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月海子
近期爆火的一部网剧《隐秘的角落》,前几天大结局了,这个起初毫不起眼的剧,上线18个小时,就在豆瓣评分上独树一帜,高调的达到了9.0分。
这部剧之所以爆火,源自反映出来的赤裸的人性和善与恶的互相对峙。
然而在这部剧中,最为戳心的是它直白的揭露了,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三个真相。
1、每个人心里都有“隐秘的角落”,善与恶只有一步之遥
这部剧中个性最为鲜明的,要数朱朝阳,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年级第一,暑假的奥数班,他是班级里唯一一个解出最后一道大题的人。
当别人还在为初中数学而绞尽脑汁,他就已经开始钻研高中数学题了,学习成绩根本不用妈妈操心。
凡事都听的妈妈,是个十足的乖孩子。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最后却黑化成有心机有城府的“坏孩子”,成了隐藏最深的大Boss。
很多人说,朱朝阳的黑化源自母亲独断的控制欲、父亲的偏心,但我却看到他心里,有着与他年龄不匹配的一个黑洞,这个黑洞里藏着被周围人忽视的情绪。
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
朱朝阳的母亲,坐在床头,催促着他喝牛奶。
“喝吧,喝完了早点睡,我好洗杯子。”
朝阳不想喝,细微表情里暗示着拒绝的犹疑,可是在一旁的母亲,却不解地问:“有那么烫吗?”,伸手就拿过朝阳的杯子,试了一口。
“这不正好吗?”母亲鄙夷地说。
朝阳接过杯子,放到桌子上,干脆回应:“我自己会洗杯子。”
正是这一回应,却换来了母亲情绪的爆发,很多人看到这,都指责母亲的掌控感让朝阳透不过气来,可是在这一幕中,我却看到了在朝阳心底那个“隐秘的角落”。
那个以外在的好,去掩饰内在的不好,那个为了维持在外界所有尚佳的表现,而牺牲自己真实情绪的小角落,戳破了太多人心里的创伤。
很多看这个剧的人说:“朱朝阳的经历虽然戏剧性,但是却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压的人喘不过气。”
在朱朝阳这个人物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每个人被触碰,被偷窥到的那个真实黑暗的小角落。
那里也许充斥着你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疲惫感;
那里也许溢满了你失恋后独自走在街头的孤独;
那里或许长满了在城市生活,与无数的负面情绪对抗的冷落。
这些是我们无法向别人说出口的恶,我们没办法消除,唯有真实果敢地面对。
善与恶的距离,也仅仅只有一线之隔,每一个向善的人,需要自我克制,自我打理,自我休整,让善的力量,掩盖过恶的嚣张。
谁不是一边承载痛苦,一边微笑应对现实中的难关,坚守善,才能撇开恶,拥有幸福的人生。
2、隐忍的人,拔刀最果断
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被第一集开头,张东升把岳父岳母推下山崖的场景,吓倒了。
很多人会寻根问底地看下去,探究张东升是因为什么而对自己的岳父岳母下此狠手。
可是我们看到的张东升却是这样一个人:
背井离乡入赘到妻子家,用讨好的姿态面对家里人,他是少年宫的一名不起眼的教工,品行温和到任谁都可以踩上一脚,自己还不敢发脾气。
剧中有几个场景,把张东升这种性格特质和极度的隐忍,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梯里,小朋友拿着水枪玩,每次都会洒得他裤子一片湿,但他依然每次都会喜怒不形于色,一句呵斥的话也没有;
参加老婆表姐小孩的满月酒,因为事情耽误了,去晚了,老丈人提议他自罚三杯,他二话不说,拿起酒杯就往嘴里灌,旁边的岳父一脸嫌弃的表情,而他依然当什么都没发生,还给岳母夹菜。
甚至姑父当着所有人的面暗讽他工作没有编制:“男人没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他也依旧毫无波澜。
正是这样一个老实得让人欺负得不敢出声,隐忍地让人极度心疼和厌恶的人,却在山顶上把岳父岳母推下去,表现得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
为什么张东升会前后判若两人?
原因便在于,他的一次次隐忍之下,藏着一把锋利的刀。
每一次被忽视,被欺压,被侮辱,被背叛......
都是一次次让他接近,那些不愿意触碰的晦暗。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一味的隐忍,最终会变成难以收场的报复。
隐忍到了极限,他杀掉了岳父岳母,杀害了出轨的老婆,也杀害了看到真实自己的朱朝阳的爸爸和后妈。
他做了他原先想不到自己会做的一切,真正逼他走上不归路的其实是他自己。
隐忍的人,需要一个出口,出口堵了,回来的路也封死了。
《请回答1988》里说:“大人不是不痛,大人们只是在忍,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在用故作坚强承受年龄的沉重。”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认识自我,经历重锤的过程,努力忍辱负重之下,也要学习着抬头望望璀璨的星辰。
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爱是世间唯一的良药
如果朱朝阳,在目睹张东升第一次杀人时,怀揣内心的坚定,选择报警,后来的他会怎样?
如果张东升,平时不极度隐忍,没有打开内心恶的念头,残忍地杀害岳父岳母,后来的他会怎样?
如果朱朝阳的母亲,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多给予儿子一点来自于学习之外的关心和爱,最后的朱朝阳又会怎么样?
如果剧中的人物,都多一点体谅和爱,也许很多悲剧就会止于邪恶萌发的当下。
当我再回过头去看整部剧集的时候,慕然间发现,其实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被爱。
在剧中,有一个细节,严良和普普找到朝阳,朝阳悄悄地把妈妈的金链子放到衣柜,并留了一根头发丝夹在衣柜的门缝里,目的就是为了试探严良和普普是否动了偷窃的念头。
当时看到这一幕,细思极恐,一个13岁的少年,在怎样的氛围里生活,才能拥有如此心思,原本该对人性充满单纯的年纪,为什么会对人性生出这般怀疑?
其实这些“早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父母缺失的陪伴和爱,原本该被父母保护的年纪,却因为父母离异,不得不自己拔节生长,成长为一个小大人。
看似懂事的背后,其实是心得不到停靠和应有的陪伴。
导演辛爽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剧希望呈现出的,并不是人性中简单的善与恶,这是一出关于爱的故事。”
生活给了我们一身盔甲,让我们刀枪不入;生活还赐给我们一张面具,让我们深藏不露。
我们变成了盔甲下,最坚硬的人,我们也成了面具下,最软弱的人。
作家尾鱼在《西出玉门》里写道: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
心没有依傍时,人生就容易迷航,生活再糟,日子再难,也要让爱的阳光从缝隙照进来。
△
一千个人对这部剧有一千种解读,但是每一种解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和被爱。
生活本是如此,学会爱别人,更要学会被别人爱着。
唯有懂得体谅和理解,才能穿破隔阂,抵达幽径,目睹遍地芬芳。
唯有手握真诚,给自己内心一个敞亮的出口,才能最终迎来正确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