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鉴赏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所以复言者, 施衿结缡①,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之。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 者也②。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衿(jin):佩带。缡(li):佩巾。②鹄(hu):天鹅。鹜(wu):家鸭。

  【译文】 马援的侄儿马严、马敦都爱讥笑和议论人事,而且结交那些轻浮的侠客。马援以前在交阯时,写信回来训诫他们说:

  “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里可以听着,嘴里却不可以说出来。爱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论正当的礼法,这是我最厌的恶习。我宁肯去死,也不愿听到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对这种行为厌恶极了,现在之所以还再要向你们提起,正像女儿出嫁时,父母亲给她结上带子,系上佩巾,并且再三叮咛她到夫家不可出差错一样,想使你们终生不忘罢了。

  “龙伯高厚道朴实,办事周密谨慎,口无恶言,谦逊而又节俭,廉洁公正而有威严。我敬爱他尊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豪放侠义,好主持公道,忧愁别人所忧愁的,喜欢别人所喜欢的,人无论贵贱善恶,他都不疏远,父亲死了办丧事时招待客人,几个郡的人都到了。我敬爱他,尊重他,却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学习龙伯高不成,还可以成为一个谨慎严肃的人,也就是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学习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世上的轻薄子弟,那正是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 了。到现在杜季良还不知道会怎样呢,郡守一上任便咬牙切齿地痛恨他,州郡官员把这种情况告诉我,我常替他寒心,所以不愿意我的子孙学他的样子。”

  【鉴赏】 本文选自 《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七年 (41),马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阯征侧、征贰起义时因 “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写了这封信以劝诫他们。

  信一开始便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别人的长短、国家的政治法制是不可以随便议论的。并且再三重申这个意思,还再次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希望自己的侄儿遵从这个教导的恳切之情。接着,作者举例说明他的侄儿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并以切身的感受告诉自己的侄儿应该学龙伯高的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而不要学杜季良的 “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并不是后者不好,而是因为后者不易学,容易 “画虎不成反类狗。” 其实这还是进一步重申前文要自己的侄儿谨慎小心,不议人恶的主张。

  这封信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诉自己的两个侄儿为人处世的原则,同时还举现实中的人物为实例,并用生动的俗语说明自己的看法,写得具体生动而亲切,处处表现出一个长辈对后辈的关怀。

  字数:1296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250-252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援  马援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