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能同理心倾听他人说话,可以提供对方心理空气,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要,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
同理心倾听有极强的治愈作用,可为别人提供“心理空气”。没有空气,人类无法生存,所以不得不设法满足需求。这是最根本的一种人性——需求满足了就不会再生出追寻动机。但在物质生括无虞后,人类又会生出另一种渴望,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了解、被肯定、被赏识……
当你能同理心倾听他人说话,可以提供对方心理空气,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要,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事实上,这种对心理空气的需求影响着生活中每一个方面的交流。有一次我在芝加哥主持讲习,正好教到这个概念,我要求每位学员当晚实际应用一番。第二天,其中一份心得报告这样写道:
咋晚有一大笔不动产买卖已到最后谈判关头,这次芝加哥之行,一方面也想就此成交。于是我和业主、律师以及另一住房地产经纪人共聚一堂,但起初情势似乎对我不利。
我已投下半年光阴。成败在此一举,因此心中慌乱已极,简直六神无主。我用尽一切推销技巧,想尽办法拖延,惟恐最后被判死刑。对方却觉得此事拖延已久,不如当机立新。
迫不得已,我姑且应用白天学到的原则,首先寻求理解,然后再寻求被理解。反正这已是最后一搏。
我尽量试着去了解对方,设想业主可能的需要与考虑,然后明白地告诉对方,由他判断我究竟了解多少。如此你来我往,我愈说中他的心事,他吐露得愈多。
最后,话才讲到一半,他突然站起身,拨了个电话给妻子。就这样我赢得了合约。当时我瞠目结舌,直到现在还不确定究竟发生了什幺事。
这位学员给了那个人心理空气,结果在感情账户上存进了一笔巨款。
首先寻求理解,开处方前先诊断,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比较而言,递给别人一副多年来一直适合你的眼镜要容易得多。
不过从长远来看,它会严重伤害产出和产能平衡。对他人的基本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就不可能有人际交往中的产出和产能平衡。若与你相处的人没有真正感到被理解,就不可能为你的感情账户存入巨款。
不过,同理心倾听也有风险,要有很大的把握才能作这种由衷的倾听。毕竟,敞开自我不设防易受伤害、易受影响,这是无可奈何的两难。要想影响别人,就得受人影响。这也意味着,必须真正理解对方。正因如此,前面几章个人修养的功夫就愈显得重要,修养到家才能把持住自己,从而享有内心的平静与抵御外在的力量。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史蒂芬•柯维/著,顾淑馨、常青/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