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孔氏卒,上疏解职,欲送葬宛陵,诏不许。赠临贺太夫人印绶,谥.曰敬,遣侍中吊祭,谒者监护丧事,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轺轩相望于道。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进温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征之任。
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
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尝行经王敦墓,望之曰:“可人,可人!”其心迹若是。
时年六十二,温薨。皇太后与帝临于朝堂三日,诏赐九命衮冕之服,又朝服一具,衣一袭,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腊五百斤,以供丧事。
(选自《晋书·桓温传》,有删改)
译文: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 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惔友善,刘惔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
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亲孔氏死了,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想到宛陵送葬,诏令不准。朝廷赠他母亲为临贺太夫人印绶,谥号敬,并派侍中吊祭,让谒者监护丧事,不到一月时间,使者到达八次,华丽的官车在路上前后相望。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上任,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答应。
晋升桓温为征讨大将军,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门负责征讨事宜。
桓温生性俭朴,每顿只吃七枚干茶果而已。有一次他躺着对亲信说:“这样寂寞无为,将被文帝司马昭、景帝司马师所笑。”众人都不敢对答。一会儿又抚着枕头坐起来说:“既然不能流芳后世,难道就不能遗臭万年吗?”一次经过王敦的墓边,他望着墓说:“真是能干的人!真是能干的人!” 他的心迹就是这样。
桓温去世,终年六十二岁。皇太后和皇帝亲临朝堂三天,下诏赐九命兖冕之服,又赐一套朝服,衣一袭,还有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以供丧事之用。
相关练习: 《晋书·桓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而行。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势遂夜遁九十里,至晋寿葭萌城,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请命。温解缚焚亲,送于京师。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并以为参军,百姓咸悦。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振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锡文未及成而薨,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桓温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琅邪太守 除:任命官职
B.及军次彭模 次:按顺序
C.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 旌:表扬
D.温既负其才力 负:依仗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复驾言兮焉求
B.温将发,上疏而行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C.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 蜩与学鸠笑之
D.锡文未及成而薨 小年不及大年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温从小就有不俗表现,少年时父亲为韩晃所害,他立志复仇,十八岁时,他终于为父报仇,此举受到时人称赞。
B.桓温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既充分利用诸葛亮设计的八阵图,又亲自参加作战,所以三战三捷,击溃敌军。
C.桓温因当时蜀国的李势势力弱小,很想立功于蜀地。当他一路打到蜀地时,在那儿既举荐贤能,又表彰善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D.桓温自恃才力极高,长久以来都有做皇帝的图谋,想先在北方立下功勋,回来再接受皇上赐予的九锡之礼,结果愿望未实现就去世了。
15.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
A.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B.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C.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D.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答案:
12B
13.C
14.B。
15.B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孔氏卒,上疏解职,欲送葬宛陵,诏不许。赠临贺太夫人印绶,谥.曰敬,遣侍中吊祭,谒者监护丧事,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轺轩相望于道。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进温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征之任。
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
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尝行经王敦墓,望之曰:“可人,可人!”其心迹若是。
时年六十二,温薨。皇太后与帝临于朝堂三日,诏赐九命衮冕之服,又朝服一具,衣一袭,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腊五百斤,以供丧事。
(选自《晋书·桓温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B.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C.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D.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10.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南北朝以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除,在文中是任命官职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表示任命官职的意思的词还有拜、举、授、征、辟等。
C.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赠送给奉命出使的使者,用以威慑一方。它代表一种荣誉,无等级之分。
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1.C(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大臣使用,有等级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温气度不凡。未满周岁时,受到温峤赏识,被赞“真是英才降世”,所以给他取名为温。
B.桓温为人孝顺。他为报父仇,枕戈泣血三年;母亲死后,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为母送葬。
C.桓温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刘惔称赞他将超过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D.桓温志存高远。他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
12.C(称赞他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
(2)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
13.(1)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给分点:为……所、豫、枕戈泣血各1分,整体2分。)
(2)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视事,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答应。(给分点:毕、表疏、不许各1分,整体2分。)
译文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
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惔友善,刘惔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
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亲孔氏死了,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想到宛陵送葬,诏令不准。朝廷赠他母亲为临贺太夫人印绶,谥号敬,并派侍中吊祭,让谒者监护丧事,不到一月时间,使者到达八次,华丽的官车在路上前后相望。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上任,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答应。
晋升桓温为征讨大将军,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门负责征讨事宜。
桓温生性俭朴,每顿只吃七枚干茶果而已。有一次他躺着对亲信说:“这样寂寞无为,将被文帝司马昭、景帝司马师所笑。”众人都不敢对答。一会儿又抚着枕头坐起来说:“既然不能流芳后世,难道就不能遗臭万年吗?”一次经过王敦的墓边,他望着墓说:“真是能干的人!真是能干的人!”
他的心迹就是这样。
桓温去世,终年六十二岁。皇太后和皇帝亲临朝堂三天,下诏赐九命兖冕之服,又赐一套朝服,衣一袭,还有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以供丧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