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市青年书画展开幕了,热爱艺术的人们涨潮般地涌进这座艺术的殿堂,按着自己的选择欣赏着每幅字画,吮吸着艺术的甘霖。
在一幅动人的油画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她在流泪,啊,那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如此伤感,宛若刚出浴的维纳斯在忏悔。
你是谁? 我知道你是个画家,你为何这么冷峻、深沉,那么矜持、自信,你永远朝前的目光中,唯有我能得到你赐予的一瞥,沉着而热烈。
你是谁? 我知道你是个教师,春去秋来,来去匆匆,端庄、秀雅、纯洁、孤独,尽管自己人生坎坷,却永远微笑着面对学生,也微笑着对我。
画家、教师在多次邂逅相遇之后,竟天天有意无意地在必经的小巷中不期而遇,相视一顾,就彼此心照不宣地擦肩而过了。
他们是那么自然,没有谁想去打破这熟悉的陌生,去改变这有情的冷寂,哪怕中间只隔一层透明的薄膜,只需一指之力。但自从形成默契后,哪天只要其中的一位不出现,他们的心中谁也无法保持宁静、踏实,就会心神不宁的。
教师的哥哥从美国回来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这柏拉图式的妹妹,仅此一瞥的安慰就够维持三年多的精神,哥哥坚决要随妹妹去接受在她看来是如此神圣的一瞥。
相对走来,长长的一瞥。留下万般的疑虑,复杂的表情. 瞬间,画家似遭到了亵渎,愤怒地、头更高昂地向前走去。
从此, 他们失去了默契, 失落了平衡。 傍晚溟濛时, 街灯阑珊时,她在小巷中寻觅、等待,往返、来回。
而他,则站在临巷的小楼上久久地注视着她,是报复? 是爱恋? 人生中他受过的欺侮太多了,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但三年来,这位单身的女教师已使他铭心刻骨,再也难以忘怀,他痛苦地闭上眼睛:他怀疑过父亲临终时的嘱咐,“野花野草中,越鲜艳越有毒。”现在信服了。他决定创作一幅油画,作为对养育之乡的告别。
明亮的晨曦中,雨雾茫茫,一条青石小巷狭长、弯曲、幽深,小巷两旁的旧院中不时伸出爆芽的枝条,路灯还未熄灭,灯光仅是一个小红点,无法向外辐射。一个身着黛青色的男青年和一个身着黄色的女青年在雨雾中相对走来,一把红色的太阳伞遮住了女子的头和肩部,两人在互距咫尺时画面静止了。图题为《小巷悠悠情》。
色调明快,形象鲜明,一切充满生机和美好的憧憬,唯有这咫尺永恒的距离再也无法缩小,红黄两色是统一在佛门的袈裟上的,也将统一在他们之间,这丝丝缕缕的悠悠情思,只有她知。
选自《小说界》1988年第3期
【赏析】 《小巷悠悠情》是一篇抒情性微型小说,表现了一种哀怨而又傍徨的悠悠情思。这种感情境界我们并不陌生,回旋着戴望舒的《雨巷》的感情旋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小巷悠悠情》就是在这支渴望相逢的前奏下展开的一段相逢的故事。
故事的展开别具一格。把故事的结局提到开头,以一幅画和姑娘的哭泣引起悬念,以男女主人公的两段内心独白相互作了人物的交代和介绍,一开始就造成浓烈的抒情氛围。故事的每一层推进都着重抒写这对青年男女感情的涟漪,感情的波澜。从邂逅相遇到不期而遇,从相视一顾到形成默契,他们之间默默交流的感情潜流被表现得非常清晰动人。当他们之间的默契被女教师的哥哥破坏以后,作者对他们分别作了对应式的描写,一个在寻觅、等待,一个在注视、痛苦,表现了得不到交流的单思独想,更为深沉真挚。最后,男画家把感情寄托于油画的创作,用画面表达内心的诗情,女教师从画中看到了他们丝丝缕缕的悠悠情思,感情不能实现,却永存着,爱化作了美。
可见,这篇小说以情为中心,以情为焦点,落笔之处无不在一个“情”字,极力摇曳,以表达情的来龙去脉以及那种哀怨而又彷徨的调子,感情的层次感、色彩感和美感都很强,产生出艺术的魅力,很能打动人心。特别是作品中出现的那幅画起到了点染、浓缩、深化感情的作用。在画中,明亮的晨曦和小巷中茫茫的雨雾形成鲜明对照,爆芽的枝条和幽暗的路灯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男画家心理上极度的矛盾感,也反映出他对爱和美的憧憬和渴望。有希望而又朦胧,有生机而又弱小,这幅画的背景潜藏着的感情意蕴,令人遐想翩跹。画面中的两位人物相对走去,却有咫尺之距而未能同行,留下一片情思,留下一片遗憾,这就是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发生的故事和他们的情愫,通过画面的表现更动人心魂。一切尽在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