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黛玉一辩
岁末无事,翻阅晚报,看见一篇妙文 ——《谁愿意娶林黛玉为妻》,尽书黛玉之弱点,以为决不可娶.不禁莞尔。本来,红楼女儿,各有性情,只是个人眼光不同 ,爱便爱,不爱便不爱,何至于畏之如虎,同仇敌忾的样子呢?
不过,《红楼》不是《三国》—— 善恶忠奸,黑白分明。对于人物的褒贬,总如那风月宝鉴,真真假假,正正反反,曲曲折折。一不小心,便是误读。即如黛玉,也逃不开世人的误解。
慢说黛玉小性易怒。怪只怪宝玉的轻薄话,都在妹妹前说尽了。都说宝钗有涵养,可宝玉一句“难怪他们将姐姐比杨妃”,又招来了怎样的唇枪舌剑,冷嘲热讽。都说王夫人仁厚,但宝玉与金钏的两句戏言,又引来怎样的雷霆震怒?更不用说袭人的一个名字也引得父亲面如寒霜。可怜宝玉,那些轻薄话,原也只敢在妹妹面前说说。可面对“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 ……” 黛玉又该如何?慢回娇眼,半推半就,喜孜孜笑纳了不成?那又岂是书香门第的闺秀?
慢说黛玉目下无尘,她与灵慧紫鹃那一份情同姐妹的深情,偌大的荣国府中,又有谁又堪比 ? 对薄命香菱的自荐为师,谆谆教诲,又怎能不说是热情有加? 其实,细细想来,现放着渊博的宝姑娘天天在身边,香菱又为何偏偏舍近求远?或许还是因为宝姑娘可敬而不可近的骨子里的冷?
慢说黛玉不知经济事务,须知在女强人王熙风眼里,她和宝钗原是不相伯仲的一对能人。再听听怡红寿宴那一天她对宝玉的话:“我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出去的多,进来的少,若不就中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原来,林妹妹的心里也自有一本明帐,不是一味安富尊荣的人。
慢说黛玉时时捻酸,怪只怪宝玉太多情。大观园里,莺莺燕燕,花花草草,怎不令爱博而心劳的宝哥哥心荡神驰?又怎不怪林妹妹多心?只是那原是一个连正房夫人都没资格吃醋的时代,黛玉的任性,只徒然招得世人侧目。幸而宝玉多情而不滥情,纵然弱水三千,也终取一瓢,任是金玉良缘,也不负木石前盟。只轻轻一句“ 你放心!” 从之后 ,雨过天晴,风和日丽, 几曾见宝黛再起风波?几曾见黛玉再捻酸使性?其实,单纯的黛玉,要的不过是一句承诺。
自然,黛玉并非完人。但是,这来自离恨天外的绛珠仙草,来人间,原不是来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的。荆钗布裙的孟光,苦守寒窑的王宝钏 ,…… 这样的女子,《烈女传》里已经太多,而曹雪芹想写的,原也不是这个。
天上掉下这任情任性风露清愁的林妹妹,自有那“ 古今不肖无双,天下无能第一”的宝哥哥来爱,这就够了!至于别人,便是那面如美玉,目如明星的北静王,也不过是“臭男人”一个,说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她却也原没想过要嫁。