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听人说千万别做“老好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老好人”?怎么就会成为“老好人”呢?又该如何治愈和避免?
作者:王宇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01、你是扩张型还是收缩型?
我们可以按安全感来源的不同区分出两类人:扩张型与收缩型。
“扩张型”的人通过成功、权力、财富、能力来凸显不凡,并希望活在别人的羡慕和崇拜之中。
如果得不到成就与崇拜,就会一蹶不振,因此“上进心”极强,往往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并且不甘屈居人下,也容不下别人的否定与伤害。
这样的人通常看不起软弱无能的人,也害怕成为那样的人。
“收缩型”的人迫切需要的不是成就,而是爱,因此不惜屈居人下,压抑情感以换取别人的接纳,通过别人的接纳来减轻对被抛弃、被远离、孤立无援的恐惧感。
在生活中,这种人往往乐于奉献、压抑自我,把他人的需要置于自己之上,努力去迎合别人,并任劳任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好人”。
当然,这里还存在第三种类型,那就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混合型”——对爱与成功的渴望同样强烈,内心往往更为冲突与分裂:
如果努力争取成功,就可能会遭人嫉妒;
如果过于出风头,就可能招致别人的反感;
如果吃了亏,那么自尊心无法允许;
如果因为自尊受损而发火,又无法面对别人会讨厌自己这一后果……
02、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老好人”
“老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忍气吞声,整天乐呵呵,与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总是忍不住先道歉。但在这乐呵呵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怨气,他只是害怕被人讨厌、远离,才如此委曲求全。
不仅在做人上老老实实,在做事上“老好人”也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如果“老好人”是会计或设计师,对待数据会非常严谨,生怕犯错,要检查好多次,而这也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生活中他总是害怕做得不好,生活在焦虑之中。因为做事认真负责,领导也愿意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但越重要的事情就越让他紧张。因此,他总是难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总认为做得还不够好。
他胆子很小,不敢冒险,除非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把握才敢去做。因此,他人生中做出的很多重大选择总是低于自己的实际能力,他觉得这样才安全,才可以避免失败,才不至于被人看不起,但这也浪费了他的潜力与能力。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老好人,其所作所为仅仅是对他人的讨好而已,就和想成功一样,好人的面具与他人的肯定起到缓解他内心焦虑的作用。
他压抑了性格、脾气、本能、情感,结果却是别人越来越不把他当回事了。就像一个人习惯了“孔融让梨”,以致别人把最小的梨给他时,都不会询问他的意见,甚至觉得他不会有任何想法。最后,他也只能自食恶果。
就算如此,他也不敢和别人说想吃最大的梨,害怕破坏了之前留给别人的好形象。
03、“老好人”的惯常套路
1.隐藏自己
“老好人”不想让别人了解他太多,毕竟言多必失。说话和做事时,他总是喜欢遮遮掩掩,不能痛快直接地说出想法。
在生活中他也非常在乎“个人隐私”,不愿别人发现面具背后的他。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他往往独自承受一切,没有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
2.关于付出
明知有的钱借出去就是有去无回,却还是抹不开面子;
就算一些人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他依然是能帮就帮;
如果别人生病而他没有看望,总会想办法来弥补……
“能帮就帮”成了他生活中一种自觉的惯性,只有当他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回报而心寒时,他才会开始考量自己的习惯性付出是不是一种病态。
3.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既然付出了那么多,让别人帮帮忙也是应该的吧。但在这一点上他也与常人不同,他难以张口向别人寻求帮助。
“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成了他的人生观。这同样不是高尚,而是恐惧,他害怕招人讨厌。
对于一个内心弱小的人来说,别人的任何讨厌都让他难以承受。
4.讨好别人
没有自我的人最容易讨好别人,也会变得很“可爱”。这一切不过是试图取悦他人的手段,其中没有情感,只是一种对自我的逼迫,就像变色龙的保护色,只是说明他缺乏活出自己的勇气罢了。
5.和谐的人际
忽视爱自己的人而过分关注那些不在意我们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如此在乎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说明他贪婪地想要被所有人欢迎。他的人际不是真正的和谐,只不过是“被和谐”。被人肯定成了他价值的来源,所以有人不喜欢他简直是要了他的命。
社交恐惧的表现,你中了几条?
6.不敢超过别人
当一个人的生活重心在别人而非自己身上时,他就会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比如:
我考了一个好成绩,同桌不会不高兴吧;
我升职加薪了,同事不会有意见吧;
领导表扬我了,别人不会嫉妒吧……
因此,在生活中他就会刻意压低自己以“体谅”别人,觉得生活就像丛林法则一般,如果不能战胜别人,就要臣服于别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活下去。
7.懂事与规矩
一个没有自我、没有主见、没有安全感的人,靠什么而活呢?答案就是:规矩。
在生活中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想要干什么,而是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才能让别人满意。
太过在乎对与错、好与坏会让一个人变得僵化,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与情感,也会变得恐慌。
8.依赖与模仿
从众心理是一种大众心理现象,但他的表现更极端,一旦不知道在某种场合怎么做是对的,他就变得异乎寻常地焦虑。
比如早上起来觉得外面挺冷的,就多穿了点,路上总会观察别人都穿什么,自己是不是穿得挺奇怪。
依赖模仿的后果就是,他的自我更加缺失,好像是一台机器—没有指令,他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9.纯洁与正派
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会责怪自己;
不小心踩到花花草草,会认为自己没有公德;
假期没有学习,会批评自己堕落……
只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品格就会被他发扬到极致,这样就不会留下把柄,让别人嫌弃他;而一些不正派的事情,他也会极力隐藏。
10.闲不下来
因为自我价值的缺失,他必须寻找“突破口”——那些可以让他成功、有价值的地方。他总是闲不下来,试图在学历、证书、工作各个方面有所长进。
04、问题的本质在于,不敢活出自己
有人会说:“那好吧,我放下一切执念。”于是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想着怎么拒绝别人,维护权益。
这些尝试一开始会让人感觉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变得恐慌,因为这不是“自己”。
当一个人没有从心底意识到自己的病态执着,没有发现自己被“应该”束缚,只是“命令”自己放下是没有用的。因此,心理分析并不是直接给出建议,而是让“老好人”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在于他不敢活出自己。
如果真有一天“老好人”能从梦中醒来,也许那时就会发现,一直以来他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
对于这种人,心理咨询专家给出的合理建议是说出真实的想法,就算别人会不高兴,就算有损好人形象。如果真的要维系一段感情,必须这样做。
毕竟,压抑自己并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获得真正的爱情。而他人的反馈也往往会让"老好人“惊讶——他原本以为说出来一些伤人的话,会令别人讨厌自己,甚至无法继续维系关系,事实却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反倒会体谅他的情绪,并做出让步。
当感悟更多,看得更清楚时,"老好人“就会从依赖外界,变为相信自己。当自我的力量越来越强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并改变之前病态的人格与追求。
最后,我们定会成为我们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治愈。
关于作者:王宇,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已出版畅销图书《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本文摘编自《社交恐惧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