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1]。刳木为龙[2],绘鳞甲,饰以金碧[3];上为雕甍朱槛[4];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馀,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堕。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5],预调驯之[6],堕水而死,勿悔也。吴门则载美姬[7],较不同耳。
镇江有蒋氏童阿端,方七岁,便捷奇巧,莫能过,声价益起,十六岁犹用之。至金山下[8],堕水死。蒋媪止此子,哀鸣而已。阿端不自知死,有两人导去,见水中别有天地;回视,则流波四绕。屹如壁立。俄入宫殿,见一人兜牟坐[9]。两人曰:“此龙窝君也。”便使拜伏。龙窝君颜色和霁,曰:“阿端伎巧可入柳条部。”遂引至一所,广殿四合。趋上东廊,有诸少年出与为礼,率十三四岁。即有老妪来,众呼解姥。坐令献技。已,乃教以钱塘飞霆之舞,洞庭和风之乐[10]。但闻鼓钲喤聒,诸院皆响;既而诸院皆息。姥恐阿端不能即娴,独絮絮调拨之[11];而阿端一过,殊已了了。姥喜曰:“得此儿,不让晚霞矣!”
明日,龙窝君按部[12],诸部毕集。首按夜叉部:鬼面鱼服[13];鸣大钲,围四尺许;鼓可四人合抱之,声如巨霆,叫噪不复可闻。舞起,则巨涛汹涌,横流空际,时堕一点星光,及着地消灭。龙窝君急止之,命进乳莺部:皆二八姝丽,笙乐细作,一时清风习习,波声俱静,水渐凝如水晶世界,上下通明。按毕,俱退立西墀下。次按燕子部:皆垂髫人[14],内一女郎,年十四五已来,振袖倾鬟,作散花舞[15];翩翩翔起,衿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随风飏下,飘泊满庭。舞毕,随其部亦下西墀。阿端旁睨,雅爱好之。问之同部,即晚霞也。无何,唤柳条部。龙窝君特试阿端。端作前舞,喜怒随腔,俯仰中节[16]。龙窝君嘉其惠悟[17],赐五文袴褶[18],鱼须金束发[19],上嵌夜光珠。阿端拜赐下,亦趋西墀,各守其伍[20]。端于众中遥注晚霞,晚霞亦遥注之。少间,端逡巡出部而北,晚霞亦渐出部而南;相去数武,而法严不敢乱部,相视神驰而已[21]。既按蛱蝶部:童男女皆双舞,身长短、年大小、服色黄白,皆取诸同[22]。诸部按已,鱼贯而出[23]。柳条在燕子部后,端疾出部前,而晚霞已缓滞在后。回首见端,故遗珊瑚钗,端急内袖中。
既归,凝思成疾,眠餐顿废。解姥辄进甘旨,日三四省,抚摩殷切,病不少瘥。姥忧之,罔所为计,曰:“吴江王寿期已促[24],且为奈何!”薄暮,一童子来,坐榻上与语,自言隶蛱蝶部。从容问曰:“君病为晚霞否?”端惊问:“何知?”笑曰:“晚霞亦如君耳。”端凄然起坐,便求方计[25]。童问:“尚能步否?”答云:“勉强尚能自力。”童挽出,南启一户;折而西,又辟双扉。见莲花数十亩,皆生平地上;叶大如席,花大如盖[26],落瓣堆梗下盈尺。童引入其中,曰:“姑坐此。”遂去。少时,一美人拨莲花而入,则晚霞也。相见惊喜,各道相思,略述生平。遂以石压荷盖令侧,雅可幛蔽;又匀铺莲瓣而藉之,忻与狎寝。既,订后约,日以夕阳为候,乃别。端归,病亦寻愈。由此两人日一会于莲亩。
