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拉》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1861—1941)的小说代表作。作品描写爱国青年戈拉在民族、宗教矛盾中不断成长的故事。19世纪末,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要求独立解放。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宗教派别活动结合在一起,主要派别有“梵社”和“新印度教派”,前者主张以和平的方式争取政治权利,崇尚西方文明,否定印度传统文化;后者反对崇洋,主张以暴力谋求独立,极力维护印度传统,包括落后的封建性东西。戈拉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又是个热情的爱国者。他和亲为兄弟的宾诺耶偶而结识梵教徒帕勒席一家,在交往中分别与这一家的养女查丽达、洛丽塔产生好感。戈拉坚持自己的宗教立场,不仅克制自己对查丽达的感情,也反对宾诺耶和洛丽塔的婚姻,导致这对挚友情谊产生裂痕。尔后戈拉到农村去调查,亲眼看到印度教许多腐朽落后的东西, 自己也因与蛮横的警察冲突被禁监一个月。作为热爱民族的印度教徒,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最后躺在床上的病父向他说出了一个意外的秘密:他是被收养的一个爱尔兰人的儿子。以此为契机,戈拉甩脱了印度教的偏见束缚,看到印度民族的解放应该不分教派,团结合作。他感到一身轻松,以新的热情积极投入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小说在戈拉成长过程的描述中,展示了19世纪后半期印度社会政治运动对孟加拉知识分子的影响,描写了孟加拉知识分子中的急进民族主义者——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和梵教徒之间的矛盾以及交织于这一矛盾中的许多政治、宗教、民族、种族等复杂问题。小说以加尔各答和孟加拉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农村为背景,以印度教徒安南达摩依和梵教徒帕勒席家为主要活动场所,以戈拉、宾诺耶和苏查丽达、洛丽塔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展开情节,歌颂了印度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印度民族的觉醒,批判了封建的陈规陋习和宗教偏见,号召人民为印度独立而团结奋斗。
戈拉是印度民族民主主义者的典型。在他身上,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感。他是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满怀信心;对奴性十足的殖民者走卒十分卑视憎恶;他热情积极,有头脑有意志。但他并非完人,作为一个印度教徒,他曾严守教规,排斥梵教,不合理的种姓观念也给他以影响。然而他在实际斗争中提高了自己,劳动群众团结反帝的事实促动了他,使他最终摆脱了宗教偏见,思想得以升华。小说中其他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苏查丽达温柔娴静,聪颖坚毅;洛丽塔疾恶如仇、敢作敢为;帕勒席从容克己、宽怀大度;安南达摩依慈祥仁厚、坚韧不拔;哈伦奴颜媚骨、卑鄙龌龊,他们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非凡艺术才能。小说情节起伏跌宕、矛盾错综复杂,但布局严谨,富于悬念。小说中人物对话具有论辩色彩,表现了泰戈尔作为一代哲人的犀利深刻笔触。作品优美的抒情格调、细腻的心理刻画、动人的景物描写,都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