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赵瑞蕻诗歌《梅雨潭的新绿——并怀念朱自清先生》原文及赏析

《梅雨潭的新绿(二)——并怀念朱自清先生·赵瑞蕻》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我到深秀的仙岩访问梅雨潭,

伫立梅雨亭前看瀑布的飞旋;

银白色的流泉从悬崖边泻下,

阵阵的乐音回荡在树梢山间。

 

深深的潭水仿佛澄碧的琉璃,

琉璃里嵌着鱼群,水藻的花枝;

鱼儿惊动,绿色的梦忽绽开了,

那是落入潭中的黄鹂的婉啼。

 

我到哪儿去寻找美丽的字眼,

描绘这天下第二福地洞天?

那醉人的神奇的“女儿绿”啊! ——

朱自清先生的文笔使我惊叹。

 

我眼前出现了先生可敬的面容,

那么和蔼,真挚,又那么坚贞!

忘不了南岳山中的雾雨和灯光,

忘不了昆明街头先生的背影。

 

忘不了先生那些动人的散文,

忘不了梅雨潭上有他的足印……

如今我独立亭前,看瀑布的飞旋,

满山的杜鹃啊,一片红焰的歌声。

 

荒凉的山谷变成了瓯茗的乐园,

桃花丛中有户户幸福的人间,

梅雨潭的绿水不再囚禁在潭中了,

它化作电力,灌溉着万顷稻田。

 

梅雨潭的新绿啊,水电站的红灯,

万家闪耀,一片光明的乡镇!

一切都过去了,那悲惨的日子,

潺潺的流泉和马达合奏着新声。

 

我挥一挥手,告别了梅雨潭,

林间鸟喧,在春天芳菲的傍晚——

该多好,请先生自己来写这首诗!

该多好,如果先生重到梅雨潭!

 

1963年8月12日,改写旧作于南京

  诗人同名的诗有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朱自清早年曾在浙江第十中学即现在的温州一中任教,写过一篇《踪迹》。其中第三章《绿》抒写温州的风景区仙岩的梅雨潭,是当时的散文名篇,曾给诗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朱自清在温州时,诗人还不到九岁,可后来诗人上大学时,在南岳山中听过朱自清的课,并亲密地交谈过,朱自清曾说起过温州与仙岩梅雨潭。后来大学迁昆明,两人也常有往来,诗人与同学成立诗社,办墙报,也得到过朱自清的支持。诗人写的诗也常通过朱自清与沈从文两位教授,在他们办的刊物上发表。朱自清逝世后,诗人常常怀念他。1962年春节,诗人回到故乡温州,特地到仙岩梅雨潭,“喜见家乡山川风物新的光景”,回来写了一首长诗,纪念朱自清逝世15周年;第二年又写成了这一首诗。

  诗人的第一首《梅雨潭的新绿》,写得比较散文化,第二首则写得紧凑得多,散文化的诗句虽然还有,可情感饱和在景色的描绘里,时时有新意“新绿”浮现在我们眼前。一开始诗人就伫立梅雨亭前看瀑布飞旋而下,看“深深的潭水仿佛澄碧的琉璃”,嵌着鱼群、水藻,可黄鹂一啼,惊动鱼儿,绿色的梦就“绽开”了,叫他想起了朱自清的文采、面容;“——忘不了南岳山中的雾雨和灯光,/忘不了昆明街上先生的背影”。自然,更忘不了朱自清那些动人的散文与他在梅雨潭上的足印……可现在,自己独立亭前看瀑布,看满山红艳艳的杜鹃,就也见到荒凉的山谷成了片片茶园,桃花丛中有幸福的户户人家;而潭中的绿水也化作电力,又在灌溉万顷稻田;水电站的红灯更叫这儿成了“一片光明的乡镇”,一片梅雨潭的新绿在万家闪耀!

  最后,“在春天芳菲的傍晚”,诗人挥手向梅雨潭告别了,可他又想到:如果朱自清“先生自己来写这篇诗”,如果“先生重到梅雨潭”,那该多好! 这个结尾有点出人意外,也有绵绵不尽之意,抒写得很出色。

  [作者原注] 温州仙岩寺中有碑称“天下第二洞天福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自清  朱自清词条  新绿  新绿词条  梅雨  梅雨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儿童书籍

 成语《如鱼得水》的故事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妥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释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