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原文:
公讳瑑,字景良,世为福清人,少入太学,与兄靖安令君璟同中淳熙十一年进士第。教授鄂州,旧例从州家丐猪羊税钱助养士,公曰:“是不可愧耶?”谢不取,节缩浮费,更有余力增田。
丁母优,服阕,差两浙转运司公事,秩满,得旨待掌故阕,执政面谕欲越次先除,公谢不愿。既归,四年不通问,执政怒,超用他人。久之,除主管史部架阁文字。
轮对,历疏庙堂除授,宫掖请谒之弊,且言:“臣待罪班行,更化前后皆所目击,不知今日立政用人其尽出于公乎,抑犹未免于私乎,其视前日有以异乎,抑无以大相远乎。臣现今世自上至下,由内达外,苟可遂私,靡所不至,良由陛下真诚有余,刚断不足,名为更化而实未尝更化,始欲善治而终不可善治。”别札曰:“民生憔悴极矣,散内帑之储,省掖庭之费,裁横恩滥赏以裕民,可乎?”宁宗嘉纳。
请外,出知兴化军。世史所谓操切之术一不用,专以教化俯循为主,比去,不刑一人。崔科至宽,县令不识诃问,细民不识追呼。又取三县夏税一钱至六十钱户全蠲之,第三至第五等户减半,第一第二等户减三之一,寺院减五之一,于未催之前预为约束,民被实惠。
差知全州,下车甫两月,除提点广西刑狱,足疾,力辞新命。全人闻公当去,皆嗟惜。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匆去公慰谕遣之。
公学贯千载,文章典丽,顾不肯以文名,手稿皆焚弃。自奉至薄,笥无新衣,庖无盛馔,特喜施予,族戚蒙赖,晚食祠禄,岁取百千别贮之,五载得千缗。置义田百斛以赡贫宗。
公素清约,视荣利如粪土。历二郡,生业不长尺寸,居室苟完,无广厦突兀之想,田园仅足,无牙筹算计之入。宅前篱落略成门径,舍后花木粗分行列。公处之怡然,万钟五鼎不能与易也。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译文:
林瑑,字景良,世代为福清人。年少进入太学,与兄靖安令林璟同中淳熙十一年进士,在鄂州担任学官,按照旧例由所在州给予猪羊税钱来资助供养读书人。林公说:“这样做不感到惭愧吗?”辞谢不接受。节约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更有余力增加田产。
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任两浙转运司公事。任职期满,得到旨意等待任旧职,执政官当面告知想要破格先任命他,林公辞谢没有同意。回家以后,四年没有和执政官通音讯,执政官大怒,超格任用其他人。很久,任命他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面对皇帝指陈时政得失时,尽数上书指出朝廷授予官职,宫廷私下求官的弊病,并且说:“我在朝廷任职,改革前后的情形都见了,不知道如今立政用人都是出于朝廷呢,还是出于私人呢,和以前相比有不同呢,还是相差不大呢。我看如今世上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如果能够满足私欲,没有不做的,确实是由于陛下您真诚有余,刚断不足,名义上称为改革而实际上未曾改革,起初做到善治却最终不能善治。”又上疏说:“百姓生活潦倒到极点,请求分发皇家的私财。节省内廷的消费,裁撤随意恩赏来使百姓富裕,可以吗?”宋宁宗赞许并采纳。
请求出任外职,任兴化军知府。世代为吏之人所认为的严苛的制度全不用,只把教化安抚百姓作为主要方法,到他任满离去,没有一个人受到刑罚。催缴税收非常宽松,县令不会诃问,百姓也没被追赶呼喊。又选取三县夏税一钱到六十钱的人家全部免除,第三到第五等税收人家减半收取,第一第二等税收人家减去三分之一,寺院减去五分之一,在未催收之前就预先做好约定,百姓得到实在的恩惠。
调任全州知州,到任刚刚两个月,授予提点广西刑狱之职,得了足疾,极力推辞新的任命。全州人听说林公应当离去,都嗟叹惋惜。一天,有数位瑶族侗族老人,来到衙门说话,林公让人翻译他们的话,说的是:“好知州难得,希望您奏明天子,不要离去。”林公宽慰他们,让他们离去。
林公学问贯通千载,文章典雅华丽,只是不肯凭借文章扬名,手稿都被焚毁。对待自己极其严格,衣箱中没有新衣,厨房中没有丰盛的食物,非常喜欢施舍,家族亲戚都蒙受益处。晚年领取俸禄,每年拿成百上千钱另外存储,五年得到千缗钱财,置办义田收获多斛粮食来养活贫穷的族人。
林公素来清廉俭约,把名利视作粪土。经历二郡,产业没有一点增长,居室大致完备,没有居高大房屋的想法。田园仅仅足够生活,没有其它可计算的收入。住宅前篱落略微成为门和小径,屋后花木大略分成行列。林公身处其中,自在安适,怡然自得,高官厚禄也不能交换。
相关练习:
刘克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题。
直秘阁林公行状
刘克庄
公讳瑑,字景良,世为福清人,少入太学,与兄靖安令君璟同中淳熙十一年进士第。教授鄂州,旧例从州家丐猪羊税钱助养士,公曰:“是不可愧耶?”谢不取,节缩浮费,更有余力增田。
丁母优,服阕,差两浙转运司公事,秩满,得旨待掌故阕,执政面谕欲越次先除,公谢不愿。既归,四年不通问,执政怒,超用他人。久之,除主管史部架阁文字。
轮对,历疏庙堂除授,宫掖请谒之弊,且言:“臣待罪班行,更化前后皆所目击,不知今日立政用人其尽出于公乎,抑犹未免于私乎,其视前日有以异乎,抑无以大相远乎。臣现今世自上至下,由内达外,苟可遂私,靡所不至,良由陛下真诚有余,刚断不足,名为更化而实未尝更化,始欲善治而终不可善治。”别札曰:“民生憔悴极矣,散内帑之储,省掖庭之费,裁横恩滥赏以裕民,可乎?”宁宗嘉纳。
请外,出知兴化军。世史所谓操切之术一不用,专以教化俯循为主,比去,不刑一人。崔科至宽,县令不识诃问,细民不识追呼。又取三县夏税一钱至六十钱户全蠲之,第三至第五等户减半,第一第二等户减三之一,寺院减五之一,于未催之前预为约束,民被实惠。
