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的太久,忘记了当初出发时的模样。”这是我针对工作几年来的一个总结与反思,同时也是一些探索,本文是系列总结的第一篇,介绍了我对所需要的基础能力的理解。
2020年,步入职场已五年。每一年都在年初回顾去年的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事时,总是感觉自己总是明明可以做的更好。这样的感想来自于事后诸葛亮,也来自于每一次问题后的反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一个产品设计人员,主观上我希望我的用户按照我所预期的方式去使用产品解决问题,此时我总会因为没有完全带入使用者造成所设计的功能有时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甚至大相径庭。
小则功能还需打磨,大则战略出现问题。我开始反思面对当下的变化,我需要什么能力,什么行动与什么思维去面对未知,探索未知。所以我回首往昔,与曾经的自己促膝长谈,希望他们能告诉我面对未来的方法。
01 设计能力
回首我的过去,作为产品经理,从抽象的需求到功能设计,再到具象的视觉设计,经历过因为“皮囊”不好看遭受嫌弃导致被用户埋怨,体会过因为功能流程与交互设计的糟糕影响了效率,从而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设计。
反思过后我所需要提升的设计能力,包括以下几部分。
Axure原型设计
UI视觉效果评估与设计
UX交互效果评估与设计
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原型设计与简单的平面设计是日常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在尝试过多款原型设计软件以后我深刻体会到适合自己的,对于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于是我放弃了其他所有的软件,尽可能以Axure为主,以此来学习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
在我的设计能力前三点中,就是集中于产品的视觉与体验呈现。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产品经理既要在宏观的功能规划上“不拘小节”,也要在关乎用户的细节上“锱铢必较”。用户界面以及操作体验这些基础内容,同样也是要仔细琢磨的。
因此在去年9月,我开始整理了自己的一套原型素材框架与规范,在提升了原型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帮助我不断的提升设计基础。
我的后台原型素材:
2019年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产品功能结构设计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不同于刚毕业前几年的执行为主,2019年我的上级产品负责人将整个SAAS的后台产品完全交给了我和另外一个伙伴,让我们直接对产品规划和结果负责。
经历了上半年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做,再到下半年大范围重构了功能,真正开始以使用者的角度规划产品的宏观功能结构,让我体会到了产品做加法的艺术,也让我了解到自己在宏观规划能力上的不足。少了来自上层的直接干预,我需要自己去思考几个问题。
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是否达成了目标?
其中要做什么,这就是最难的问题。因为我开始直接对结果负责,如果开始就是错的,那么我就需要承担因错误带来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在下半年的重构工作中让我感到了因为决策失误带来的压力与责任。面对未知的时候,的确会有失误的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充足的准备与灵活的调整来降低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产品从0到1以后,我陷入了不知道做什么的疑惑。因为核心功能都已完成,用户在使用我的产品以后大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此时我开始觉得只能就用户界面、操作交互等开始小修小补。
视觉与交互是重要的,但是从中暴露出的功能缺陷问题是更加严重的。比如当我设计的数据后台仅有表格时,我觉得用户可以自行下载表格做数据分析,但是实际上用户希望通过你给与的数据得出结论。
导出文件进行二次分析行为是用户需要深入分析的时候才会有的操作,而不应该依赖每次都让用户这么做,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个运营后台不够体贴与完善。此时整个数据后台的价值就仅仅只是一个提供了数据源的后台,无法帮助运营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更何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感到了后台在功能设计上的缺陷以及思路狭隘造成的严重后果。能解决问题的人,证明面对已知问题有较强的能力去应对,而能提出有效问题的人则更具有敏锐而长远的眼光以及扎实能力基础,这也是我想要提高和拓展的能力。
02 效率管理
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而这个工作同样需要高效的执行。我认为自己需要拓展或者巩固的效率管理能力有以下几点。
时间管理
情绪管理
沟通协调
系统性规划
首先要重点强调一下时间管理。我最早接触时间管理的时候是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当时公司内部培训中谈到重要与优先级的四象限法则与PCDA法则。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让时间被高效的利用起来,不过这都是针对在时间不充裕或者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安排提升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直面解决的——在空闲的情况下如何安排工作。不同于上半年紧凑的项目开发节奏,下半年当产品的核心功能完成后,则开始维护与优化工作。此时工作量相较之前变得少了,空闲时间多了,开始的一两天让我有一种难以适应的恐惧感。
恐惧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无所事事没有成长,于是在恐惧情绪的趋势下我做了几件事。
看内部的API文档与SDK文档
学习python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爬虫程序帮助运营人员提取数据
重新回顾之前的需求文档,整理出自己觉得失误的地方,然后再系统的整理成优化性需求
和后台的使用者们交流,问一问他们有什么问题
1. 时间管理的碎碎念
以上只是我对时间管理的具体执行措施,当然也会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当我在恐惧情绪的驱使下让我从之前紧凑的工作背景下重新体会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处在时间宽裕的工作阶段时,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学习。
