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致虚极①,守静笃②。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⑤。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⑥。复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⑨,容乃公B10,公乃全B11,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①虚:心灵空明无欲。极:极度、极点。 ②静:无为安静。笃:彻底。 ③作:生长活动。复:往复、回复、循环。 ④芸芸:草木繁盛纷杂。 ⑤根:根本、本原。 ⑥归根:回归本原。复命:复归原赋予的本性。 ⑦常:天地万物运动变化中的不变法则(原则)。 ⑧明:认识、了解事物运动变化中的法则,叫做“明”。 ⑨容:包容的意思;河上公注:“无所不包容。” ⑩公:大公、公平。 ⑪全:无所不周普(王弼注)。
〔赏析〕 本章老子一开始强调主体修养——“致虚极,守静笃”,认为如此能观察到天地万物纷纷芸芸,然后复归其根的整个过程。这种复归其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实际上是老子之“道”的另一种称谓,主体修养——“致虚极,守静笃”也可从中引出)。既然“静”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所以又可称为“常”;遵守这“常”的原则,就不会轻举妄动。运用到社会生活,就能包容、大公、周全,使人终身免于危殆。
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工夫,如同老子之“道”怎么样看都行一样,怎样做怎样行。所以“致虚”、“守静”被医家用后能养生治病,如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到的:“静可以固元气,万病不生,百岁可活”(《清修妙论笺上》)。王文禄也说:“非时时静养之,乌能延生”(《医先》)。而清曹庭栋则说得更详细:“养静为摄生首务……《内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降者降服之降。阴不足而受阳制,立见枯竭矣。养静所以养阴,正为动时挥运之用。”(《老老恒言》卷二《燕居》)
同样,“致虚”、“守静”工夫被道学家用后,就能大增德操品行,如明代吕坤说道:“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进徳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静则凝重,静中境自是宽阔。”(《呻吟语》卷一《存心》)王塘南在《论学书》中也说到:“静中涵养,勿思前虑后,但澄然若忘,常如游于洪濛未判之初。此乐当自得之,则真机跃如,其进自不能已矣。”(《答刘心蘧》)
道学家还认为“静”可以通神明,增认识,明事理,这就如同水静能照须眉一样。所以明代理学家方孝孺会举例说到:“余少时尝从诸老生游于市。修衢广巷,车马往来,鼓吹闹耳,珠玉锦绣之肆交陈乎前。余憧憧而行不知其所底。及暮而归……至家而思之,凡触乎目者,漫不能记。而老生方坐而为人言所遇:马几蹄、车几轮、鼓吹几部,道中人语者、歌者为谁,所语何言、所歌何辞、何为道以行,行凡几里,皆识之无所失。余大惊以问,老人曰:子知子之所由,忘乎心之为物,静则明,动则眩。”(《静斋记》)由此吕坤在《呻吟语》中总结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存心》)
而老子于本章直接认定“致虚极,守静笃”能观悟到他的“道”体:芸芸万物最终复归其根——静;这大概就是南宋道士白玉蟾解释的:“静定日久,聪是日全,天光内烛,心纯乎道,与道合道。”(《雷霆玉枢宝经集注》)这样,由“道”体引申出的“致虚”、“守静”工夫,反过来又能观悟到万物向“道”体根本(静)的复归。这里,工夫与本体一致,“虚静”既是“体”又是“用”。
但这“虚静”工夫又是怎样做的呢?按明郑瑄所说:心要养得死灰一般,“任他翻天覆地,打动不得”,这就叫“虚静”工夫(《昨非庵日纂》卷七《颐真》);或按上述王塘南所说:“虚静”工夫就是“勿思前虑后”,“常如游于洪濛未判之初”;或按近人陈鼓应所说:不以心机欲念蔽塞明澈的心灵(《老子注译及评介》)。这样,就能起到养生养性的目的,达到观悟道体的境地,也能做到行为“有常”而不妄作。
正是有了这“体用”一致的“虚静”之道,《老子》本章后半段接着说:就能“无所不包容”(河上公注)、“无所不周普”(王弼注),合乎天道,于人就能终身免于危殆。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