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读者问我一个关于996的问题,我觉得挺有代表性的,今儿和你们聊聊。
他在小公司长期加班,外加老板时常以各种由头扣KPI奖金,离职时几乎撕破脸。找工作面试时,听说又要996,毫不客气地当场拒绝,还有些激动地和面试官讨论996的不合理性。
事后他又有点儿懊恼,于是问我怎么看。
员工和企业确实是双向选择,可这波操作有个不大不小的Bug:他没问清楚薪酬。
问完薪酬再拒绝也不迟呀。
职场是生意场,劳资双方存在这么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钱没给够,大家掰扯劳动法;钱给够了,那叫两厢情愿。
假如有人和你说,我们这就是996,但年薪100万起跳,恐怕没几个人会骂它是坏公司。
所以你发现没,那些加班特别严重的大厂,为什么反而没几个员工跳出来指责996违反劳动法?就是因为收入大概率能配得上辛苦。
常被冠以“血汗工厂”之称的富士康,曾经有1000多名工人罢工抗议。
他们罢工的理由是——
2000块基本工资,通过加班可以拿到3-4千,尽管辛苦,但工人们依然渴望加班。
只要求付出,不给对应回报的,那叫剥削,属于薅员工羊毛。只要企业愿意为员工额外付出的劳动力付费,矛盾往往一扫而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接受,然后辞职走人。
大部分关于加班的问题,本质上,都是老板无法满足员工预期回报的问题。
02:
我本职在互联网行业,周围的人哪怕没996,其实早已对“隐形加班人口”这一说法深有体会。他们当中有怨声载道的,也有默认接受的。
除了刚才说的收入,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否有加班的意义。
我同事上个月刚辞职,他原先从一家游戏公司跳槽过来,原以为可以稍微松口气,没想到所在团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业务和人员混乱无比,从早上7点多到凌晨两三点,微信群里铺天盖地的@,要应对的任务让他焦头烂额。
一狠心,35岁的他辞职了。
跳到另外一个同事的创业小公司,一共6个人,每周7天都是上班模式,自己给自己打工。
工作时间比原先更长,可他甘之如饴:
既然都是996,我干嘛不做自己喜欢的事?干嘛不做些更有发展可能性的工作?
哪怕还没实打实地达到理想收入,可价值感和满足感远超从前。
《跃迁》一书中提到过:“我们不怕苦,怕苦得没价值;不怕累,怕累得没意义。”
有一些老板把强制996解读为热血奋斗,说白了都是为了私利。
什么叫奋斗?
汉语词典里它的解释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
最关键词不是“努力干”,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
只有努力,没有成果和回报,那叫白干。
03:
再说句现实的话,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该不该996的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企业,而在员工。
一个扎心的真相是,多数人是没有足够议价权的。
如果你在其他地方有的是机会,你可以直接拒绝,可以要求提薪,可以辞职,但前提是,首先要清楚自己在别处有没有机会,这个就叫议价权。
打个比方。
你求职时,已经拿到年薪20万的offer A,但你更喜欢年薪15万的offer B,这时你就可以适当向用人方透漏出自己已有一个薪酬更高的工作机会,以此作为博弈筹码。
最理想的情况不是公司没有要求996,而是要不要996的选择权利,是在你手中。
许多人除了996别无选择,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取消制度上。
何况,很多人振臂高呼要求取消996,背后还有一种奇妙的心态。
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个观点:
经济学里有一种竞争方式,叫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或限制对方竞争。
比如,我是一个懒惰的学生,我希望学校早一点宣布8点钟9点钟就熄灯睡觉,这样我不努力,别人也不能努力。这是一种竞争策略。
所以,我们既要劝别人不要996,也要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反对996,同时,我们也要996。
用6个字解释就是:放开它,让我来!
就像《亮剑》里李云龙的老婆田雨,她的闺蜜觉得李云龙配不上田雨,结果闺蜜第一次见李云龙就勾搭上他了,极尽赞美之词,明里暗里挑拨他们夫妻关系。还主动学习军事知识,和李云龙聊其感兴趣的方面军建设和大纵深作战。
一心想取而代之,嫁给老李。
我们要明白,哪怕说同一句话,背后的动机也各不相同。
表面上看996是员工和老板的矛盾,实际上,很可能是员工之间的竞争产生的矛盾。
正如薛兆丰教授后来一针见血说的这句话:让你996的不是老板,而是其他愿意996的员工。
04:
那么,996是不是真的摧毁生活?
对一部分人来说,确实是。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休息的空间,除去吃饭睡觉洗漱等琐碎事宜,整块的时间所剩无几。没时间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技能,没时间锻炼,没时间成长,沦为上班机器。
但对一部分来说,真的没区别。
网络上有阵子流行对“奶头乐”现象的抨击,痛斥抖音、游戏让人上瘾堕落,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可你真的认为,沉迷这类快感的人,难道不打游戏、不刷视频就会去学习么?
不会的。
他们压根就不想学习,就算没玩游戏、拿着一本书,他们也会发呆或睡着。
996也是同个道理。
很多人就算朝九晚五,回家也不过躺着刷手机,发现加班剥夺了自己刷手机的时间,于是跟着炸毛了。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只是你清醒地认识到,造成困境的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果确实是被加班榨干了成长时间,那么权衡利弊后,该协商就协商,该跳槽就跳槽;如果发现自己只是纯粹喜欢平躺放空,那么不管有没有996,你的生活都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怕就怕,既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又一股脑儿地把所有问题归咎外界。
最后我想掏心窝子说句:
不出意外,996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因为所谓的“强烈谴责”而消失,但是否996的选择权,其实有很大的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想要奋斗,那就找到值得你奋斗的地方好好挣钱;
你想要轻松,那就降低收入和职场预期,经营好每天的细水长流;
你想折中些,愿意努力但拒绝强制996,那就用你的筹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环境。
说到底,这世上多数事情运行逻辑不过2点:
1、清楚自己所求;
2、拥有得到所求的筹码。
希望我们都能在想明白后,为自己挣到这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