敢轻易换工作,没有副业支撑;相比之下,有些人也是中层员工,但是自己有副业,比如说出去讲课、撰稿、摄影等等,他们对工作没有强依赖性;
第四种,待业,这其中一部分是全职妈妈,由于要生孩子的原因,离开了职场,24小时在家带孩子,偶尔做做微商,别问我为什么知道,今年一年,我的朋友圈微商的数量骤增。还有一部分是暂时找不到工作待业,这些大多是3个月或者6个月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
以上这几种不难判断,创业者一般不存在失业,他们每天都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剩下的就是普适性焦虑人群。首先声明,我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曾经也焦虑过,痛苦挣扎了一阵子终于想明白,即使最不济的结果,都可以接受,除此之外都是好结果。其实不仅运营有中年危机,任何一个岗位都有,35岁能在哪儿干啥,如果要是让我指明路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早做准备。
找到除工作之外可以赚钱的营生,不把工资当成唯一获取经济来源的渠道;
积累人脉资源,这里的人脉是指,去掉所有标签(公司、title),还愿意给你资源给你钱支持你的人;
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踏踏实实的积累相关技能,坚持做下去。
没有焦虑的年纪,只有焦虑的人,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都听过,但大多数人都享受温水的舒适及安逸,直到快被烫死了才反省,是不是晚了一点儿呢?与其害怕被淘汰,害怕没有工作,为什么不未雨绸缪,早一点脱离舒适区,让自己更值钱比害怕自己不值钱要有意义!
五、企业招人具体看哪些方面?
企业性质不同用人要求会有不同,但一般会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一般关注之前所担任的岗位与目前所要招聘的岗位匹配度,专业知识、专业深度、组织规模等;社招时,企业一般会关注职业稳定性、之前所服务企业的性质、业务类型、规模等;除此之外人力资源还会从以下几个纬度看:
1. 学历方面,主要有行业或岗位之分,高科技或互联网行业对学历要求基本上是统招本科以上,规模、实力强的公司逐渐以研究生为主了,但对于985/211院校的本科生仍然有优势;普通岗位对学历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但不同类型的公司都会有差别,无法一概而论;
2. 年龄方面,主要针对社招或具体岗位,在一线城市男性40岁、女性35岁是职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跳槽时不占优势,当然少数职位高的人除外(这类人在金字塔顶毕竟是少数);文职普通类岗位一般不会考虑30岁以上的人员,如果30岁以上的人还在关注普通文职岗位,那这类人的职业发展与定位应该是比较模糊的;
3. 性别方面,针对岗位性质而言,有些公司研发类的岗位招聘时以男性为主,企业主要考量是加班与工作强度;另外还有就是文员这类的岗位一般不会考虑男性,多以女性为主;
4. 工作经验方面,无论是校招或社招个人经历都是企业参考的因素,校招时企业一般比较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方面的收获(比如在某项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些最好个人的真实体会,如果不是个人体会仅仅是听别人说的,一般面试官能听的出),还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赛获奖,这都是企业比较感兴趣的;
总结
由于篇幅原因,这篇内容整理出5个问题的答案,下一篇会继续回答剩下的5个问题。
最后,说些游离问题,但是又跟以上问题有相关性的内容。去年离开北京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芃哥说的——你坚持做得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对我来说貌似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没啥是坚持做得最久的事。来上海后我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去年年底机缘巧合认识了几个自律到令我发指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也不再迷茫。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跟大家说,今年挺重要的,我想做点事情,于是就有了“简法运营”,简法运营走过了第一个100天,下一个100天,1000天,10000天……我会坚持做下去,做简法与做减法并存。
那么,你坚持做得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