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约了A中午十二点一起到某家餐厅吃饭,时间到了,A没出现,也没有通知你。你等到十二点半,A还没到,也还是没有联系你。这个时候,你心里一定很恼火,直想吼出来——“A这家伙,简直太不靠谱了!”
那么,怎么定义一个人靠谱呢?
《闭环思维》这本书给了一个清晰、准确、易于理解的答案——“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那怎样才能成为这种靠谱的人呢?
闭环思维,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或参加一项事情,不管执行效果如何,都要及时、认真地将结果反馈给发起人。
比如一开始我们所举例子中的A,十二点吃饭,人没到,没有给你反馈,就属于做事没有闭环。如果A在十一点四十五分时给你打个电话,告诉你路上堵车,可能晚半个小时到,那你就会觉得,A周到、靠谱。这是因为,他记着约定时间,及时反馈状态给你,这属于做事闭环。
再举个例子。
S,是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上司把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交给他开发,约定的是这周五下班前提交测试。周五快下班时,S没有完成开发,也没跟任何人同步状态,自己早早下班走了。
请问,S 这件事,闭环了吗?
很容易判断,S 没有闭环,对吧,你的判断肯定和我一样。
但换一种情况,可能判断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
还是 S,还是开发子系统,约定好周五下班前提交测试。周五快下班时,S没有完成开发,他评估了一下,周五肯定没办法提测了,但周末加两天班,肯定能在周一之前提测,不影响测试组的同事周一正常测试。于是他决定周末加两天班把子系统赶出来,他觉得这样安排,谁的事情都不耽误,就没有给上司和测试组的同事反馈,早早下班走了。
周六、周日,S自己一个人到公司,辛苦两天,完成了子系统的开发,自己还测试了一下,表现正常。S把代码提交,写了提测通知单,发给测试组的同事,抄送给上司,然后回家休息了。
请问,S 现在闭环了吗?
不少人都觉得 S 闭环了,理由是 S 把事情做完了,也逐个通知了相关干系人。我从2009年开始带研发团队起,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我询问时,往往会遇到类似“事情搞定了不就行了,谁的进度也没耽误”这样的说法。
实际上,尽管像 S 这么做,赶上了进度,没耽误事情,他依然没有闭环。原因就是,反馈不及时。
闭环思维,讲究的是要及时进行反馈,同步进度。当你决定加两天班搞定了再告诉别人时,就已经破坏了闭环原则。
那么,及时反馈就一定闭环了吗?
上司安排K写一个文案,10天内交付。K和上司做了各种沟通,搜集了各种资料,参考了各种类似文案,终于在第10天完成了一篇漂亮的文案,通过邮件发送给上司了。
K这么做,算闭环吗?
不完全是。
因为K的上司可能会错过邮件。
更好的做法是,再通过电话,告诉上司,文案已完成并发到了上司邮箱中。这样K的上司立刻就知道K完成了事情。
一个小小的闭环思维,居然这么复杂,这么难以做到,是不是没想到?
实际上,在职场上,有一大半的人,都没有闭环思维,都很难让别人对他说一声“靠谱”。而如果你做事闭环,变成了一个靠谱的人,就能很快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如何养成闭环的习惯呢?
先要从意识层面,认识到做事闭环的好处和必要性。否则,你就没有闭环的动力,就会在面临闭环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必然会有很多)时选择回避。
意识上接纳闭环思维后,还要想办法把它从“知道”变成“做到”。而这一步,比较常见的困难是——带着旧的做事习惯,想不起来要闭环。
破解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分享一个简单易行的——每次接到任务,就利用手机日历,设定若干日程,让手机在该给反馈时提醒我们。
每次有人约了咨询,我都会建立一个日程,让它提前一天、提前一小时、提前三十分钟、提前十五分钟提醒,这样我就不会忘,不会成为客户眼里不靠谱的咨询师。
你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小技巧,有意识地练习闭环做事,直到形成习惯。
愿你借助闭环思维,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有反馈的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