过数日,随龙窝君往寿吴江王。称寿已,诸部悉还,独留晚霞及乳莺部一人在宫中教舞,数月,更无音耗,端怅望若失。惟解姥日往来吴江府;端托晚霞为外妹[27],求携去,冀一见之。留吴江门下数日,宫禁森严,晚霞苦不得出,怏怏而返。积月余,痴想欲绝。一日,解姥入,戚然相吊日:“惜乎!晚霞投江矣!”端大骇,涕下不能自止。因毁冠裂服[28],藏金珠而出,意欲相从俱死,但见江水若壁,以首力触不得入。念欲复还,惧问冠服,罪将增重。意计穷蹙,汗流浃踵。忽睹壁下有大树一章,乃猱攀而上[29],渐至端杪;猛力跃堕,幸不沾濡,而竟已浮水上。不意之中,恍睹人世,遂飘然泅去。移时,得岸,少坐江滨,顿思老母,遂趁舟而去。抵里,四顾居庐,忽如隔世。次且至家[30],忽闻窗中有女子曰:“汝子来矣。”音声甚似晚霞。俄,与母俱出,果霞。斯时两人喜胜于悲;而媪则悲疑惊喜,万状俱作矣。
初,晚霞在吴江,觉腹中震动,龙宫法禁严,恐旦夕身娩,横遭挞楚;又不得一见阿端,但欲求死,遂潜投江水。身泛起,沉浮波中,有客舟拯之,问其居里。晚霞故吴名妓,溺水不得其尸。自念䘕院不可复投[31],遂日:“镇江蒋氏,吾婿也。”客因代贳扁舟[32],送诸其家。蒋媪疑其错误,女自言不误,因以其情详告媪。媪以其风格韵妙,颇爱悦之;第虑年太少,必非肯终寡也者。而女孝谨,顾家中贫,便脱珍饰售数万。媪察其志无他,良喜。然无子,恐一旦临蓐,不见信于戚里,以谋女。女曰:“母但得真孙,何必求人知。”媪亦安之。会端至,女喜不自已。媪亦疑儿不死;阴发儿冢,骸骨具存。因以此诘端。端始爽然自悟[33];然恐晚霞恶其非人,嘱母勿复言。母然之。遂告同里,以为当日所得非儿尸,然终虑其不能生子。未几,竟举一男,捉之无异常儿[34],始悦。久之,女渐觉阿端非人,乃曰:“胡不早言!凡鬼衣龙宫衣,七七魂魄坚凝[35],生人不殊矣。若得宫中龙角胶,可以续骨节而生肌肤,惜不早购之也。”
端货其珠,有贾胡出资百万[36],家由此巨富。值母寿,夫妻歌舞称觞[37],遂传闻王邸。王欲强夺晚霞。端惧,见王自陈:“夫妇皆鬼。”验之无影而信,遂不之夺。但遣宫人就别院传其技。女以龟溺毁容[38],而后见之。教三月,终不能尽其技而去。
翻译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江浙一带到了这天,人们有在江河上斗龙舟嬉戏的风俗:将那粗大的树段一剖为二,然后把里面挖空,刳为龙的形状,在周身绘上龙的鳞甲,涂上金色后闪闪发光;在龙舟的上面再架起雕着花的屋脊,并用红色的栏杆支撑住。龙舟的尾部向上翘起,有丈把高;还要从雕花的“龙脊”上引下布条做的绳索,系在木板二端,让儿童在那垂下的木板上做各种滑稽的动作,在龙舟上翻跟头上舞下跳。那龙舟下自然便是滚滚江河之水,游戏中险象环生,一不小心极易堕入水中,这种演出往往使人看着胆颤心惊。
