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读者N向我报喜,说他现在的工作范围扩大了,工作也比以前顺多了。
N在一个中部城市研究院做行政工作,每天工作忙忙碌碌,没有成就感,他不擅交际,在这个博士不算稀奇的高学历研究院里,他这个非名牌大学本科只能做打杂的工作,简直一无是处......N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他觉得在浪费生命,想跳槽觉得自己又没什么能力,没有优势,家庭负担不轻,自己不能任性,只能熬着。
N喜欢阅读,两年多前我认识他是因为他为我的文章画过思维导图把我震惊到了。但是C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喜欢阅读——不是每个没什么爱好的人的兴趣都是喜欢阅读嘛,会做思维导图,业余爱好画着玩,做得又不算好,工作中用不上,也不会有人叫他做。
我建议他经常做而且把自己做的各种导图分享给大家。
N后来每次开会,就把会议主要内容用一张图画出来,分享给大家,说想不到坚持了半年多时间,居然存在感强了很多,所有人都知道他会做思维导图,他的图也越做越熟练。
N干脆到上海考了个国际认证,现在成了他们那个城市的导图认证讲师,别人都认为他很专业,经常有人找他上课和做点小活,现在他自信多了,交流也好多了。
上个月领导把他调去了市场部,还让他负责了院里的公号宣传,他在院里知名度上升,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多了。
2:
很多人都会有自己没什么特长,工作中没有优势的烦恼,面对工作和生活有无力感。
实际上每个人肯定有与众不同的特长,没能转化成优势,一是训练不够,二是呈现不够。
没有人会没有特长,只是我们习惯于用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所以看不出自己有哪些所谓有用的优势,同样,如果你每天不做这样的事情,你可能得不到锻炼,你的特长就形不成优势。
每个人都有软能力,很多软能力需要有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变成可见的能力。不同形式的呈现就是你的能力抓手。
我总听到有人说自己没有呈现方式,其实呈现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1.演讲
2.唱歌
3.写作
4.绘画
5.摄影
6.视频
……
我们和世界总有不同形势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如果不能让世界感知,就很难对他人有影响。我们每天用不同方式输入,但输出少。
很多人和以前的N一样喜欢阅读,甚至也有人喜欢画画,喜欢写作,喜欢摄影......但觉得自己水平不够,从不呈现,从不分享,于是无人得知,自己得不到反馈,也得不到提高,慢慢也失却输出的兴趣,只当个消费者,不再做生产者。爱好真正成了业余爱好。
N因为喜欢阅读,自学了思维导图,就试着用,把这项呈现形式用在了工作场合,不为别人要求,自觉自愿去做,得到他人的夸赞,不断提升导图水平,去考认证,从业余变成专业,有了更多机会,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形成自己的优势。
3:
TED上有个演讲,有个叫Cesar Kuriyama的人每天录一秒钟小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如果不分享出来,无人知道,就不会全球近百万人看了。
这一件听上去微小的事,让从一个普通的厌倦了生活的艺术家成了影响世界很多不同国家不同人的TED演讲者。每天只录1秒,负担很轻,坚持下来就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呈现给全世界就打动了很多人。
这是一个看上去人人能做的事,但就是因为坚持和呈现,因为这件事完成需要很大的毅力与耐心,专注度与选择力。
所以选择一件事,能坚持呈现出来,让更多人知晓并受益,就能发展成优势。这种事必须要:
第一,你确实喜欢,可以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愿意坚持做;
第二,足够微小,压力不能太大,不能造成巨大的负荷;
第三,要有相当的连续性,既然微小就一定要高频;
第四,要能够发展,不断扩大分享范围。多少人受益,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
4:
呈现不止于输出,输出只是呈现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分享出去,就没法从外部得到反馈,也很难客观评价自己的输出。
比如,我直接在TED上看英文版的《每天一秒钟》的TED,觉得有启发,自己也写了些笔记,就已经有输出了,但如果没有想去分享,我就不知道TED网站上下载的视频是不带字幕的,为了和国内朋友分享,我找了很多方法下载配的字幕,还知道TED的subtile 都是志愿者翻译的,我还顺手报名了TED上字幕翻译志愿者。
还因为下载字幕并且匹配太麻烦,才逼得我在各类中文视频网站上找带中文字幕的,顺便了解了各大视频网站在国外的接入情况,我还学会了怎么在PC上剪辑小视频......
虽然这些都很容易,但如果我不想着分享,不想呈现给更多人,不动手,也许一辈子我都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也不会去想如何去解决。
如果我偶尔做一下,肯定不会有太大不同,如果我能每天训练,也许我也能发展出视频编辑上的优势呢。
能够得到反馈
能够得到更多关注
让你更加有成就感
让你更有掌控感
......
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不断去呈现,你在某方面的爱好最终变成了你的特长,变成你的优势。
所以,优势通常不是空想就有的,也不是做了大量输入,自我满足就行,甚至输出也不足够,必须要分享,要呈现出来,才能发展成优势。
1,当你能够不厌其烦,不为报酬地做一件事情,就很容易发现你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