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聊斋志异大鼠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大鼠赏析

原文

万历间[1],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噉食。适异国来贡狮猫[2],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3],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5], 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6],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7],何异鼠乎!

翻译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种大老鼠和猫一样大,危害很大。朝廷向民间征集了很多好猫来捕大老鼠,结果都被大老鼠吃掉了。

正巧,这时候从外国进贡来一只狮猫。这只狮猫全身毛白如雪。太监把这只猫抱到有大老鼠的房子里,关上门,然后从门缝里悄悄偷看猫的动静。狮猫蹲了好久,那大老鼠才从洞穴里探头探脑地出来。它一见狮猫,就发怒地扑过来。狮猫躲避开大老鼠,跳到桌上;大老鼠追上来,狮猫又跃到地上,就这样上上下下有上百次。大家都认为狮猫和其他猫一样害怕大老鼠,是个无用之辈。后来,大老鼠跳跃得渐渐迟慢了下来,肥大的肚子喘得一鼓一鼓的,蹲在地下稍息。狮猫见机突然猛扑而下,用爪子抓住大老鼠头顶的毛,张口咬住大老鼠的脖颈,猫鼠在地上咬斗,狮猫呜呜地吼叫着,大老鼠吱吱地扭动挣扎着。人们急忙开门进去看,大老鼠的头已被狮猫咬碎了。

大家这才明白,狮猫一开始躲避大老鼠,并不是害怕,而是避开大老鼠的锐气,待消耗完它的体力后,乘其疲惫松懈时再攻击。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狮猫是在用智谋。哎,那种匹夫之勇的粗人,只会怒目按剑,和这只大老鼠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

[1]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公元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年。

[2]狮猫:猫的一种,俗称狮子猫。长毛巨尾,较名贵。

[3]逡巡:徘徊不前的样子。

[4]无能为:无本领,无所作为。

[5]跳掷:跳跃。

[6]“彼出则归”二句:《左传·昭公三十年》:“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楚必道敝。”讲的是用运动战术敝敌制胜。此话用其意。

[7]匹夫按剑:指庸人斗狠,勇而无谋。匹夫,庸人。按剑,怒貌。意本《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 敌一人者也。”

赏析

《大鼠》先叙事件的因由,简明扼要;继而集中笔力描绘猫鼠搏斗过程,有声有色,动作、气氛都十分真切,强弱之势的互易和狮猫克敌制胜的情状鲜明如画;最后即事评论,点出猫以智胜,而归结到专逞勇力者之无能,起结井然。

作者三言两语,就将光度集注于事件的戏剧性高潮,简略过程而突出重点。在猫鼠斗争的紧张情状的绘写中,还巧妙地插入写了潜窥者的议论:“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然后笔锋陡转,以猫的取胜反证了窃议者的浅薄,说明以皮相取人的窃议者亦“何异鼠乎”。贬在不言中,并使情节的演进有了可喜的顿挫,确是高手的妙笔。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