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是很重要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吗?本文笔者从一个数学题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深度思考能力的养成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总结了自己非常有价值的看法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来,我们先一起心算一道算术题:285乘以285等于多少?
先花5分钟时间尝试下。
答案是:81225,算对了么?
如果我没猜错,你不是算错了,像多数人一样,你是中途放弃了。
这不是因为你“数学能力差”或者“蠢”,而是因为一个客观原因:人类“工作记忆”最大只能容纳5~9个工作项(组块)。
即我们的短时记忆最多处理5-9个独立项
上述心算题超过了这个客观限制。
不信我们一起可以罗列下,如果你只是用原始的算法,如图所示:
存储乘法因子285,占据1个组块;计算5乘以285,即分别是计算5乘以5、5乘以80、5乘以200,包括存储中间结果,占据7个组块,;
类似,十位数乘积、百位数也需占据7个组块,最后它们相加占据5个组块……
至少需要27个组块。
除非你患了记忆分裂症,否则大脑容纳不了这么大的工作记忆。
此时你可能会惊恐,少加老师,我竟算对了,怎么办,是不是脑裂了?
没事,顺带自夸下,我也算出来了。
先声明,我大脑正常,之所以能够算出来,依赖两个先决条件:
条件一:我动用了技巧,将两个285相乘转化成:(300-15)x(300-15),即变成了300*300减去15*300*2加上15*15,这样目前就用了4个存储位。
但是在计算倒数第二步,15乘以15时,就已用掉了7个存储位了。
正常来说,计算15乘以15本身还需要3个存储位,仍超出了工作记忆上限。
于是,需要条件二:事先就记住15乘以15的结果是225。即直接调用了长期记忆,这无需消耗工作记忆。
我小学时参加算术竞赛,经常练习二位数平方,于是记住了。
在条件一、条件二的前提下,我得以在9个工作记忆的限制内完成计算(但还是很吃力)。
可以松口气了,数学的话题到此为止。
我举算术计算的例子,只是让大家直观体验下:由于大脑工作记忆的客观限制,像专家那样的深度思考,需要依赖各种前置条件,不是能够“学会”的。
比如刚才心算285的平方,哪怕告诉你可以转化成(300-15)的平方,但由于你缺乏15平方这个“背景知识”,你依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记忆处理。
这只是个简化的类比。现实中的问题是非结构化的,远比结构化的算术问题复杂。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进行“深度思考”,而多数人做不到呢?怎么才能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首先,我们先统一下共识,到底什么是深度思考?
学术界并没有类似概念,但我们大概明白它类似于“睿智”。
如果我们谈到那些睿智的人,我们就对深度思考有了更直观的共识:他通常很酷。
比如福尔摩斯,能在众所周知的线索中,发掘别人找不到的真相。
虽然深度思考已经是个烂大街的概念,但必须承认,如果你想成就点什么,或者让生活好点,甚至哪怕是让身边的人高看一眼,深度思考的能力都必不可少。
典型的深度思考包括:
从表象见本质
化繁为简、触类旁通
做事有清晰且靠谱的思路
独创的想法、高质量的决策
……
这么一罗列,你可能更心动了。读那么多书干嘛,只需学会“深度思考”的能力,不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了么?
这或许正是市面大量涌现认知方法论(新式成功学)的原因,他们都在教人们如何深度思考,这给到大众一种错觉,似乎“深度思考”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是一种能够“直接学会”的“技术”。
出于研究的需要,我看过一些这类书籍。研究后,我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它们完美体现了“无用之用”相反的概念——看似有用,实则无用,我们可以称之为“成功学悖论”。
什么意思呢,这类书谈的内容,对于那些已经拥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而言,它就像对司机陈述交通规则,但对于目标读者(暂不具备深度思考),它就像是对史前人类描述交通规则一般。
换句话说,它描述的内容超出了这类人的“体验范畴”,他们听得懂(语言陈述),但无法领会。就像你尝试向先天性失明的人描述彩虹的颜色。
以我自身来说,「少加点班」后台收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少加老师是怎么思考的?这种思考方法能分享么?
