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的苦心—难下虎
一、上虎
第一次提到凤姐的是冷子兴,话虽不多,但从能力,相貌,做事风格,众人评价等方面作了全面的介绍。让人能强烈感觉到一个女强人的突出特征。等到黛玉进府时,不但用几乎绘画似的特写详细描绘了凤姐穿带和相貌,更补出了一个重要信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红楼写明假充男儿教养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凤姐。黛玉是因为没有亲兄弟,只好让父亲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其量也就是允其读书而已。凤姐却不同,他有个亲兄弟叫王仁,虽然不成材,但毕竟是家里的香火之人。可凤姐仍旧能充男儿教养,这就不能不考虑幼时的是否有男孩子那种的大胆,豪放的性格。待协理宁府的时候,终于被贾珍这个大哥哥说出了当年凤姐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气魄。“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杀伐决断四个字已经让人感觉出一个思维缜密,敢做敢当,豪气十足的小姑娘来。这样的女孩子认真逼他坐下来装个羞答答的淑女,只怕谁都觉得难受。所以只好“充男儿教养”。
即便有了这个天生的男孩子的性格,能否管的了一个百年老宅也是个问题。世间传言常有虚夸,于是听听了解内的情人怎么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个人就是冷子兴的岳母周瑞家的“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当前的这个女管家是前任总管的内侄女,首先要疑惑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单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人也多了,未必有真才实学。周嫂子大概也知道别人有这个疑问,于是接着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比较冷子兴的介绍“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如出一辙,大概这冷子兴也是听岳母说的,只是把十个男人比喻换成了万个。
通过这个评价,本已经够了,但作者又通过另一个途径,再次向我们证明的凤姐的能力。那就是王夫人。刘姥姥来贾府前,曾经对这次借债行动做过可行性分析,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对王夫人的评价“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做事响快,会待人是对幼年王夫人的评论,刘姥姥就是用这个来赌“她是否念旧”。这里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做事干脆,能说会道,懂得进退分寸的小姑娘。这里告诉我们贾府的权利转移,不单单是裙带关系了,更有惺惺向惜,这个做事响快的姑姑早就看重这个小侄女的才能了,才把府内大权从凤姐一进门便交给了他。
按照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个豪气十足的凤姐,对这样一个福祸未知,充满挑战的工作,决不会扭扭捏捏,或者半推半就。在机遇和个性的促使下,凤姐上了荣国府这只老虎。
二、 骑虎
骑上老虎的凤姐,开始处处展才,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为亲属和业务关系,把王夫人在荣国府实力当作重要后盾,是必要的,为此他不得不牺牲与自己的正经婆婆的关系,但凤姐知道到贾府真正的当家人是贾母,如何取得贾母的支持和信任,是对凤姐能否做好贾府总管第一个考验。贾母出身大家闺秀,知理守份,精明老练。如何应付这样一个人,对一个几乎文盲的凤姐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前车之鉴一自己的正经婆婆因为做事颠倒,不够精明,早就被这个老太太淘汰了;前车之鉴二,自己的姑姑也算精明能干的了,只是和老太太相差太远了,又有个传统古板的二老爷,让这个姑姑只能循规蹈矩的虽班附和的立规矩,虽强过邢夫人,但也没得老太太的青睐。没有得到可以借鉴的前例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老人的孤独,让他好事爱热闹,而精明的特点,又让他玩的与众不同,品味独特。这看似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努力,在缘分的关照下,还是把机会送给了凤姐:天生好钢口的凤姐可以给老人作解闷的活宝;缜密周到的思维模式和豪门大气的做事风格,让老人认可了他的能力。有了这两个前提,凤姐取得了贾母的信任,终于可以驾驭贾府这只老虎了。但反对势力仍旧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以邢夫人为首大房集团,以及以众婆子管家为主的实权派集团随时都在虎视眈眈。让凤姐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行动不得不谨慎周密,也逼得凤姐必须紧紧地抓住贾母和王夫人这两个靠山。事物有利便有弊,与此同时,他也被老虎拴上了两根绳子,一条叫开心,一条是放心。必须让靠山感到这两条绳索真实的存在,是凤姐维持地位的必要保证
