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注释】
1 知道:懂得道理
2 然:然而
3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常,固定
4 以:把
5 害:妨碍,影响
4 因物则迁: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顺着。迁,变化
5 舍:放弃,舍弃
6 念:思考
【启示】
《欧阳修诲学》是欧阳修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言论。他认为人不学习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表现在“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也就是是如果不学习,那么就会失去了做一个高尚品德的人的机会,从而变成一个品质低劣的人。因此我们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