因此,有专门训练儿童来做这种表演的人,这些人往往以重金利诱孩子的父母,并对他们说,去了以后先加以调教和训练,一旦成名了孩子就成了“摇钱树”,但万一不慎失足堕江而死不得反悔。而在苏州地区,则往往会在那龙舟上载上年青貌美的女子,这与其他地方稍有不同。
那时,镇江有个蒋姓的孩子,名阿端,年方七岁时,便身形轻捷灵巧,在那舟上的表演无人比得过,所以他的声价不断抬高,一直到了十六岁,人们还是要请他去斗龙舟。
可是,就在那一年,阿端在镇江金山表演斗龙舟时,不慎失足堕入江中而死。阿端的母亲只有此一个儿子,不免每天哀哭,伤心不已。
再说那堕入江中的阿端,他可并没发现自己死去,只是觉得有二个人引着他来到了一个不同与水上的地方。他四面看去,水流和水波四周壁立,就像是水墙一样。不一会他来到了一座宫殿里,只见那大殿上端坐着一位头带盔甲的人。二个引他来此的人说:“那人是龙窝的王爷。”让他跪拜。那个王爷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以你的技巧,就去柳条部吧”。于是有人将他引至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阿端走上东面的走廊,有许多少年出来与他相迎见礼,这些少年大概也都在十三四岁。
这时,有个老太婆走了过来,大家都称她为“解姥”。那解姥姥坐下后,就让大家表演戏龙舟的技能,然后又教他们“钱塘飞霆舞”以及“洞庭和风之乐”。只听得鼓声锣鸣杂杂喧噪,使得那宫殿里的许多院落都能听到此响声。而后,解姥姥恐怕阿端不能马上就娴熟地跳那舞,就不厌其烦地亲自去“调拨”他,谁知阿端只练一遍,便早已娴熟明白了。姥姥喜自不禁地说:“有了这孩子,不逊于晚霞了!”
第二天,龙窝的王爷把各表演的部门召集在一起,进行“汇报演出”。
第一个上场的是“夜叉部”,出来的人都是像鬼一样的面孔,身着鱼皮一样的衣服,敲着的大锣直径有四尺多长,而一面大鼓更是需要四个人才能合抱。一时间声音如雷鸣般大作,其他声音不可复闻。只见那鬼舞跳起来后,巨涛涌出,横流天际似的,而后又像一点点的星光,堕地无影。
第二个进场的是“乳莺部”,只见进来的都是些“二八佳人姝丽”,她们和着细细的笙乐声跳起了舞。一下子让人感到清风习习而起,水的波涛声也寂静了下来,四周的水凝结成了“水晶世界”,上下透明似的。舞毕,她们都退立于靠西面的台下。
再下来是“燕子部”,都是些未成年的女孩子。内中有一女郎,年龄在十四五岁以下,她甩起了长袖飘动着长长的头发,像天女散花一样,翩翩起舞,周身飘现出了许多五彩花朵,那些花朵随着舞动而起的风绵绵而落,不一会儿便飘满庭院。舞毕,那女郎随着燕子部的人一起,也去立在了西面的台下。
阿端在一旁斜看过去,心里喜爱起这女孩来,不免问了同部门的人,有人就告诉他,她就是晚霞。
一会儿,唤到了“柳条部”上场,龙窝的王爷有意要试一下阿端。阿端向前作舞,喜怒随着唱出的声音而变化,抬头低首都很有节制。王爷非常满意,表扬了他的悟性,并且嘉奖给他一件五彩花纹的连裤上装,那衣服上索着鱼须状的金丝框,那框上还嵌有一颗大大的“夜明珠”!