最初,这些问题隐含的巨大价值激起了我的斗志。
我雄心勃勃开启了系统研究之旅:从基础生物神经科学、哲学认识论、人工智能、进化论、认知心理、发展心理、社会心理、人格理论的六大范式、甚至还有记忆研究……这些书甚至填满了我的书架。
随着研究的顺利开展,我发现,梦想反倒遥不可及。我找到了答案,但这个答案无法实现你们的愿望:深度思考无法被“传授”。
正如教育领域经常研究的一个课题,学生能学会专家思维么?
答案是,不能。
如果有人宣称能教会你更聪明的思考,那么这个人要么无知要么是骗子。
但是,你无需沮丧。
深度思考(或者称为专家思维)的能力虽无法直接学会,但却有一条通往这个宝藏的路径。不然,这个世界怎么会存在拥有专家思维的人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的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其实跟两性恋爱一样,如果你想赢得美人芳心,第一步就是用心了解对方,而不是一上来就炫富送礼。
下面,我们就地拿几个“样本”,开膛破肚,用显微镜呈现给大家。
一、三个设计
文章开头,我们尝试了心算285的平方。这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版的深度思考案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发掘深度思考的最关键要素:大脑工作记忆5-9个的容量限制。
无论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还是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体系,或者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些人类史上最复杂最伟大的想法,都是在5-9个工作记忆的容量范围内“创造”出来。
这么“小”的工作记忆,却能容纳这么“大”的思想,而我们却连285的平方都算不出来,着实让人惊讶。
不过我们确实该为此羞愧一番,因为人脑确实拥有不可思议的潜能,而多数人头上顶着一个全宇宙最精密的仪器,竟天天用来刷抖音、追明星八卦,暴殄天物莫过于此。
那么,专家们是怎么用这小小的“内存”进行庞大的“运算”呢?
这依赖大脑的三个精妙设计:
设计1:自动调用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
这点我们体会到了。
比如15乘以15,对于多数人需要消耗3个以上的内存空间,但对于我这类已经记住了结果的人,只需直接调用大脑长期记忆(long-term momory),拿出结果225,这几乎不用消耗任何工作记忆。
目前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类长期记忆的容量近乎无限。甚至你认为自己遗忘的事情,只要刺激适当,都能想起。
换句话说,你拥有的背景知识(长期记忆)越多,你大脑能调用的运算资源越大。
但是,光有事实性知识,离深度思考还很远。这就是为什么孔乙己尽管会“茴”字的四种写法,最终还是混不上一口饭。
设计2:操练“程序性知识”降低认知负荷
只要学过任何运动技能,包括骑车、打球、弹琴、甚至游戏,我们都体验过“刚学时很累,学会之后不用动脑的感觉”。
比如学开车。刚学时,每次都需全神贯注。随着练习的增多,我们几乎能自动的避让前后车辆、打转向灯、控制车速……
因为随着大脑对开车的熟练,这些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已经被存储为内隐记忆。
我们调用这些内隐记忆,同样无需占据大脑内存。这又为内存腾出了空间,专注于“高层的创造性思考”。
或许你会问,这些内隐知识都是“运动技能”,但我们平时思考时是纯粹的符号思维,哪里有什么程序性知识?
其实原理是一样。
比如,做个PPT,我们看下,新手跟老手的“程序性知识”有什么不同:
新手大脑中想的是:什么模板好看、每页放什么内容、要不要加点炫酷的动画……
老手大脑中想的是:做PPT的目的是什么?听众是谁,要达到什么成效?据此要求内容要怎么组织,时间控制多久……
这么一对比,就很明显了。新手的程序性知识粗糙、没条理、关注细枝末节。而专家思路清晰、聚焦重点。
更重要的是,专家调用上述思路,并不需要消耗“工作记忆”。而新手如果照搬,却会把工作记忆耗尽,大脑会非常吃力,根本没法“腾出空间”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家为什么能如此从容?就像开车一样,都是历经反复练习而内化的,此外别无他法(没有捷径)。
那么,是否在特定领域拥有足够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就能做到像专家一样深度思考了呢?
