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宋史·宋汝为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

原文: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囯家及父兄之仇,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使金。时刘豫节制东平。汝为遇完颜宗弼[注]军,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曰:“死固不辞,然衔命出疆,愿达书吐一辞,死未晚。”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豫僭号,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遂连结先陷于北者凌唐佐等为腹心,以机密归报朝廷。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械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居之。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态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令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将终,神气不乱。汝为做傥尚气节,博物洽闻。其妻钱莫知汝为死,诣登闻鼓院以状进,诏索之不得。其子以汝为之死哀诉于朝,参知政事虞允文等以闻,特官一子。

(选自《宋史·宋汝为传》,有删改)

[注]完颜宗弼,金国将领。

译文: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国人入侵京城,宋汝为全家都被杀害。宋汝为想报国家和父母兄弟的仇,拜见部使者陈述边疆战事,部使者派他到皇帝驻地陈述政见。宋高宗嘉奖采纳,特别补官担任修武郎。送国书出使金国。当时刘豫管辖东平。宋汝为碰到完颜宗弼的部队,独自骑马进入金国人的军营,将要交上国书。完颜宗粥勃然大怒,劫持捆绑了他,想杀害差辱他。宋汝为完全没有害怕的种色,说:“死本来在所不辞,但是接受命令出境,希望送到国书说一句话再死不迟。”完颜宗弼看宋汝为不屈服,就解开捆绳。刘豫僭位称帝,宋汝为拿吕颐浩的书信给他看,启发陈述祸福利害,用忠义之道勉勵他,让他归顺朝廷。刘豫惶恐地站起来说:“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又还能说什么。”就拘留宋汝为。但认为宋汝为是个儒生,于是授予通直郎、同知曹州的官职来诱惑他,宋汝为坚决拒绝。(宋汝为)于是联通以前失陷在北方的凌唐佐等人作心腹,把机密大事报告宋朝廷。宋汝为逃回来,写了《恢复方略》献给朝廷,并且说:“现在和谈虽然已经确定,估计敌人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能马上放松戒备。”当时秦桧掌权,放在一边不过问。有人向金国人报告,宋汝为用蜡丸书信泄露他们机密的事,大肆搜捕没有抓获,不久知道宋汝为已经回南方。秦桧将要捆绑宋汝为交给金国人,宋汝为改变姓名为赵复,步行进入蜀地。宋汝为身高七尺,淡眉秀目,看上去好像是神仙。有个叫杨企道的人,在溪边遇到他,杨企道说:“一定是位奇士。”招待挽留他,看他议论豪迈奋发,通晓古今,靖康年间离散祸乱的事讲得清清楚楚,杨企道更加惊讶,于是定为知交,借僧人的房屋給他住。秦桧死了,宋汝为说:“朝廷除去了这条大蛀虫,中原国土的恢复有望了。”杨企道劝他重整旧业,宋汝为感慨叹息说:“我从小读书。奋力投身一度出来做官,志向在于为国报仇,收复国土,很受各位赏识。命途舛错运气不好被权臣倾轧排挤,现在老了。最近朝廷提拔的贵人,没有了解我的人。”临终,精神气色不速乱。宋汝为卓越不群崇尚气节,博学广闻。宋汝为的妻子钱氏不知道宋汝为已经去世,到登闻鼓院投递诉状,朝廷下诏寻找宋汝为没找到。宋汝为的儿子把宋汝为的死讯悲痛地告诉朝廷,参知改事虞允文等人告诉皇帝,特恩授官宋汝为的一个儿子。

相关练习:    《宋史·宋汝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①。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

时刘豫节制东平,丞相吕颐浩因致书豫。汝为行次寿春,遇完颜宗弼②军,不克与时亮会,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③。汝为一无惧色,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命往见豫,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乃至京师,濒死者数四。

豫僭号④,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使人!使人!使豫自新南归,人谁直我,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

绍兴十三年,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高宗忆其忠,特转通直郎。

久之,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械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居之。

