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中甫志高是个怎样的人
甫志高:是一个贪图享乐、没有信仰、没有革命精神的可耻的叛徒。
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因不服从上级安排,在本应秘密转移的关键时刻回家看望自己的妻子而被捕,这体现出了他自私、毫无组织观念的特点,与江姐、彭松涛这对革命夫妻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被捕后,他因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叛变后带领特务抓捕到许云峰, 江姐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党给了我什么好处? 凭什么要我为你们卖命”一句话彻底暴露他毫无革命信仰的叛徒本性。后在渣滓洞中被国民党枪杀。可谓是恶有恶报!
甫志高人物形象分析
《红岩》是一部反映地下工作者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她以昂扬的气势,浓重的色彩,豪迈的感情,刚劲的笔力,塑造了一个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集体,一座巨型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群雕。小说中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为代表的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的老革命,老党员;还刻画了一批以年仅九岁,身处白公馆这一恐怖集中营,毅然纵身投入革命洪流之中的小萝卜头为代表的下一代——“革命的种子”。
作为与英雄人物唱对手戏的书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形象——国民党反动派,小说也给出不同于这一时期的小说描写,对于这些人物,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甫志高曾经是一个不错的共产党员,也曾经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小负责人。但是在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中,他渐渐迷失了自己。作者对甫志高这个人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语言、动作以及心理这三个方面。
在小说的一开始,甫志高是一个革命者,是一个渴望进行更多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书中这样写道:“最近一些时候,甫志高对长期宁静的生活,渐渐地不能满足了。作为地下工作者,他渴望参加更多的斗争。”建立备用联络站这件事,让他觉得党对于他非常信任。 他渴望给党贡献更多的力量。纵览全书之后才会发现,他这样做是有目的的。许云峰后来说他这样做是为了在胜利之后跟党讨价还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展小陈,吸收郑克昌,违背上级扩建书店,违反了党的保密原则,这是不应该的。 故事继续发展,我们的甫志高同志按捺不住寂寞了,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错误。他始终认为自己过去做出过成绩,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许云峰、江姐,以至于连成岗这样的后生都开始觉得他不太安分了。书中有一个细节,甫志高为扩建书店家姐许云峰的名号去骗成岗的钱,被成岗拒绝之后居然破口大骂,这充分显示来了他的不成熟不理智,他的不良用心已经开始凸显了。
至于他是如何叛变的,那再简单不过了,不服从老许的安排,自己被捕,牵连着同志们一起被捕,毫无愧心,甚至在转移的关键时刻还在想自己的媳妇儿,这与江姐和老彭这对革命夫妇的形象相去甚远。
叛变之后,革命者的力量被国民党的特务部门扫荡,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啊。
这就是书中甫志高的形象,但是我认为,要分析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从心理上进行分析。
首先,甫志高为什么要主动要求更多的任务?书中所说的要跟党讨价还价的的确确是来自很大的一部分原因。百度不过我认为,这在心理上是对权力的要求。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被“封妻荫子”的思想所统治,就像中世纪欧洲的神权枷锁一般。堂堂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的时候都曾说过:“娶妻当娶阴丽华,仕官当做执金吾!”的豪言壮语,更不用说那句流传千古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在西方基督教神学当中,有七原罪之说,欲望位列其中。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甫志高要求更多工作,执意扩建书店,悉心发展陈松林和郑克昌,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权力的一种需求,这是对权力的渴望,是一种贪婪的欲望。从这个层面上看,他的行为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尽管他是党组织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第二,甫志高为什么对江姐,老许的批评与建议置之不理,甚至觉得可笑呢?我以为,这是一种自满甚至说是自我封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前面提到过,他在其他的地方做出过一些成绩,也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于是,他便像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一样,固守自己以前取得成绩所用的工作方法,不知道与时俱进,也不知道继续学习,这是一种很容易就被满足的表现。就像书中提到的那样,他不愿意被调动到其他的城市去,只是为了自己在银行的待遇和福利。这种想法,让他以后受到了更多的苦难。
第三,甫志高为什么如此容易的投靠了敌人?答:他的思想意志很薄弱。是的,但这只是表象。丘吉尔是这样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就算甫志高的意志再薄弱,没有徐鹏飞的严刑拷打,没有特务们的物质诱惑,他哪会如此痛快的招供?当然了,这些都是外部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国民党的特务们投其所好,让他在党组织从未获得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这是虚伪的表现,从心理学上来说,他迫切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 最后,我不得不说甫志高跟特务头子徐鹏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相像的。他们渴望权力,爱慕虚荣,心灵上同样很空虚,需要慰藉,甫志高发展部下,徐鹏飞喜欢犯人们凄厉的叫声,这都是填满他们心灵的安慰剂。特务头子徐鹏飞始终站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阵营里,甫志高从正义的一方变成了反动派的走狗,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不同的方式,用错误的方式。
总的来说,《红岩》是一部非常好的红色经典。她在十七年文学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她对于反动派的刻画并没有出现脸谱化和概念化的情况,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