还差得远,这充其量只能算是高效率思考的机器,但我们人类智慧的最大价值却是创造性的思考。
设计3:借助内化知识激活潜意识的计算能力
普通人由于缺乏内化知识,只能在工作记忆中对低层概念进行分析。但对于拥有足够内化知识的人,他的工作记忆能够“整个组块”的进行高层分析。
最简单例子,我们初学外语时,只能一次看一个单词的阅读。
但任何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在阅读母语时,其实是一个语块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的阅读,这样工作记忆就能对文章的整体思想进行联动分析了。
换句话说,外语学习者每次工作记忆分析的信息量最多是5~9个单词,但熟悉该语言的人每次能延伸的信息量大概是5~9个段落(这只是个比喻)。两者大脑的分析量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此处,我们小结下,大脑之所以能用如此小的内存(工作记忆)做出如何惊人的思考结论,依赖的是三个精妙设计:
利用积累的背景知识释放“内存”
利用熟练的程序性知识释放“内存”
借助内化知识激活(或者说间接使用)了潜意识的计算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能持续涌出想法,并集中全部运算资源,唤醒“创造力高峰”状态,即科学家们称之为的“思想实验”:
提出(最佳)假设,在大脑中进行“思维实验”,批判、验证、得出高价值的思考结论。
这个过程的本质非常类似于科学实验室。不过一切发生在大脑中,外面看不到:即在思维中提出猜想、搜集记忆材料、筛选、聚焦、分析,在大脑中进行大量的“思想”实验去检验。
正好,很多朋友对我是怎么写作专题兴趣浓厚,下面,我再以本专题的“深度思考”过程为样本,为你全程解剖。
事实上「少加点班」每篇专题都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二、实例解剖
下面开始解剖,我会先简单谈下深度思考的要点,再具象化我的思考内容:
1. 确定问题情境,首先借助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直接忽视不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信息
实例解剖:以本专题为例,当我确定“深度思考”这一主题时,大脑根据各类跨学科知识(即前面提到那些占满我书架的背景性知识)、常年深度思考的内省剖析(程序性知识),优先将问题定位到大脑“工作记忆”的范畴。
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执行,我本人也不太意识得到,所以没耗费多少工作记忆。
在此基础上,我忽视了意志力、情绪、智商、人格、批判性思维等各种信息噪音(背景知识告诉我与这些无关),然后思维进行聚焦,同时激活大脑中高度可能与本主题(深度思考)相关的知识,主要是:
建构思想
皮亚杰发展理论
认知科学
波普尔进化认识论
2. 分析关键因素,操作高层抽象组块
实例解剖:当我聚焦核心是从大脑“工作记忆”下手时,我同时抽取了“认知理论”、“发展理论”、“进化认识论”等高层概念作为并行分析对象。此时,这三个高层概念占据了我宝贵的工作记忆空间。
如下图发光蓝色区域内部所示。
这里很关键,尽管表面看,我的意识区在分析“认知理论”、“发展理论”、“进化认识论”等,但脑海中,其实激活了该理念下的所有低层概念(即图中的小圆圈),并调用潜意识的计算能力,对所有的低层概念自动进行分析、匹配、批判、合并等等运算……
这系列过程我意识不到,但结果却真实的输送给了我,即,持续不断会有“想法涌现”。
这就是为什么深度思考学不会,对于没有内化上述知识点的人,就算把这些知识概念一个个罗列在面前,大脑也缺乏工作记忆对它们进行分析。
3.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独创假设,进行验证猜想
如何验证呢?主要通过各种理论(或生活经验)进行交叉检验。
比如,我的猜想跟某理论冲突、或者跟生活工作常识冲突,就可能出问题了,然后从中找到最佳猜想。
实例解剖:分析了上述内容后,我最初提出“大地图猜想”。即,只要你的背景知识足够多(包括如何思考的知识),大脑就像有了一张清晰的地图,一眼就能自发的选择最佳思考模式。
但很快,我发现这违背了强化学习理论的实验结果,其次,现实中很多“知识达人”对什么都能够侃侃而谈,却并不见得多少“洞见”。
这些“事实冲突”都说明,我上述猜想不对。
紧接着,我继续在大脑中提出若干猜想……篇幅关系,不再一一介绍,类似上面,由于存在冲突,或者是缺乏可行性,被我一一否认。
直到最后,我才提出了“大地图+进化认识论”的猜想,并结合“工作记忆”的特征展开完善,也就是最终你们看到本文的样子。
我必须反复强调,大脑实际运作更为神秘、复杂,我们用“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的理论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大脑,但不要机械式的认为大脑就是这样子。
以上过程就是我推出每篇专题的缩影,很辛苦,但至少需要这种程度才够资格发表。
至此,我们完整剖析了一遍,为何我强调深度思考不是能够“教会”的,它只能你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大量背景性知识、学习科学思维、大量的思考实践,尤其是逻辑演绎、抽象的知识跨界迁移等等。
那么,既然结论是“深度思考学不会”,我们把这整个微观过程“透视”一遍,又有什么用呢?