阿端拜谢了王爷后,也回到了西边的台下,走进了自己的队伍。阿端在人群里远远地看着晚霞,而此时晚霞也正好在遥遥地注视着他。一会儿,阿端甚至走出了队伍,向着晚霞靠近过去,而此时晚霞姑娘也渐渐地离开了队伍向他走来。二人之间相去的距离仅仅只有几步之遥。
因为纪律严格,二人都不敢把队伍搞乱,只能互相相看心驰神往,一见钟情的滋味真是美妙。
下来出场的是“蛱蝶部”,童男童女双双起舞,身高、黄白的服装都是一样的。
各部都表演完后,便鱼贯退出。阿端所在的“柳条部”跟在了晚霞姑娘所在的“燕子部”后面走出,阿端急步上前窜到了队首,而阿霞也已缓落在后,变成了燕子部的队尾。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阿霞回过头去看到阿端,故意丢了一支珊瑚钗在地上,阿端急忙拾起来放进了袖子里。
回去以后,阿端茶饭不思难以入眠。解姥知道了以为他病了便前来看望,给他带来了许多美味食物,一天三四次地来看他,抚摩着他的手殷切慰问,但阿端的病也不见有好转。姥姥很是担忧,但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她着急地说:“吴江王的大寿日子已近,你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啊”。
这天傍晚,进来一位童子,他坐在阿端的床边说:“我是蛱蝶部的。你的病是不是因为晚霞?”阿端惊问道:“你怎么会知道的?”那童子笑答到:“那边阿霞也和你一样着呢。”听到此,阿端凄然坐起,问那个童子有何解决的办法。那个童子就问他:“你还能走路么?”阿端说:“勉强能走两步。”
童子扶他走出了门,然后开启了南面的一间房门,往西面一拐,打开了另一扇对开门。只见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莲花池,约有数十亩。那些莲花都生在平地上,叶子像席子那么大,花像盖子那么大,落下的花瓣堆在花梗周围高达一尺。那童子对阿端说:“你先在此坐会儿罢。”说完便离开了。
过了不久,只见有一美人拨开了莲花叶子来到阿端面前,此人正是晚霞。二人相见不免都感到十分惊喜,遂互相道起了相思之苦,各自也向对方诉说了些平生经历。
后来,他们就用一些石块压住四边的荷叶,使那叶子竖立起来,这样,荷叶就成了一道障人眼目的屏蔽;他们还将荷叶均匀地铺在了地上以作垫被,然后不免进入了巫山云雨的境界。完事后,二人就互订盟约:每天黄昏时分在此相会,不见不散。阿端、晚霞二人回去后,病也就不治而愈。由此,二个每天一会于莲池中。
又过了几天,阿端和晚霞都随着龙窝的王爷去为吴王祝寿。祝寿结束后,各部人马都打道回府,而独留下晚霞及“乳燕部”一人,让她们在吴王宫里教习舞蹈。几个月过去了,阿端也不见晚霞回来,毫无音讯。为此阿端每天怅然若失。
因为只有解姥姥经常会往来吴王宫,所以阿端对解姥谎称自己是晚霞的表哥,让姥姥带他去那里见表妹晚霞一面。到了吴王宫都已过了几天了,因为王宫的戒备森严,晚霞还是不能出来与阿端相见,阿端也就只得怏怏而返。
就在这样思念着晚霞的日子里又过了数月,阿端几乎要伤心欲绝了。一天,解姥姥来了,她抚摸着阿端的手说:“晚霞投江死了。”阿端听此言大惊,泪如雨下,不能自禁。他扔了帽子撕破了衣服,把王爷所送的“夜明珠”和晚霞所遗的“珊瑚钗”藏在袖子里,意欲相随了晚霞一块去死。可是那四面的江水好像石壁一样,阿端用头顶身撞还是撞不开“水墙”,他想返回去,又怕有人问起他帽子和衣服损毁的事情,真相万一败露将会受到重罚。
阿端无计可施,汗流浃背,连脚底都湿了。突然他看见那水壁下面有大树一棵,阿端不免大喜过望,急急地爬了上去,并像猴子一样地攀上了树稍,他闭起眼睛奋力一跃,还好没有沾到水,当他再次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竟然已浮在了水面上。真是不觉之间,地下人间二重天似的。阿端游了一会游上了岸,在江边坐下休息,突然就想起了老母亲,所以他就乘着一条小船返回了家中。
到了故里,远远看到自家的房子,好像隔世一样。他跌跌冲冲地走到家门口,忽然听见窗子里面有女子声音:“你儿子来了。”那声音很像晚霞。
一会儿,一女子扶着他母亲一块儿出来。果然是晚霞。这时候二个人喜胜于悲,而阿端的老母亲则有些不相信这突然发生的事情,又是怕又是喜又是惊又是疑,万状都出来了。
原来,晚霞在吴王宫教舞时,有一天她突然觉得自己的肚子里有震动的感觉,知是腹中已结有阿端的“龙珠”,不禁惊恐起来。因为龙宫“法律”禁严,必定为所不容,一旦分娩下来,要遭鞭挞;又一时不能与阿端相见,无依无靠。晚霞思来想去实无办法,只能想到了死。于是趁人不备时晚霞便将自己投入了吴江!