道理很简单,难的还是实践,毕竟可能和朋友聊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在我工作的前三年其实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然而当时的我碍于眼界和无知,并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以至于前三年并没有掌握很多实打实的技能,思维也没有什么拓展。能把时间系统性的利用起来,就是这种背景下的关键。
2. 情绪管理与沟通协调的一些感触
情绪管理与沟通协调是我很早意识到的两个问题。记得在工作的第三年,带了一个应届的实习生妹子。当时由于她提交的BUG文档说明不够清晰,被开发人员无视,也未找她进一步确认,导致问题在耽误了一些时间后才解决。结果妹子跑去和开发人员吵了一架,最后开发大哥直接私聊我说项目换人,受不了妹子,由我接手完成。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多感悟。事后我找妹子聊天的时候,我与她讨论到对和错的问题。
她认真的对待了BUG收集以及解决情况,这是对的。
但是在发现问题未正常解决时,她使用了质问的方式而非询问为什么没有按要求解决BUG的方式引起了开发人员的不满,然后埋怨对方态度差,不主动和自己沟通,这是错的。
当时妹子觉得自己并没有错,气势汹汹的和我说完以后,我严厉的说了一句,最后你解决问题了吗?她没有说话,但是情绪依然不佳,接着我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因为对方不在你的掌控内,所以你觉得对方忽略了BUG以后没主动和你沟通是对方不够积极,责任在于对方。想到此处你义愤填膺从而便有了质问的事情发生,最终这一切只是你为了发泄情绪而非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说完这段话的同时我自己也深刻的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这件事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于是之后未避免我也出现因情绪导致工作出现问题,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原则。
让对方把话完整说完。
先赞同对方,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主动表示我们不是要说服对方,而是求同存异。
控制语速与语气。
这帮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应对了很多讨论、需求会中存在分歧时有效的解决了问题,也从别人情绪失控以后导致工作出现负面影响的结果中感受到这个能力的重要性。
情绪管理贯穿在工作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沟通协调方面。虽然我懂得了要控制情绪,但是在沟通中依然有很多问题要克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的合作伙伴层层分析原因,分析被卡住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案的这个讨论流程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我总结成结构化、系统性的总结问题的思维。
于是我也开始刻意的练习与训练自己这样去分析和讨论交流问题。关于沟通与协调便引申出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能力——系统性规划。
3. 系统性规划
当我在观察伙伴的发言时,他带给我的感受是逻辑清晰,切中要点。
记得我们在讨论后台角色权限问题时,他的发言流程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要在后台里增加一个外部合作用户的角色,角色的权限是仅可查询部分菜单,无编辑权限。
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在原有内部用户角色基础上可以直接开发这个角色的权限功能,缺点是无法区分角色,会造成后台管理有点混乱,以及开发新角色导致之前的部分接口与前端路由需要修改。
我个人的建议是增加新的角色,虽然比现有基础直接开发增加开发成本,但是后期便于运营人员使用。
总结下来便是:阐明背景——说明遇到的问题与隐患——提出我的看法与解决方案。
当我学习到这种沟通方式后,明显的感觉到了我与开发交流效率更高,不需要针对很多分歧点跳跃的反复说明,线性的流程让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了系统性规划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实不只是沟通与协调,在日常做产品、竞品分析以及需求设计时,结构性、系统性的规划都是十分重要的。我是否能够系统的讲明我的需求,并结构化的呈现出要点,而非单独的说明我的需求,导致无法宏观的考虑这个问题,都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系统性规划是我从执行者成为策划者以后感受到的一个挑战,毕竟在规定的框架内完善内容比漫无目的的堆积木要更高效与高质。
03 整理与总结
不断的思考,就要不断的总结,然后再不断的回顾。整理出精彩的经历,总结出经验,也是我基础能力中依然需要提升的一点。
如果缺少了整理与总结,那么很多问题,我们只能通过偶然与被动的情况下被人提及而了解到。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够了解自己,如何去了解别人,并设计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高度浓缩精华提供经验与思维想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经过总结,我觉得整理与总结能力于我而言目前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以下三点。
结构化反思总结
系统性整理流程与文档
不断回顾过往的工作并反思结果
上个月在网上浏览文章时,有个网友提出了一个看法,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记得是在一篇经验分享文的评论中,有个网友说这都是常见的内容了。但是另外一个网友说,在学习或者看他人文章的时候,当有一种归零的思想,帮助自己去体会与感悟。
每一个人的感悟和总结都是基于自己的情况而整理的,所以在整理之时,需要通过自身的经历抽象出更为通用与系统的思想,同时也要有基于自己的情况能为自己所用的方法。这三点能力的核心其实就是告诉自己莫忘初心。
初心不只是职业的初心,也是当初项目成立想要达到的起始目标。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会得到不一样的感悟。同一个故事,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在不同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时刻保持归零的状态,回到最初的起点,是我告诉自己培养这个能力需要做到的,也是为什么我要去整理与总结,所以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这个能力我无太多总结,毕竟说的再多核心也是为了以史为鉴,告诉自己当初出发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