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老的谚语:没有踩过坑的产品经理不是好的产品经理。因此,工作之外,我专注的只有一件事:踩坑。
踩坑,是项技术活。有的人踩坑,踩的七歪八扭,深浅不一。这种踩最后就只剩下坑。我呢,稍微踩的好点,踩的坑都围绕着同一个基点:教育行业的产品经理。
教育行业,本质上是人与知识的匹配。这其中就涉及到展现知识的全貌,并基于人的匹配情况决定知识分发的量和层次。
知识的全貌有赖于学科知识图谱的搭建,非人力不可为。而匹配与分发则依赖于机器。这就引出了我今年踩的最大一个坑:学机器学习领域的知识。
最初的出发点很简单,目前知识的类目中,存在着大量无法用数字、公式呈现,相对不固定的知识。例如翻译,拿唐诗举例,一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我的翻译:
the river in spring is scrolling like a sea.
而许渊冲(我国翻译界的泰山北斗)先生则翻译成:
in spring the river rises as high as the sea.
两句翻译,显然有高下之别。而高下则需要量化,高下之间差别的多少,决定后续的分发。而在人不参与的情况下,只能借助NLP。而想要学NLP,就需要先搞懂基础的深度学习。
天见犹怜!高中,本科,研究生,清一色文科的我,要去搞什么劳什子神经网络、回归、分类、贝叶斯,简直要了老命。但是,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是未来的趋势,必须要搞懂它。
于是乎:
吴恩达的网课刷了一遍;
kaggle的入门训练撸了一遍;
鱼书瞅了一遍,并跟随书上的案例实现了一遍。
当然,在这之前的前置准备,python的学习就更早了。
学着学着,学着学着,我就自闭了。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越来越不懂自己为什么而学。敲代码是一件特别花时间的事情,尤其是新手,要不停地检查字母、格式。有时候逻辑是对的,反而走查的时候更久。而机器学习,尤其是牵扯到高等数学的那块,有时候一个小点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搞懂。
我从来没有怀疑,时间会搞定所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像我当年跨考传播学时,那些深奥的社科理论,过上几十遍,一个理论看几十篇相关的论文,早晚有搞懂的一天。但我很怕,当我搞懂的时候,产品经理本身的技能,已经被别人甩一大截了。
学习python和深度学习的那段时间,我一边犹豫,一边投入时间。我一边告诉自己,这是深不见底的坑。一边又不甘心,毕竟投入了大半年的时间,就这么放弃,自己都要嘲笑自己。是不是因为不行了,所以找那么多借口?是不是因为自己才智有限,所以理解起来那么费力?
内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我,放弃=loser。那段时间也有跟前辈聊,都说,要懂得取舍,要专精。这些道理我都清楚,可是当局者迷。
我小学时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提到一种多项型人格,拥有这类人格的人兴趣较常人更广泛一点。后来我才知道多项型人格一般用于对精神疾病的测试。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兴趣确实比较广,每个领域的色彩都想抹在自己脸上。
所以那段时间我很纠结。学习也很痛苦。就连被誉为万金油的python,在实际工作中也无用武之地。但即使这样,我仍然舍不得放下,因为不肯承认自己是个loser。
真正促使我做出改变的是某个不知名的下午,我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底想干嘛 ?
算法工程师吗?
不想,而且也做不来,和科班出身的人比,我可能被甩十八丈。
开发工程师吗?
不想,敲代码没有想产品逻辑有趣,没有研究交互有趣。而且,我同样干不过科班出身的大佬。
当然!!!