差知全州,下车甫两月,除提点广西刑狱,足疾,力辞新命。全人闻公当去,皆嗟惜。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匆去公慰谕遣之。
公学贯千载,文章典丽,顾不肯以文名,手稿皆焚弃。自奉至薄,笥无新衣,庖无盛馔,特喜施予,族戚蒙赖,晚食祠禄,岁取百千别贮之,五载得千缗。置义田百斛以赡贫宗。
公素清约,视荣利如粪土。历二郡,生业不长尺寸,居室苟完,无广厦突兀之想,田园仅足,无牙筹算计之入。宅前篱落略成门径,舍后花木粗分行列。公处之怡然,万钟五鼎不能与易也。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B. 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C. 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D. 一日/有峒徭数辈/黧老造廷云云/公使译其语曰/好/知州难得/愿公奏天子勿去/公慰谕遣之
11. 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又名大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B. 服阕:古人在父母去世后, 父母守孝三年,守孝期满,除去孝服。
C. 下车:古代常指官吏被贬。今常用“下车伊始”表官吏刚告老还乡。
D. 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一种量器。孟子《鱼我所欲也》曾用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景良在鄂州担任学官期间,按照旧例由所在州给予猪羊税钱来资助供养读书人。他认为这样做让人感觉羞愧,所以辞谢不接受。
B. 林景良面对皇帝指陈时政得失时,敢于直言弊事,并且认为皇帝真诚有余,刚断不足,让改革落入失败境地,皇帝生气并弃之不理。
C. 林景良担任兴化军知军,用教化安抚对待百姓,尤其是催缴税收宽松,对当地百姓的夏税有所减免。
D. 林景良待己极其严格,衣箱中没有新衣,厨房中没有丰盛的食物,但非常喜欢施舍,家族亲或都蒙受益处,更置义田养活贫穷的族人。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学贯千载,文章典丽,顾不肯以文名,手稿皆焚弃。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答案】
10. B 11. C 12. B
13. (1)林公学问贯通千载,文章典雅华丽,只是不肯凭借文章扬名,手稿都被焚毁。
(2)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的吗?
参考译文:
林瑑,字景良,世代为福清人。年少进入太学,与兄靖安令林璟同中淳熙十一年进士,在鄂州担任学官,按照旧例由所在州给予猪羊税钱来资助供养读书人。林公说:“这样做不感到惭愧吗?”辞谢不接受。节约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更有余力增加田产。
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任两浙转运司公事。任职期满,得到旨意等待任旧职,执政官当面告知想要破格先任命他,林公辞谢没有同意。回家以后,四年没有和执政官通音讯,执政官大怒,超格任用其他人。很久,任命他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面对皇帝指陈时政得失时,尽数上书指出朝廷授予官职,宫廷私下求官的弊病,并且说:“我在朝廷任职,改革前后的情形都见了,不知道如今立政用人都是出于朝廷呢,还是出于私人呢,和以前相比有不同呢,还是相差不大呢。我看如今世上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如果能够满足私欲,没有不做的,确实是由于陛下您真诚有余,刚断不足,名义上称为改革而实际上未曾改革,起初做到善治却最终不能善治。”又上疏说:“百姓生活潦倒到极点,请求分发皇家的私财。节省内廷的消费,裁撤随意恩赏来使百姓富裕,可以吗?”宋宁宗赞许并采纳。
请求出任外职,任兴化军知府。世代为吏之人所认为的严苛的制度全不用,只把教化安抚百姓作为主要方法,到他任满离去,没有一个人受到刑罚。催缴税收非常宽松,县令不会诃问,百姓也没被追赶呼喊。又选取三县夏税一钱到六十钱的人家全部免除,第三到第五等税收人家减半收取,第一第二等税收人家减去三分之一,寺院减去五分之一,在未催收之前就预先做好约定,百姓得到实在的恩惠。
调任全州知州,到任刚刚两个月,授予提点广西刑狱之职,得了足疾,极力推辞新的任命。全州人听说林公应当离去,都嗟叹惋惜。一天,有数位瑶族侗族老人,来到衙门说话,林公让人翻译他们的话,说的是:“好知州难得,希望您奏明天子,不要离去。”林公宽慰他们,让他们离去。
林公学问贯通千载,文章典雅华丽,只是不肯凭借文章扬名,手稿都被焚毁。对待自己极其严格,衣箱中没有新衣,厨房中没有丰盛的食物,非常喜欢施舍,家族亲戚都蒙受益处。晚年领取俸禄,每年拿成百上千钱另外存储,五年得到千缗钱财,置办义田收获多斛粮食来养活贫穷的族人。
林公素来清廉俭约,把名利视作粪土。经历二郡,产业没有一点增长,居室大致完备,没有居高大房屋的想法。田园仅仅足够生活,没有其它可计算的收入。住宅前篱落略微成为门和小径,屋后花木大略分成行列。林公身处其中,自在安适,怡然自得,高官厚禄也不能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