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①,见天道。其出弥远②,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
〔注释〕 ①闚:傅奕本作“窥”。“窥”、“闚”相通,指看、望的意思。牖:窗。 ②弥:越。 ③不见而明:王弼本“明”作“名”,故蒋锡昌说:“‘名’、‘明’古虽相通,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一章,‘不自见,故明’。五十二章,‘见小曰明’,皆‘见’、‘明’连言,均其证也。此当据张本改。”(《老子校诂》)张嗣成本作“明”。
〔赏析〕 本章为老子的认识论。老子认为人的智性能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的程度;而有这种认知能力的人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之所以提出要“知天下”、“见天道”,是由于天地不可形尽、非目力足力所能及,因而老子不满足于感官耳目、知性经验,而强调起人的心智作用和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观其大有,得其大全。这就如徐梵澄《老子臆解》中所说的:“人之智性,本至灵至明,不囿于耳目之知者也……识之知浅,智之知深,明则灵且大矣。识之知,见闻之类也;智之知,思虑之谓也。明则超乎见闻、思虑。”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呢?徐梵澄说:“精神不淫(滛)于外,返观内省,一归于恬愉虚静,久乃发其本有之灵明,则可以知者大。”(《老子臆解》)陈鼓应说:“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译及评介》)
诸如这些,大概均源于理学家所说的“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明吕坤《呻吟语·存心》)。也即如明高濂所说:“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更即如庄子所言:“以恬养知(智)。”(《庄子·缮性》)
而净化欲念,清除蔽障,归于虚静也真能增神明。清纪昀说;“余五六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暗,十岁后遂全无睹”,“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反之如能嗜欲日减则神明日增。
有了这些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在老子看来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所以邵雍能闻杜鹃声而知天下事(《邵氏闻见录》卷十九)、董仲道能见苍白两鹅而知国讳(《世说新语》转引王隐《晋书》)……诸如这些,除有赖于至灵至明的智性敏悟外,恐怕还有赖于这些人头脑中沉淀下来的物候征兆、历史知识等,所以能“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