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汝为尚气节,博物洽闻,饮酒至斗余,未尝见其醉,或歌或哭,涕泪俱下。

(选自《宋史·宋汝为传》,有删节)

【注】①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完颜宗弼:金兀术。③僇辱:僇lù,羞辱。④僭号:冒用帝王称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部使者陈边事                   陈:陈述

B.独驰入其壁                       壁:营地

C.桧将械送金人                     械:刑具

D.假僧舍居之                       假: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         ②此山东忠义之士也

B.①宗弼盛怒,劫而缚之             ②豫悚而立曰

C.①然以汝为儒士                 ②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

D.①志在为国复仇                   ②颇为诸公所知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为身长七尺 / 疏眉/秀目望之 / 如神仙 / 杨企道者 / 遇之溪上 / 企道曰 / 必奇士也

B.汝为身长七尺 / 疏眉秀目 / 望之如神仙 / 杨企道者 / 遇之溪上 / 企道曰 / 必奇士也

C.汝为身长 / 七尺疏眉 / 秀目望之 / 如神仙 / 杨企道者遇之 / 溪上企道曰 / 必奇士也

D.汝为身 / 长七尺 / 疏眉秀目 / 望之 / 如神仙 / 杨企道者遇 / 之溪上 / 企道曰 / 必奇士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汝为在寿春单独将国书交给宗弼,宗弼盛怒,宋汝为临危不惧;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死亡危险,后到了京师。

B.宋汝为先向高宗皇帝面陈边事,得到赞许;宋汝为逃回南宋后向朝廷献《恢复方略》,当时秦桧掌管国事,《恢复方略》被搁置不问。

C.秦桧下令捉拿宋汝为,宋汝为得到消息后改名换姓,徒步入蜀,与杨企道结为至交;秦桧死后,杨企道劝他回朝廷被他婉拒。

D.家仇国恨集于一身,宋汝为立志复仇报国,只是命运多舛,均无法实现,常常借酒浇愁,以泪洗面。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4分)

②业已至此,夫复何言。(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宋汝为“尚气节”的两个事例。(可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

文言实词

C

械:拘役;拘捕.

6:

文言虚词

A

A.助词,的; B. 表示承接/表修饰; C.表原因/,表目的;D.替/表被动 。

7:

文言断句

B

①“七尺”指宋汝为的“身长”,不是指“疏眉”,且“身长”不能断开,正确的断句为“汝为身长七尺 / 疏眉秀目”;②宋汝为“身长”“眉”“目”给人的整体印象“如神仙”,正确的断句为“望之如神仙”;③“遇之溪上”为状语后置句,“杨企道”是人名,正确的断句为“杨企道者 / 遇之溪上 / 企道曰 / 必奇士也”。

8:

信息筛选

A

“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死亡危险”有误。根据原文可知,宗弼让宋汝为去见刘豫,宋汝为宁愿被处死也不愿见他。

9.①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祸害(“祸福”可视为偏义复词,偏向“祸”),用忠义的道理勉励他,想让(他)回归朝廷

(评分标准:“开陈”1分;“勉以忠义”介宾后置句式,1分;使(之),省略句,1分;句意1 分)

②(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还用说什么呢?

(评分标准:“业” 已经。例如,《黄生借书说》:“若~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1分;“何言”宾语前置句式,1分;句意1 分)

(2)文中第二段侧重写汝为尚气节,主要句子有①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②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③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④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任选2点即可,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译文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侵犯京师,(宋汝为)全家被害。(宋)汝为想报国家与父兄的仇恨,建炎三年,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宋汝为拜见部使者陈述边境之事,部使者送他到皇帝的行营去陈述,高宗皇帝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特增补他为修武郎,做为京东运判杜时亮的副手,奉送国书出使金国。

