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 “拿来”,是为 “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 “送来” 的,而不是 “拿来” 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 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析】 1934年,上海《文学》月刊发起讨论如何接受文学遗产的问题,文艺界对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争论中出现了“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鲁迅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拿来主义”。
鲁迅的“拿来主义”,用现在通行的说法,就是如何正确批判继承中外优秀文化遗产问题,既要剔除糟粕,又要吸取精华。鲁迅认为,要实行“拿来主义”首先必须批判反动当局正在奉行的“送去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呢?文章的开头,鲁迅以简炼的笔触,概括叙述了近百年来,从清末的统治者到国民党当局,在对外关系上执行的一条一脉相承的 “送去主义” 的路线。他举了三件事:一是送古董到巴黎展览,二是送国画大师去画展,三是准备送梅兰芳去苏联演出。鲁迅的言论并非对上述的古董、国画、梅兰芳的京剧不屑一顾;而是把矛头指向当时的反动文人利用这些“发扬国光”,做宣扬封建复古主义的文章。鲁迅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送出”,“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他反对的是不顾民族利益的 “送去”,其结果必然后患无穷,祸及子孙。因文化贫乏,资源匮乏而不得不接受帝国主义的“抛给”。鲁迅所说的“实例”是暗指1933年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定的“棉麦借款”合同之类的事。鲁迅认为,当年中国人对于实行 “拿来主义” 的思想障碍是中国人“被‘送来’ 的东西吓怕了”。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帝国主义先后“送来”了鸦片、枪炮、香粉、以及各种小东西。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致使许多人一说起外国的东西就谈虎色变。鲁迅认为要划清“拿来”与 “送去”的界限,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拿来主义”的要义是 “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是说,“拿来”要从我们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它是“拿来”的前提,如何去拿呢?他以如何对待一所祖传的大宅子作比喻,首先是占有它,然后再区别对待。他批判了三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对文化遗产盲目怀疑,不敢接触;一种是对文化遗产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一种是对文化遗产全面肯定,全盘继承。鲁迅对这三种人分别斥之为“孱头”、“昏蛋”、“废物”。正确的态度应是“占有”和“挑选”。为了阐明这个道理,他仍以大宅子为比喻,从正面加以阐发。“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要“拿来”吃掉,以吸取其养料。“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毒又有用的部分,要利用其有用的方面,清除其有害的毒素。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如“烟灯”、“烟枪”。原则上都应该予以除酌留少许送博物馆陈列外,余则毁掉;至于“姨太太”以请她们走散为是。拿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因此,鲁迅所阐明的“拿来主义”的基本含意,可以用占有、挑选、创新加以概括。
本文在写作上最精采之处是鲁迅的形象设喻的手法,即以不同的人对“一所大宅子”的不同态度的形象描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所持的错误态度,提出了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这一个个比喻就是一个个意象,而这众多的意象又从属于作者所要说明的中心论点,它构成了鲜明、生动的意象链,给读者极深的印象。
字数:2598
作者:江风
知识来源: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714-715页.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