晚霞跳入水中后沉不下去,而是身体不由自主地被江水托起,随水遂荡。此时正好有一艘客船经过此地,将晚霞救起。那船上的人问晚霞的来由:“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而晚霞害怕人们将她送往妓院,于是就像那些刚刚死里逃生的人一样,神志不清地想了一会说:“小女子夫婿姓蒋,家在镇江。”于是,那客船上的好心人便代为出资,租了一叶扁舟,嘱梢公将晚霞送归故里镇江。
一开始看到晚霞,听其所述,那蒋家妈妈怀疑这女孩脑子有问题,所说的都是胡言乱语,但晚霞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并一再把她与阿端相遇相识相爱的经历详细说给蒋妈妈听,蒋妈妈也就不太怀疑了。
蒋妈妈看到晚霞相貌美丽端庄,体态婀娜多姿,人品婉妙幽杳,也就喜欢起来。但是蒋妈妈心里还是认为,晚霞年纪太小,是不会长久为她儿子守寡的。
晚霞走进屋内,只见得这蒋家空徒四壁,一贫如洗,于是便脱下她身上所有珍贵的饰物,拿到街上卖了数万元钱,并把这些钱全部给了蒋妈妈。从这件事上,蒋妈妈觉得晚霞已是下定决心要做蒋家的人了,便更喜欢起了晚霞姑娘。
但是,蒋妈妈又想,自己的儿子都已堕江而死,这一事实众乡亲也都知道,万一晚霞分娩,人们要说她在儿子死了这件事上说谎,所以蒋妈妈就问起晚霞到时候如何应答人们的疑问?而晚霞却说:“妈妈只要知道得了一个真的孙子就行,没有必要让人们都知道么。”听了晚霞一番的劝解,蒋妈妈也就释然起来。
现在,阿端又回到家中,晚霞和蒋妈妈当然都高兴万分,喜极而泣。蒋妈妈不免怀疑起阿端是否真是已经亡故这事。于是就在暗地里请人挖掘起了儿子的棺材,只见里面确实存有骸骨。所以蒋妈妈便诘问阿端:这都是怎么会事?
阿端知事情的原委后,也就爽然悟出了道理:自己实际上真是个“鬼”!这样,阿端不免害怕起晚霞会厌恶于他离他而去,故让其母亲替他保密此事,蒋妈妈当然是同意的了。
后来,蒋妈妈对众乡亲说:当日儿子堕江后并未就死,而是被人救起,现在已平安回家,那座坟里只是个“无名尸”。虽如此说,蒋妈妈心知肚明,恐怕晚霞并不能替他们蒋家生出子息。
过了不久,晚霞还是为蒋家生下了一个男婴,举到亮处反复细看,这孩子也并无什么异常的地方。所以蒋家都开心了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阿端是鬼而非人的这件事情,还是让晚霞有所察觉。晚霞责问阿端:“你怎么不早说?凡是鬼穿了龙宫的衣服以后,七七四十九天后,魂魄就坚固地凝聚不散,跟活人没什么两样了。不过,假如可以获得龙宫里才有的“龙角胶”,便可以让死人续上骨节,长出肌肤,早知道了,就把那仙药买回来多好啊。”于是,阿端将那颗王爷奖给他的“夜明珠”拿去市场上变卖,恰逢得一位巨贾识货,愿出资百万加以购入。蒋家获此“横财”,一夜之间便成为了巨富人家。
这天,正值蒋妈妈大寿,小夫妻俩不免起舞斟酒,祝妈妈长寿安康。谁知这歌舞之声传到了隔壁一个有钱有势的淮王耳朵里,那淮王见晚霞貌若天仙,便欲强行夺来为妾。阿端感到害怕,便对淮王说:“我们夫妻二人都是鬼。”并用鬼无影的方法验证给那淮王看,淮王也就信以为真了。
但是那淮王并不死心,还是要将晚霞捉进宫里,让她在另外的一处宫殿里教习小姐丫环们舞技。晚霞万般无奈,只得先以龟尿把自己的容颜毁掉,然后才出去见那淮王。
晚霞在淮王宫里教了三个月,终因她的舞技已经不可能尽情发挥而被淮王赶了出来。
注释