于是乎,我莫名就放开了。其实我真正想做的,还是产品经理。有的人说,那可以做AI产品经理啊,那完全是扯淡。AI本身不会成为一个行业,就像互联网一样,它一定是传统行业的延伸。
我自己呢,既然选择了教育行业,就算入了贼坑。未来,即使AI+教育,这个行业需要的一定是深谙教育,能够提出基于学科本身或传授方式的解决方案的人,而不是只懂得AI的产品。而懂AI,不一定要懂实现它的算法。懂算法,不一定要懂实现算法的每一步代码。
我为什么要自己学NLP,等成了大佬,真有这个需求,招个工程师不就完了?以我现在半吊子的水平,神经算法还没有学会,自己先整成神经病了。
想到这,答案就很明晰了,为什么要弃坑?
自己终究不是这方面的天才,而时间是有限的,时间的精力只够钻研少数领域。
产品经理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岗位,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实现自己的idea。
产品经理在大学没有对应的学科,方法论还不成熟,还有机会成为这个职业中的精英。
我先前说,今年踩的坑都围绕同一个基点:教育行业的产品经理。这个词的前半截是教育行业,后半截是产品经理。
有人说,产品经理的坑有什么好踩的呢?此言差矣。产品经理是什么?是接口。这个岗位与运营、设计、开发、测试都有接触。各个岗位的知识,都得略懂一二。
但怕就怕在这个略懂。略懂到什么程度?这个尺度没人衡量,因此,我也就只好亲自踩坑了:
运营,产运不分家,我刚毕业时做的是运营管培生,读研读的还是传播学,运营的书籍和学科知识,怕是懂得比运营岗的人还多;
设计,交互的书籍不消说了,自然是多多益善,另外,UI的书也是囫囵吞枣,甚至去看平面设计,搞清楚包豪斯、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
开发,python和C语言,得感谢前一个大坑,把这部分包圆了;
测试,这主要集中在用例那块。
画原型,看了上百份原型,各个行业,印象最深刻的是市面流传已久的早期的淘宝、QQ prd 文档,真.长;
写文档,国内的国外的,潜入slack群组,只为了大厂规范的文档;
做竞品,垃圾场中淘金,依然是以百计的文档。
当然,还有看书,产品相关的书,贼贵,还没啥干货。
这一部分最痛苦的是琢磨产品经理的基础技能,完全走错了路。技能这种东西,是在实战中磨炼的,只要有过十来份实战经验,经历过六七八版改稿,钻研过几十家竞品,技能本身就达标了。
至于剩下的,绝大多数是靠对业务的理解,不断优化迭代,而不是靠不知道哪里来的文档、原型,竞品,也不知道这些作者原先的水平。垃圾场中淘金,这绝不是虚言,而是踩坑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踩设计相关的坑时,了解色彩的搭配和字体,也是一个天坑。因此产品在实际画原型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是信息的明暗度和结构层次,了解版面设计对此或有帮助,但色彩的搭配,成百上千,字体的选用,成百上千。但这成百上千,却对信息、结构几乎没有用处。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大抵也是得不偿失的。
以上,是我这一年踩过的绝大多数坑。从这些坑里,我总结出两个关键词:聚焦和系统。
聚焦,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长处,不停地加长。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每个领域都学个皮毛,我很早前就悟出一个公式:n = a * b * c *……
其中n代表水平,a,b,c 代表不同领域的知识积累。只有当该领域的值大于1时,n才会增大,相反,如果小于1,n就会变小。
但聚焦的难点在于:高傲如产品经理,绝不肯承认自己在某方面是个庸才;半途而废,沉没成本太大。
但古人早已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词:壮士断腕、壁虎断尾,当断则断,择一而行即可。我曾经和一位老哥聊,向他请教取舍之道。他回复了我古人的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他说,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后半部分: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醍醐灌顶。
当然,如果你从未有过这方面的烦恼,可谓很幸福了,那就可以着重来聊一聊聚焦本身。
聚焦,聚焦什么呢?一开始我聚焦的是文档格式,后来聚焦UML等成型的思维框架。但后来才发现,我们聚焦的应该是业务本身。
如何理解业务?如何找到业务的解决方案?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着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我没有用需求这个词,因为需求只是理解业务的一个层面而已。
拿教育来说,本质问题,仍然是人与知识的匹配 ,在道的层次上追逐,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把具体的执行留给科技。
聚焦在这个层次上,路就广了。整日琢磨如何写出更优质的文档,其实比不过直接走过去用自然语言进行交流。重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抓清楚。
当然,聚焦并不意味着对其他领域一概不问。产品经理是一个接口,对于设计、开发,不求亲自去实现,但一定要懂。
我学C语言和python时,虽然是为了NLP踩的坑,但学的过程中,我不但对于开发、算法祛了魅,而且理解了计算机运行的逻辑,知道数据结构是怎么回事,这不仅是沟通的问题,而关乎于问题的解决方法。试想,如果我不了解NLP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能在思考解决方案时想到它呢?
