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晓声《吹泡泡》原文及赏析

  某国有一位学者,应邀去邻国讲学。他的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知道了,赶来央求他说:“请你替我带一个雇员去罢,只要你答应,他在旅途中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做到形影不离。而且,你旅行的费用,也由我们公司供给。”

  学者听了,自然很愿意。但又怕这太优惠的条件,藏着什么阴谋,所以先要弄清楚。他问道:“你们的雇员跟我去做什么呢?不会是搞特务活动的罢?”

  朋友拍拍胸脯保证说:“绝对不,这和政治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他只是去替我们公司做广告, 推销商品, 我们是老朋友了, 难道还会骗你,出你的洋相吗!”

  于是那位学者答应了。

  那位雇员确实是一个极可爱的人,年轻,聪明,健康而和气,他的胸部非常发达,似乎经过特别训练,像一个双、单杠或游泳运动员。他一路上照顾学者,殷勤而周到,饮食起居,料理得十分妥贴。行李包裹上车、下车,全由他提携,不费学者一点力气,而他自己,倒只带了一只分量不重的皮箱,据说里面装的就是商品广告。他只要把这些广告散发掉,任务就算完成。所以,这一趟旅行,有了他,学者是够轻松愉快的了。

  这位雇员的确自始至终执行了学者的朋友的指令,真正做到了形影不离。学者开始高兴,愉快,但一到达邻国,刚走出机舱,学者就开始吃惊,继而觉得难堪,然后是尴尬、气恼、愤怒,直到最后,终于无可奈何,只得忍气吞声,甘拜下风。

  原来,雇员带来的那只箱子里,装满了无数没有充气的塑料泡。只要把塑料泡吹胀了,那泡面上就是一幅幅商品广告。雇员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无数的塑料泡一一吹胀了送人。为了吸引观众,规定不用气筒打气,一律靠嘴巴吹,所以才雇用了胸部特别发达的人员来做这件事。

  当然,这位雇员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凭经验他知道在规定时间内,他必须挤一切时间去吹才能完成任务。他怎敢怠慢,所以一出机舱,面对欢迎学者的队伍,他就吹起了泡泡……之后一路吹去,坐汽车赶路他吹,住旅馆之后他就在旅馆门口吹,同学者进餐就在餐厅吹,学者去讲演他就在讲堂外面吹,他做出的效果欢快而热烈,把神圣的讲坛都冷落了。学者一再干预,他全不理睬,最多也只是笑嘻嘻地回答说:“我要完成合同呀。你看我吹!”

  学者毫无办法,只好说:“你完成合同,何必跟着我呢,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吹嘛!”

  “合同上规定要跟着你的呀!”

  “为什么?”

  “你是学者,跟着你吹,容易使人相信,效果特好。”

  于是学者默然。原来他自己也成了广告的一部分,而且主角竟还不是他, 是那个吹泡泡的, 他还不及吹泡泡的呢!

  选自《长江》丛刊1985年第5期

  【赏析】 高晓声谈小说创作经验时说:“情绪很重要,有句老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写小说也是如此,如果情绪不对头,就写不下去。你是什么样的情绪,你就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而一连串的语言就决定一篇作品的意境。”(《生活、目的和技巧》《创作谈》78页至79页)我们从《吹泡泡》的标题到内容,从人物表现及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情绪和意境,寓庄于谐,婉而多讽,冷峻中透露出幽默感。

  《吹泡泡》取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之一角,表现一个貌似戏谑而富有现实感的故事。一位学者应邀到邻国讲学,事情被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知道了,他愿意派一个雇员沿途服侍学者,还要帮出旅行费用,显然是一桩好差事。学者一时不放心,怕有政治阴谋,经朋友解释仅仅是做点广告推销商品,也就欣然同意此行。开头部分文笔平实,并非夸张渲染,但后来出现的局面不仅出乎学者意料,也为读者始料未及。学者被利用了,成为宣传广告。此情此景,令人惊异又哭笑不得。作者擅长以幽默笔调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现象,通过影射、讽谕揭示生活中的乖讹、荒诞和琐屑。你看雇员一下飞机便开始他的本职工作,打开箱子,里面装着许多塑料泡,当他把泡泡吹胀了,那泡上就是一幅幅广告,给人以滑稽荒诞之感。泡泡上做广告,也许在生活中不一定会有,是作者的夸张,但却说明了问题,在那么小的玩艺儿上都不放过做广告的机会,其他方面更不用提了。它表明广告在西方无孔不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了达到预期的艺术效应,在结构安排上采取“见机行动,见缝插针”,给秩序以干扰,寓庄重于谐趣的办法。作品对此作了具体描述:当学者一出机舱面对欢迎的队伍,雇员就吹起泡泡,“之后一路吹去,坐汽车赶路他吹,住旅馆之后他就在旅馆门口吹,同学者进餐就在餐厅吹,学者去讲演他就在讲堂外面吹,他做出的效果欢快而热烈,把神圣的讲坛都冷落了”。学者要干预,他不理睬,还笑嘻嘻地说:“我要完成合同呀,你看我吹。”一句平常话,却包含着真实而深刻的意趣。学者与商业雇员,学术和商业广告, 本身并无必然联系, 作者把两者撮合在一起,将滑稽幽默的东西挤进严肃的学术气氛中,在时间顺序上交织迭印。你去做学术报告,我来做商业广告,最后喧宾夺主,取而代之,学者干预无效方知上当,令人哑然失笑。事情可疑又可信,就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可疑的,就商业竞争和广告战来说,又是入情入理的,可信的。

  《吹泡泡》中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及人本身的荒诞。那位雇员陪同学者过程中,有顺从的一面,而更多的是不守规矩,出洋相,令学者难堪烦恼。吹泡泡的一连串表演,有些夸张离奇荒诞,按理是不可能那样的,应该给学者一点面子。这里,作者把不可能的写成可能,非常的写成正常的,荒诞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东西,是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重要手段。而读者鉴赏这类反映西方荒诞生活色彩的作品,也需要一定的幽默感。荒诞小说,常常寓教于“闹”,以冷峻的幽默透视生活。如果读者一味正经,缺乏幽默感,那就不能从作品中感受到诙谐意味和审美情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晓声《吹泡泡》原文及赏析  高晓声  高晓声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泡泡  泡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