[1]吴越间:古代吴国和越国所辖地区。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2]刳(kū枯)木:将整木挖空。
[3]金碧:指金黄色和青绿色的油彩。
[4]雕甍(méng盟)朱槛:雕饰的屋脊和红色的栏杆。指龙舟上的轩宇。甍,屋脊。
[5]啖:收买。
[6]调驯:训练使之娴熟。
[7]吴门:古吴县的别称,即今苏州市。因其地为春秋时吴都,故称。
[8]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的长江中,后沙涨成陆,现已与南岸相连。
[9]兜牟:头盔,古称“胄”。这里指戴着头盔。
[10]“钱塘飞霆之舞”二句:均是作者虚拟的舞乐。唐人李朝威《柳毅传》曾写龙王钱塘君愤怒冲出龙宫解救龙女,当时“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归来后,“笳角鼙鼓,旌旗剑戟,舞万夫于右”,其势激昂豪迈,使人心惊胆战。“钱塘飞霆之舞”或取意于此。继而洞庭君为庆贺公主还宫,则“金石丝竹,罗绮珠翠,舞女于左”,乐声幽雅舒缓,如泣如诉。“洞庭和风之乐”或取意于此。
[11]絮絮:唠唠叨叨地讲个不休。调拨:指点、教导。
[12]按部:检查各部。按,审查,查验。
[13]鬼面鱼服:着假面,佩鱼服。鱼服,用鱼的皮革做成的箭袋。
[14]垂髫:此指女子未笄前之发式;不束发,头发下垂。
[15]散花舞:天女散花之舞。《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女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
[16]“喜怒随腔”二句:谓其喜怒表情随着乐曲内容而变化;舞蹈动作按照音乐节拍而展开。腔,声腔。节,音乐的节奏。
[17]惠悟:聪明过人,领悟较快。惠,通“慧”。
[18]五文袴褶(xí习):五彩的军服。五文,五彩。袴褶,古时一种裤子连着上衣的军服。
[19]鱼须金束发:鱼须形金丝所制的束发。束发,童子束发为髻的饰物。
[20]各守其伍:各自保持队形。
[21]神驰:神往,心意向往。
[22]皆取诸同;皆选取同样的。
[23]鱼贯:首尾相连,一个接着一个。
[24]寿期已促:祝寿的日期已近。促,迫近。
[25]方计:解决的办法。
[26]盖:伞。
[27]托:托辞。外妹:表妹。又,同母异父之妹,也称外妹。《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28]毁冠裂服:指阿端把所着龙宫中的衣冠脱下撕毁。
[29]猱(náo挠)攀:像猿猴那样攀缘而上。猱,猿类。
[30]次且:同“趑趄”,行走困难的样子。
[31]䘕(háng杭)院:即“行院”;妓院。
[32]贳(shì士):雇用。扁(piān偏)舟:小船。
[33]爽然:清醒的样子。
[34]捉:抚抱。
[35]七七魂魄坚凝: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飘忽的魂魄就能坚实地凝聚起来。
[36]贾(gǔ古)胡:做买卖的胡人,指外国商人。
[37]称觞:举杯敬酒;指祝寿。
[38]龟溺:龟尿。据说龟尿沾污肌肤不易脱落。毁容:弄丑自己的容貌。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