同理,设计也是一样的逻辑。颜色搭配和字体选择是大坑,但不代表我不需要知道颜色的明暗度和饱和度调整是怎么回事,RPG值是怎么回事。
理想的状态是,在业务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上,产品经理要成为专家,在其他交叉领域中,产品经理要成为评论家。
聊完聚焦后,就到了系统。
我读研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教我们高级采写的老师,他是焦点访谈的前制片人。在课上我们被批成草包,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专业的力量。一个非虚构写作,他追溯到新新闻主义,追溯到普利策奖,剖析它的名词根源,把一篇特稿名篇肢解地彻彻底底。
专业的力量,是什么呢?是给你一个理论,你能追溯它的源头,知道它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是给你一个产品经理的词汇,你知道它在宝洁时代,在惠普时代,在硅谷时代,在移动互联时代,都有着怎样的内涵。为什么大家不写prd了?为了瀑布流不流行了?为什么项目管理在很多公司没了?为什么传统的交付文档,厚厚一叠,现在看不见了?
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本身就没有专业的沉淀。所以很多书,读起来就如鸡肋。道也没有,术也没有,真应了红楼所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想要专业,光读一两本产品书是不够的。
而专业的力量怎么来呢?从系统中来。拿传播学举例,一个入门的传播学学生,要学习传播学史,搞清楚不同流派的形成,不同流派的基本理论,知道不同理论在不同时代的演变,知道每个理论背后的实证案例,还要知道这些理论与其他学科交织的地方。
一个学科的学习,就像一棵树一样,从树干开始,慢慢延伸,最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枝丫一路纵深。
产品的学习,也是如此。都说心理学是产品的必学科目,但大多数人只知道《思考的快与慢》,这样当然可以在某些场景中灵光一闪,但它不会形成系统。
想要具有系统的力量,就得去从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开始,一点点地纵深进去,系统地学习这个学科的知识。产品是一个实战岗位,但它所依赖的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涉及到具体业务的如教育学,这些学科本身已经有系统的沉淀。
觉得国内的教材枯燥,就去看英文原版。入门教材还不能满足,就去看谷歌学术。没有人说实战岗位就不需要知识的积淀,相反,正是这些知识的积淀,才促使产品在思考实际问题时能更加深入的思考,也正是因为背后有这么多系统的知识沉淀,才不会在各种趋势的冲击下感到焦虑,觉得自己只是个画原型和承接需求的。
我以前上班路上总会听得到的专栏课,现在回归老本行,听oasis了。得到的专栏课,是通识课,如果专门抽出时间学,当然有效果。但在伴随式场景下一听即过,本质上和休闲没什么区别。错觉的不是得到,而是以为这样就可以掌握知识的我们。以其他方式学习也是如此。
系统的知识,一定是深入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绝不是胡乱从豆瓣上找一些高分评分的产品类书籍就可以达成的,相反,正是那些不以产品为名的,经典的,构成相关学科基石的教科书,才是真正值得去深读的,那是系统力量的来源。
以上,是今年踩坑的全部遭遇与教训,希望给有相同遭遇的人以一点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