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的神话故事
烛九阴,中国上古创世神之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他的皮肤是红褐色的,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烛九阴横长着两只眼睛,一只“本眼”,一只“阴眼”,阴眼连着地狱,给它看一眼就会被恶鬼附身,久之就会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它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威力极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
烛龙的神话实质上是描述的一种自然奇观——火山锥,它是像火烛那样燃烧着的一条巨龙。它燃烧的时候,时而浓烟蔽空,遮蔽大地,如同黑夜;时而又火光喷发,光照大地,使黑夜变成白昼。它的身体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蜿蜓天际。“烛龙”的形象,以正在燃烧和爆发的火山形象来相比,是最恰当不过了。巧的是,在大同市东面30公里处却真有二十多个火山锥,但是这些大山锥在六万年前即已停止活动,已被我国地质专家确定为死火山。因此,火山爆发的情景,很难想象能流传五万多年而仍在先民传说中保留,从而形成烛龙神话。烛龙神话的形成必当另有原因。约百年前,日本的神田选吉氏最早考证“烛龙”即北极光的现象。
大陆的张明华氏以为“烛龙”即“北极光”,他说:《山海经》中对于烛龙神的描绘,虽然渗杂了神话色彩,但与许多自然神话一样,多半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的现象而加以记录的,那它是种什麼自然现象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我们将我国古籍中关于烛龙神的形态和北极圈内所发生的昼夜变化,北极光等相比较,就会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中对烛龙神的记述,正是对北极光最详尽生动的描绘。神话人物多半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的现象而加以记录的,烛九阴的形象无不透露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但他的神奇却远超于自然之上。
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据《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所以烛九阴就是烛龙,烛九阴是烛龙的别名。烛龙即太阳说,此种说法最古老,引自《易纬乾坤凿度》。清人俞正燮发明其说,其《癸巳存稿·烛龙》引古书烛龙之文,认为“烛龙即日之名”,并称烛龙之说出自盖天说宇宙观。
姜亮夫的《楚辞通故烛龙》所据材料全抄自俞氏,但他的说法却大相径庭,他认为“烛龙”即“祝融”之音转,烛龙传说即“祝融传说之分化”,又谓:“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烛龙。”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把烛龙与开天辟地的盘古等同起来。《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盘古盖后来传说之开辟神也。
烛龙的后代
这个问题不能展开来说,一旦展开就牵扯非常广泛了,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
《五臧山经》西山经中有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左丕右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鳐(同音字)崖。钦丕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鵔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我们已经知道钟山之神就是烛龙,在西山经中提到的鼓,是烛龙的儿子,也是人面龙身的形象。这段描述可谓是惊心动魄了,寥寥几个字我们便可对于古时部落的激烈战争体会一二。
记载中写道,烛龙的儿子鼓与钦丕和黄帝的大将葆江大战,最后将葆江杀于昆仑山南,黄帝一怒之下将鼓和钦丕处死于钟山东面一个叫做鳐崖的地方。钦丕死后化作大鹗,只要是他出现的地方就预示着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发生;鼓死后变成了鵔鸟,但凡鵔鸟出现的地方往往伴随着大旱。
透过《山海经》中的很多记载我们可以看得出当时的政治环境,比如此处就是很典型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诸多战争中的一场,至于当时的具体细节,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还原,但是《山海经》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却为我们这段历史的流逝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上古神话传说
十大神魔十大神兽上古凶兽十二祖巫十大神器四大神兽十大神剑七大凶剑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巫山神女赤水女子献
上古神话人物
盘古女娲伏羲精卫夸父黄帝炎帝蚩尤帝俊刑天共工祝融鲧大禹后羿嫦娥少典嫘祖东皇太一颛顼帝喾帝尧羲和嫫母彭祖句芒常羲烛九阴风伯雨师冥神女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