当时刘豫做东平节度使,丞相吕颐浩想通过宋汝为送信给刘豫。宋汝为行程中暂时停留寿春的时候,遇到完颜宗弼(金兀术)的军队,不(能够)与杜时亮相见,宋汝为独自驱马进入完颜宗弼军营,将要呈上国书。宗弼十分生气,劫持并捆绑了宋汝为,想加以凌辱。汝为全无惧色,宗弼考虑宋汝为不屈服,于是解开绳子接纳他,并说:“这是山东忠义之士呀。”并让他前往去见刘豫,宋汝为说:“只愿意被处死做南宋的鬼,怎能够忍心背叛朝廷,对所担任的使命不忠。”宋汝为坚决抗争不前行,最终才回到京师,濒临死亡的情境有四次。

刘豫称帝后,宋汝为拿着丞相吕颐浩的信给他,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祸害(“祸福”可视为偏义复词,偏向“祸”),用忠义的道理勉励他,想让(他)回归朝廷。刘豫惊惶失措地站起说:“你这个使者!你这个使者!让我自新南归朝廷,谁能以我为忠臣呢,难道不见张邦昌的事情吗?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还用说什么呢?”就拘留了汝为。但因为汝是一名读书人,于是用授官职为通直郎、同曹州知府利诱他,宋汝为坚决推辞。

绍兴十三年,汝为逃亡回归南宋,作《恢复方略》献给朝廷,并且说:“现在和好盟约虽然已经签订,考虑金人一定会违背盟约,不可立刻实行盟约。”当时秦桧掌管国事,把汝为的《恢复方略》置之不理。高宗记得他的忠义,特让宋汝为转任通直郎。

过了很久,有人向金人告发宋汝为用蜡书秘密地给南宋朝廷送机密情报的事,于是金人到处搜查却没有找到,不久(金人)得知宋汝为逃回南宋。秦桧将要捉拿宋汝为要把宋汝为送给金国,宋汝为改名为赵复,徒步逃到蜀地。宋汝为身高七尺,宽眉秀目,远远看去如同神仙一般。杨企道在溪上遇上他,说“这必定是一位奇人。”款待收留了他,见宋汝为谈吐不凡,洞悉古今,靖康间离乱事一一说,企道更加惊讶,于是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借寺庙中让他住了下。

秦桧病死后,汝为说:“朝廷没有了这个大害虫,恢复中原将指日可待了。”杨企道劝他(进朝廷重新)从事过去的政事,汝为慨然叹息说:“我从小读书,挺身而出,立志替国复仇,收复故土,(这份理想)颇被大家户熟知,(可是我的)命运不好,被权臣(秦桧)迫害,现在我已经老了,新任的掌权人,没人知道我。”宋汝为崇尚气节,博闻多识,饮酒能喝到一斗也不见他醉,有时唱歌有时痛哭,涕泪齐下。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囯家及父兄之仇,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奉国书使金。时刘豫节制东平。汝为遇完颜宗弼[注]军,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曰:“死固不辞,然衔命出疆,愿达书吐一辞,死未晚。”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豫僭号,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遂连结先陷于北者凌唐佐等为腹心,以机密归报朝廷。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械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居之。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态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令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将终,神气不乱。汝为做傥尚气节,博物洽闻。其妻钱莫知汝为死,诣登闻鼓院以状进,诏索之不得。其子以汝为之死哀诉于朝,参知政事虞允文等以闻,特官一子。

(选自《宋史·宋汝为传》,有删改)

[注]完颜宗弼,金国将领。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

B. 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

C. 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

D. 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在,“行在所”的省称。皇帝或大臣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或大臣出行所到之地。

B. 古代国书应用范围广,除了派遣使节外也常用于向对方陈述某项立场、交涉重大问题。

C. 僭:文中指越礼。超过自己的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礼仪行事。僭号:冒用帝王称号。

D. 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官民击鼓上闻,以陈冤屈,或者陈谏议,称为“登闻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汝为遭遇不幸,痛斥仇人。金国人入侵京城,他全家除自己外都被杀害,他被朝廷派往金国,在金国,他不惧威胁,义正词严地反击了敌人。