没错,尽管看完本文并不会让你变得更有深度,但却能为你提供大脑工作的知识原理,以后无论你是教育孩子,还是别人想忽悠你,你根据大脑原理就能轻易辨别。
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结论的延伸,能得出更高价值的尖锐启示:
三、启示
启示一:赋予知识更深重的意义
很多人抱怨“不爱学习”、“看不进书”。那么本专题为你找到一个强力的求知理由了——任何知识都不会没用。
大量的背景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相当于能极大扩容你的大脑内存,这是一切有价值思考的前提。
换句话说,你可以选择让大脑空耗,也可以选择将大脑塑造成超强的武器,这一切取决于你。
而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究竟排斥、还是接纳某些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主观认可知识的价值。
你赋予的意义越多,大脑就能记得越牢。
启示二:如果你想拥有深度思考力,至少要在一个领域成为准专家
我们刚才看到了,深度思考必不可缺的是“操作高层抽象组块”的能力。但这个能力需要前提——你必须至少在某个领域“体验”过,然后才能将之慢慢迁移到其他领域。
如何获得抽象思考的体验?我的建议是,先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已有大量积累,且较为出色)继续突破,至少把79分提升至81分。
比如,Channel(香奈儿)前CEO莫琳·希凯在其自传中曾谈到,自己拥有出色的领导力,主要得益于她大学后期对电影的深刻理解。
但她自己估计也没意识到,她之所以能从电影课程中“抽象迁移”出领导力,最初是得益于她的文学专业背景:由于常年的文学训练,她已经能够将文学“专家”的“高阶”思维游刃有余的“切换”到电影中,比如,感受电影细节对情绪、感觉的影响,理解电影细节如何触动他人……
正是最初在一个领域拥有“专家”思考力,才能带动着迁移到其他领域。
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
譬如,我的思考力,就得益于我以前长期的信息系统研究的训练,而这些思维又能无缝切换到写作上。
一些研究机构曾针对著名的科学家们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他们发现,这些伟人们的标准智商并没有比常人突出很多。
真正使之与众不同的是,也是他们的共性,是他们能够持续思考的能力,他们脑力衰竭的阈值远远高于常人。
作为一个“准高频思考者”,我对此深有体会,经常一些不起眼的现象都能激起我的思考。
比如,我的小外甥谈到他自己时,总是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说“我”。
这就引发我对发展心理学的一系列思考,而思考与研究反过来又急剧扩容了我的背景知识,由此产生正向螺旋式循环……
我相信正是热爱思考让这些科学巨匠真正的脱颖而出。
本专题还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勤练思考”的重要性:
它能够将复杂的思考过程进行“内化”,间接调用潜意识的运算能力,无需工作记忆参与就能获得大量有洞察力的想法,同时,还能释放大脑内存,使之专注于更复杂的问题,这都是得到高价值思考的前提。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最初笨拙,熟练之后,你甚至能一边骑车一边思考285乘以285等于多少(当然别这么做)!
总结
最后,请忽视“智商、聪明”的概念吧
由于心理发展观念滞后,不少家庭、学校教育一直试图在学生中区分出聪明与笨拙,好学生跟差学生。
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因此与知识“树敌”,毕竟,求知会触发他们小时候的不快回忆,让他们缺乏自信。
但本文的结论很明确:“好学生”跟“差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好学生”积累了更全面的知识数据库,这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好奇,驱使他们思考更多,既提升了思考阈值,又内化了更多的知识。
而社会的态度,更加剧了“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分化。但这个分化进程,从你看完本文起,就可以斩断了。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几句话:
“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光阴无谓地流逝而去。而在这种关键时刻,那些平常缓慢按顺序发生和同步发生的事,都会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而对于你,也许现在,就是这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