日常处理家务时,不但王夫人,贾母的要求,而且各位小姐奶奶们的额外要求,凤姐都尽力满足。就算是反对党邢夫人提出大老爷要他帮忙娶鸳鸯,赵姨娘抱怨少了一串钱,他都不敢不做足表面文章。一个百年老家,上下几百口人,其中门派分立,裙带错综复杂,人情面子扑朔迷离,凤姐再能算机,也想不到昨天看上一个丫头,竟然是自己亲信管家的女儿,她父母没想让女儿得到浪尖风口上的凤姐的提拔,宁愿给女儿派一个看屋子的闲差,等着往外聘,还不是深知凤姐的差事不好当,也深知凤姐保全自身也不容易。
三、下虎
一接手管事,凤姐的确风光了一阵,但马上就感到这个大有大的难处,说与人未必信,所以也不敢说,更不能说,只有拆东补西,暗中筹划调度,维持旧日的样子。
其实不说也知道,贾府的进帐有限,一个是政赦两位官老爷的官俸,一个是旧日赏赐的地亩田庄。此外,亲友随礼赠贺的物品,还不够填补赠贺别家的随礼;宫里不时地赏赐,也不够平日庆典活动的花销。
再看看常规的家庭支出,每个月上百人的月利银子,每天众人三餐起居和添置衣服,几大节庆寿诞人来客往的宴请,房屋修缮,花园整理,车轿马匹的维缮,内部的管理消耗等项。无一不在逐年增加。
如果说,这时候的贾府还可以用旧日的积蓄作应急之用,但准备元春省亲的时候,就真的空了。这件事上,凤姐表现出来的是出稚嫩和盲目,例子不胜枚举。第一次听说银子可以花的像趟海水似的,第一次听说需要的准备工作有这么多,几双手脚也不一定够用。为此正在御虎的凤姐不得不全力应付,用人也不再考虑是不是合适,用东西也不考虑是不是合理,用银子更不考虑是不是有虚浮,比较在宁国府的冷静和规范,此时的凤姐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在这一对不经事故的夫妻管理下,荣国府的百年积蓄就这么耗尽了。
这个虚热闹的结果,是储备基金的耗竭,备用款项的缺失,单管内部花销的凤姐不得不另打算盘。
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
第一,要求外账房增加拨款:管理外账房的是贾琏,贾琏是花花公子不是作经济学问的,更可惜的是,这个花花公子竟然是个老实人,没动过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脑筋,只会赚些小利,作为私方。这条路被这么堵死了。
第二,节省内部开支:百年老家,连奴才死了的赏赐都有定规,要节省就要改动祖宗的规矩,上有两层公婆,下有无数姐妹妯娌,更有两大反对集团的虎视眈眈,保住自己的地位就不容易了,怎么改得了祖宗的规矩?和众人说实情吗?内外都知道,贾府出了个皇妃,全家一下子变成了皇亲国戚,大家因此兴高采烈,以为从此衣食无忧的时候,却在皇妃省亲之后,大量裁减开支,第一个想法就是凤姐把太贪婪了,把家当都当了私产。直道后来把“可着头做帽子”的话时说出来了,仍旧没人感到危机,仍旧把一切推给凤姐去做。这当然也不可行!
第三,变通:俗语说“钱生钱,不费难”。凤姐自从管家,就在经营自己的小金库,外面的贿赂和内部的管理消耗,凤姐都没有少用,一个是凤姐自以为聪明过人,无人知晓,在一个是心理的严重失衡,所有的主妇都不管事,天天无所事事,却都有各自丰厚的收入和珍藏,邢夫人自然是个守财奴,手里的钱,只入不出;王夫人早就给自己的退隐准备好了佛堂的供奉,李纨因为节烈有子颇得家族的器重,天天足不出户,可每年的常规收入就有4.5百两,又没有什么需要支出的项目。自己天天早起晚睡,费尽心机,只有那些每月不到10两的月钱,争强好胜的凤姐自然不甘心。开始只是用自己的嫁妆作本钱,然后加上自己的月利和外面的孝敬,一年几千两的收入,才以让这个强人奶奶能挺直腰杆,应酬府里上上下下的各种“人事”:小姑子们要起诗社,凤姐知道他们来要钱,还是痛快的掏出50两银子给他们作东,这相当于他一年的月利;小叔子病了要喝汤,让老太太说破机关,只好把花费算在自己帐上;常规的请医送药,偏生老太太又让他每天送一两燕窝给黛玉,却没说这笔支出从哪里来;老太太爱热闹,总有花样不用的各种名目,没一项是祖宗规矩里面有的,姐妹们玩的痛快,高兴,凤姐只好东诺西凑的补出来,维持一个繁华的空架子。
频繁的东诺西凑自然是满不过众人的眼睛的,袭人因为月钱发迟了,感觉到了;王夫人因为有人抱怨少了钱,来找他对案,那两个虎视眈眈的集团自然更是擦亮眼睛,时刻观察这边的动静。就在一天天的煎熬下,赫赫扬扬的凤奶奶终于倒下了。
一个人的事,前前后后找了三个人一起做,仍旧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偷盗,私会,赌博一件件的事闹得满府不宁;即使如此,对原本骑虎难下的凤姐,也是下虎的良机。但新发生的家庭危机,又给他在虎背上添了一道绳索。趁着卸任后的凤姐在家养病,丈夫有了偷偷娶妾的勾当,公公更明目张胆的塞一个妾给儿子,这就是众人对凤姐卸任的反映。回想大权在握时,不仅丈夫会言听计从,公婆也只能处处避让,如今不管家就可以被众人忽略,更连家庭也要失去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失落的凤姐感到的痛苦是没法想象的。闹宁国府,设计谋害两个姐妹,凤姐用最极端的手段,来弥补自己感情上的落差。如果我们设想凤姐的计谋没有得逞,或者无奈的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大家会更轻视凤姐在家族的地位,又没有子嗣,甚至比不上李纨,凤姐不是李纨,一直争强好胜的凤姐只有选择抗争,用自己的实力维护自己的地位。
随着贾府内部丑闻的萌发,凤姐只有选择抱病出山,查检大观园的凤姐,少了平日的飞扬跋扈,多了沉稳和忍耐;身体的亏空让凤姐再也做不到往日“霸王似的”人物,更追不上老太太千变万化的想法,连中秋团圆的大事,也只好抱病卧床了。下不了虎的凤姐就只有在虎背上煎熬自己的身体,诺大的荣国府也衰败的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