B. 宋汝为忠诚刚直,为国效力。他竭力劝说叛臣刘豫归顺朝廷,劝阻无效,反被刘豫拘留,但他利用宋朝滞留金国的一些官员,把机密大事报告宋朝。

C. 宋汝为关心国事,被人迫害。他逃回宋朝,向朝廷陈述当时的形势,提醒朝廷不要因和谈而放松戒备,但权臣秦桧置之不理,反而要把他押送到金国去。

D. 宋汝为结交知己,壮志未酬。他逃到蜀地,遇到杨企道,两人结为知交;他立志恢复中原,最终客死他乡,其妻得知其死讯后为其诉冤,朝廷不予受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死固不辞,然衔命出疆,愿达书吐一辞,死未晚。

(2)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死本来在所不辞,但是接受命令出境,希望送到国书说一句话,再死不迟。

(2)有人向金国人报告,宋汝为用蜡丸书信泄露他们机密的事,大肆搜捕没有抓获,不久知道宋汝为已经回南方。

参考译文: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国人入侵京城,宋汝为全家都被杀害。宋汝为想报国家和父母兄弟的仇,拜见部使者陈述边疆战事,部使者派他到皇帝驻地陈述政见。宋高宗嘉奖采纳,特别补官担任修武郎。送国书出使金国。当时刘豫管辖东平。宋汝为碰到完颜宗弼的部队,独自骑马进入金国人的军营,将要交上国书。完颜宗粥勃然大怒,劫持捆绑了他,想杀害差辱他。宋汝为完全没有害怕的种色,说:“死本来在所不辞,但是接受命令出境,希望送到国书说一句话再死不迟。”完颜宗弼看宋汝为不屈服,就解开捆绳。刘豫僭位称帝,宋汝为拿吕颐浩的书信给他看,启发陈述祸福利害,用忠义之道勉勵他,让他归顺朝廷。刘豫惶恐地站起来说:“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又还能说什么。”就拘留宋汝为。但认为宋汝为是个儒生,于是授予通直郎、同知曹州的官职来诱惑他,宋汝为坚决拒绝。(宋汝为)于是联通以前失陷在北方的凌唐佐等人作心腹,把机密大事报告宋朝廷。宋汝为逃回来,写了《恢复方略》献给朝廷,并且说:“现在和谈虽然已经确定,估计敌人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能马上放松戒备。”当时秦桧掌权,放在一边不过问。有人向金国人报告,宋汝为用蜡丸书信泄露他们机密的事,大肆搜捕没有抓获,不久知道宋汝为已经回南方。秦桧将要捆绑宋汝为交给金国人,宋汝为改变姓名为赵复,步行进入蜀地。宋汝为身高七尺,淡眉秀目,看上去好像是神仙。有个叫杨企道的人,在溪边遇到他,杨企道说:“一定是位奇士。”招待挽留他,看他议论豪迈奋发,通晓古今,靖康年间离散祸乱的事讲得清清楚楚,杨企道更加惊讶,于是定为知交,借僧人的房屋給他住。秦桧死了,宋汝为说:“朝廷除去了这条大蛀虫,中原国土的恢复有望了。”杨企道劝他重整旧业,宋汝为感慨叹息说:“我从小读书。奋力投身一度出来做官,志向在于为国报仇,收复国土,很受各位赏识。命途舛错运气不好被权臣倾轧排挤,现在老了。最近朝廷提拔的贵人,没有了解我的人。”临终,精神气色不速乱。宋汝为卓越不群崇尚气节,博学广闻。宋汝为的妻子钱氏不知道宋汝为已经去世,到登闻鼓院投递诉状,朝廷下诏寻找宋汝为没找到。宋汝为的儿子把宋汝为的死讯悲痛地告诉朝廷,参知改事虞允文等人告诉皇帝,特恩授官宋汝为的一个儿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宋史·宋汝为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宋史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